青岛日报/观海新闻 评论员 王学义
这两天,一则“武汉某菜场入驻女摊贩不能超过45岁”的规定引发热议。该规定还提到,男摊贩年龄不能超过50岁。商贩纷纷表示:那我们都不能卖菜了?
这一“奇葩”规定迅速上了热搜。网友质疑:“制定这条规则的人平时都不逛菜市场?”“你让那些45岁以上失业的人怎么办?”“这是卖菜,不是选美比赛!”
的确,如同我们平时所见,在菜市场里卖菜的摊贩主要就是五六十岁中老年群体,假如真按照这一规定执行,那么他们是否都得改行?本来从事卖菜这一行业的,很多都是没有其他劳动技能的中老年人,在这里起早贪黑凭借自己的辛勤劳作来谋生,假如连卖菜也不允许,你让他们去干什么呢?让那些刚大学毕业不久,二三十岁的人呢来卖菜吗?
这样的规定显然不接地气。不过,从新闻内容来看,涉事的菜市场倒是挺有“目标”的。据报道,武汉江岸区吉庆街胜利菜场正在改造升级,工地围挡上张贴的《合作入驻须知》称,要“对标上海,树立标杆”,“入驻商户必须接受超市化管理”。让菜市场更规范些当然不是坏事,但有谁听说过上海的菜市场限制摊贩年龄了?目标定得再高也得大地上,这是最基本的常识,假如连常识都不讲,纯粹闭着眼睛喊目标,又有什么意义?而且,人为设置年龄限制也已涉嫌违法侵权。
令人担心的还有“标杆”二字,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标杆”?会对多少卖菜的摊贩产生影响呢?
面对网上铺开盖地的口水,武汉市江岸区坐不住了,在政府官方微博回应称,该《合作入驻须知》纯属菜市场的运营企业的自主行为,已经约谈涉事三家企业,要求企业不得违规设置不合理条件,并责令企业立即改正。目前企业已撤除《入驻须知》。随后,相关企业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年龄限制其实可以“放宽”,而且只是针对“新入驻商家”的。
在政府部门的快速介入下,一场舆情似乎已然平息。按涉事企业的说法,好像是摊贩们和网友误会了。可是不是“误会”在媒体曝光之前又有谁能说得准。今后,这样的“误会”也希望越少越好。
谋生不易。特别是在疫情之下,很多人已经为生活付出了全力。相关方面在制定政策时,要多考虑一下民生,不要一拍脑门就做决定。民以食为天,对百姓的生计要多一点温度,少一点漠然。更要学会对法律法规保持敬畏,在公平公正深入人心的当下,不是你想怎么玩就怎玩的。所谓“奇葩”二字,也不是笑一笑就完了的,任何时候都别忘了,老百姓的眼睛在盯着呢。
责任编辑: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