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来之不易!从-7.1%到0.1%,青岛经济这样实现“V”型强劲反弹

在重启的机器轰鸣声中,在氤氲的烟火气里,二季度GDP增速由负转正,上半年GDP同比增长0.1%,青岛经济绘出了一条“V”型强劲反弹的曲线。

这场疫情,好比是对青岛经济的一场突击摸底检验。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很难找出这样低的经济增速,但是在疫情的考验和多变的国际形势多重复杂因素叠加之下,经济面临前所未有之挑战,青岛经济顶住压力,顽强地走出了漂亮且强劲的反弹,这个成绩来之不易。

服务业转降为升,工业生产快速回升,消费市场逐步改善……从一季度疫情重压下的探底——GDP增速-7.1%,到二季度主要经济运行指标的企稳回升,其间之难,努力之巨,不言而喻。

回首过往,改革开放以来的青岛经济,不是第一次爬坡过坎,但哪一次都不及这一次冲击更大。疫情冲击远远超出预期,虽然青岛疫情较快得到控制,复工复产迅速跟进,但全球疫情大暴发带来的直接影响,让经济受到内外双重冲击。这一次,应对更难。今天的青岛经济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风险变量更多也更为复杂。万般艰难险阻面前,青岛如何实现“V”型反弹?“这体现了全市上下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的效果,凸显了青岛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潜力。”市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刘伟在发布会上一语道破。

精准施策,“攻势”起势

与危机掰手腕,需要坚定的信心,更要靠精准施策。“学深圳、赶深圳”、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炸开投资的“泉眼”、抢先布局“新基建”……青岛快速起跑的趋势从未改变,不断加快危机中的转型升级。

投资回升态势明显。着眼在未来发展中占得先机,青岛投资力度不断加码。尤其是6月份,全市投资建设进度和新项目开工速度显著提升,6月当月新开工项目超过500个,月度投资规模近1000亿元,创近三年新高。上半年全市投资同比增长4.0%,比1-5月份提升3.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投资回升态势明显。上半年,全市在建项目4816个,同比增加1377个,增长40%。其中,新开工项目1553个,同比增加327个,增长26.7%。

基础设施投资明显加快。上半年,四大重点领域投资全面增长。其中,工业在建项目1445个,同比增加461个,完成投资增长11.4%;房地产在建项目1488个,同比增加176个,完成投资增长3.3%;基础设施在建项目942个,同比增加455个,完成投资增长14.2%;社会民生领域在建项目353个,同比增加112个,完成投资增长6.6%。

重点攻势投资全面发展。上半年,海洋攻势投资同比增长18.4%,比1-5月提升14.6个百分点。“双招双引”攻势投资增长1.3%,比1-5月提升6.4个百分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攻势投资下降15.3%,降幅比1-5月收窄13.7个百分点。军民融合发展攻势投资增长29.1%,比1-5月提升9.3个百分点。乡村振兴攻势投资增长25.8%,比1-5月回落7.5个百分点。突破平度莱西攻势投资增长36.2%。壮大民营经济攻势投资增长12.2%,比1-5月回落0.6个百分点。科技引领城建设攻势投资增长75.9%,比1-5月提升11.6个百分点。城市品质改善提升攻势投资增长6.6%,比1-5月回落1.9个百分点。

全力挖掘消费潜力。在“百日万店消费季”等系列促消费政策带动下,上半年内贸市场逐步向暖,限上批发业销售额增长9.7%,比一季度提升14.5个百分点;限上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分别下降5.4%、43.3%和19.8%,降幅比一季度分别收窄6.5个、2.8个和10.3个百分点。

“无接触”消费带动新型消费方式快速发展。疫情以来,与线下商超清冷不同的是,在青岛,“网上菜场”“网上餐厅”“网上超市”等新模式新业态一路突进。在促消费政策和“618”年中大促共同带动下,线上购物增速继续加快。上半年,我市限额以上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5.7%,增速比一季度提高7.8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9.7%,比一季度提高1.4个百分点。二季度以来,疫情对我市消费市场影响程度继续减轻,基本生活类商品增势平稳,消费升级类商品逐步恢复,餐饮收入和客房收入持续改善,消费市场持续向好。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宏观经济离不开微观基础。微观市场主体有活力,高质量发展就有源头活水。疫情突如其来,青岛以最快速度为实体经济赋能。复工复产伊始,在异常复杂困难的环境下,青岛突进的方向很明确,市委、市政府提出促进企业复工达产和疫情防控“两不误”,疫情防控要取得胜利,经济复苏发展也要取得胜利。

见事早,行动快。一系列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实,不断为青岛企业复工复产提速。

工业生产快速回升。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简称规上工业)累计增加值下降1.1%,增幅较一季度提升7.7个百分点,较1-5月份提升2.9个百分点,低于全省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

行业增长面持续扩大。上半年,35个工业大类行业中,15个行业累计增加值实现正增长,较1-5月份多5个行业,行业增长面为42.9%,较1-5月份提高14.3个百分点。其中,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等6个行业上半年首次实现正增长。

规上装备制造业恢复显著。上半年,全市装备制造业累计增加值增长1.6%,较一季度提升12.3个百分点,较全市平均水平高2.7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增长0.8个百分点,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5.2%。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4.4%,汽车行业受载货汽车快速增长带动增长4%。

“抢”出时间窗口,留得发展青山。上半年,青岛惠企政策不断加码,为青岛经济反弹贡献了重要力量。二季度,随着国内疫情缓解,企业景气指数继续回升,二季度为130.4,较一季度回升22.8个点,进入“较为景气”区间。企业家对下期经营预期较为乐观,过半数行业预期三季度景气指数好于二季度。

创新创意,内外兼修

疫情这场极限压力测试,淬炼了青岛企业“化危为机”的能力,这是上半年青岛经济实现“V”型反弹的重要原因,也是青岛经济的韧性所在。

同样的压力下,谁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疫情下人们发现,用新动能推动传统产业“蝶变”的企业,站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风口”的企业,往往复产速度更快,复产质量更高。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把复工复产过程变成转型升级的过程。

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发展较好。上半年,规上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发挥技术和竞争力优势,生产实现正增长,累计增加值增长1.4%,增幅较一季度提升7.9个百分点,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其中,节能环保产业和新能源产业增长较快,分别增长17.3%和3.9%。

新兴领域动能增强。上半年,疫情对各行业冲击比较严重,但是以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为代表的新动能逆势增长。从产品产量看,上半年我市工业机器人增长45.2%,智能电视增长22.1%,城市轨道车辆增长38.7%。从出口看,上半年,占全市出口总值近一半的机电产品出口增长6.1%,高于全市出口增速1.2个百分点。其中,电视机出口增长27.9%,通用机械设备出口增长19.1%,冰箱出口增长27.3%,集装箱出口增长10.1%,汽车出口增长1.3倍。从投资看,上半年全市战略新兴产业投资增长43.3%,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45.4%。

互联网经济表现突出。疫情防控期间,与互联网相关的经济表现比较活跃,电子商务、在线学习等得到较快发展。上半年,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1.8%;网络销售保持较高热度,限上零售业法人企业网络销售额增长19.2%。通过海关跨境电商管理平台进出口11.8亿元,增长3.2倍。其中,跨境直购出口5.9亿元,增长1.9倍;网购保税进口5.9亿元,增长7.5倍。

兜住民生底线

挑战越艰巨,越要把民生冷暖挂在心头。经济基本盘稳住了,民生底线也就兜住了。

千方百计稳就业。上半年,全市落实援企稳岗、促进就业各项政策,政策性扶持创业增长66.9%,稳定就业岗位175万个。截至6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8万人,增长2.37%;期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01%。可以看出尽管疫情冲击严重,全市并没有发生大规模裁员的情况,并且进入二季度全市就业市场开始回暖。上半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80元,增长0.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428元,增长0.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93元,增长0.1%。

稳住“米袋子”“菜篮子”。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3.9%,比1-5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1个百分点。进入二季度,随着天气转暖,受新鲜蔬菜瓜果上市量增加等因素影响,食品价格迅速回落,上半年食品价格指数114.7%,比一季度回落3.7个百分点。另外,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通信价格一直处于下降趋势(上半年98.6%);由于国际油价下跌,石油制品价格下降,带动交通价格下降明显(上半年93.0%),上半年交通和通信价格指数94.8%,比一季度回落1.6个百分点。为减少物价对居民生活带来的影响,我市加大“保供稳价”力度,保障城乡居民“菜篮子”稳定供应,及时足额发放物价联动补贴,缓解物价上涨对困难群众生活造成的影响。

为民生保障托底。4月1日起,我市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其中,市南、市北、李沧、崂山、黄岛、城阳、即墨七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实行城乡统筹,城市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660元提至700元。胶州、平度、莱西三市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600元提至630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原来每人每月490元提至520元。进一步改善我市城乡低保家庭和特困人员的基本生活条件,提高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让困难群众共享全市改革发展成果。

“大局趋稳,走势向好;结构优化,后劲增强。”青岛市城市经济学会会长、教授雷仲敏这样评阅青岛上半年经济“答卷”。他表示,青岛经济发展正处在产业转型和结构升级的关键时期,但必须看到,全市经济修复是在政策强力推动复工复产背景下获取的。因此,为保障全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的实现,必须进一步动员和激发全社会的积极性。国家“双循环”战略的提出,为青岛实施枢纽型发展战略,深度融入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大局,打造“双循环”载体和平台创造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全面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为青岛发挥各方面优势,创新各类要素市场化改革路径,激发市场活力,提供了新的机遇。

疫情仍在,压力依然。只要沿着既定的方向,守牢上半场的青岛经济,一定能打赢下半场。(青报全媒体记者 刘兰星)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