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0月27日讯 今天下午,由市民政局与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联合举办全市民政系统“燃烧激情 建功青岛”岗位建功典型事迹报告会在崂山区市民中心举行,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的指示精神,进一步深化市委“燃烧激情、建功青岛”主题实践活动。
活动启动仪式。
报告会上,来自民政系统的6名基层代表围绕各自工作岗位建功事迹,用朴实无华却感人至深的语言,讲述了发生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社会救助、真诚为民、社区服务、民生保障等工作中不平凡的故事,诠释着新时代民政人的青春梦想。青岛市殡葬事业服务中心团委书记毕艺,无惧感染,为新冠肺炎感染及艾滋病死亡的逝者送行;青岛市救助服务中心社工师丛淑丽,护送流浪者千里返家,为各类无法提供身份信息的无名氏数十次成功寻亲,为临时救助者送去心灵港湾;青岛市儿童福利院保育员宫萍原本是孤儿,大学毕业后又回到福利院,精心守护一位位折翼的天使;李沧阜康市民中心负责人杨春光自春节开始,一直坚守在抗击疫情一线,九个月未曾还家;沙子口街道基层低保救助工作者柳青春原本是荣膺联合国维和和平勋章的蓝盾战士,转业后又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疫情期间也坚持多次奔波医院,为贫困低保群体搭起生命之桥;来自八大峡街道西藏路社区居委会主任岳晓露,身为一名95后,却能踏踏实实耕耘一线,成为辖区小家长,为孤老病残群体送去温暖。他们的故事感染着全场听众,现场不时响起阵阵热烈掌声。
现场的观众感动流泪。
据悉,6名青年典型分别成立了以他们名字命名的工作室,将围绕山区支教、孤儿救助、低保扶贫、社区救助、助老服务、流浪者救助等开展工作。下一步,报告团将赴全市民政系统、街道、社区进行巡回宣讲。(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贾臻 文/图)
岳晓露:乘风破浪的社区小家长
今年25岁的岳晓露是八大峡街道西藏路社区的社区主任。在很多人的印象里,社区主任应该是65后、整天家长里短的“闲人马大姐”那样的形象,怎么都不会和一个95后的青岛小嫚联系起来。可是,岳晓露做到了,而且做得有声有色,成了社区居民眼里乘风破浪的社区小家长。
2013年,岳晓露考入上海的一所高校,毕业时,因为学的是设计专业,所以她和同学们一样,第一选择是留在上海。但十里洋场大上海,哪里都好,却让她迷失了。“我反复问自己,这是我想要的生活吗?我对这里有归属感吗?当一次又一次得到的是否定的回答,我决定——回家!”岳晓露说。
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从最基层做起,岳晓露成为了一名社区志愿者。一开始,她并不太清楚志愿者是做什么的,但慢慢的她发现,自己好像天生就适合做这份工作。
岳晓露出生在西藏路社区,长大在西藏路社区,左邻右舍都认识她,一口一个小嫚儿,开展起工作来如鱼得水。正好2018年西藏路社区换届选举,岳晓露这个地道的青岛小嫚儿竟意外当选,成为当时全青岛最年轻的居委会主任。
为了尽快投入工作,岳晓露决定边学边干。在上海,她接触到了智慧社区的管理模式,但西藏路社区是个地道的老城区,几乎全是七八十年代的老旧楼院,连物业都没有,而且有“三多”,残疾人多,低保户多,老年人多,老龄化非常严重,占社区人口的29%,要想及时给低保户解困、给残疾人支撑,给孤寡老人温暖,岳晓露也得进行智慧管理。上海的智慧社区靠大数据来支撑,我就决定把自己打造成一个移动的数据库。岳晓露用的却是最笨的办法来收集数据信息:每天随身携带一个小本本,一栋栋走遍了辖区内166座单元楼,一户户了解社区里5505户居民,一天天记下社区的大事小情,真正做到了“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谁家有老幼病残贫,她心里都有一本明白账,尤其孤寡老人,岳晓露更是记在心上,上海的智慧社区系统会专门关注独居老人。而岳晓露就全靠腿勤快,不但过年过节挨个探望,隔三差五也总上门看看。
今年87岁的杨德华,一辈子无儿无女。老人的手机上只有两个人的电话,一个是他的发小,另一个就是岳晓露。“他经常和我说,如果自己哪天发生意外,希望第一个就能联系到的人是我。那一刻我真切的感受到,被信任的感觉,真好。”
岳晓露眼里的智慧,就是要整合社区内人、地、物,以及各类服务资源,为居民提供便利的生活环境。于是,驻区9282部队的小战士们被她拉来社区做志愿服务,隧道巴士公司被她协调来开展助老敬老活动。除此之外,她还协调到了专业老师免费教大姨们学插花、画油画,赶时髦……包罗万象的文化活动增强了居民的向心力,也逐步树立了岳晓露的公信力。
光有热闹的活动是不够的,为社区居民解决困难才是社区主任的主要工作。谁家有难题,岳晓露不一定立刻给她办好,但一准记在心里。社区里有一个失独家庭,儿子出了车祸以后儿媳妇就带着孙子走了。这位母亲天天在家里不出门,郁郁寡欢,精神恍惚。岳晓露了解到情况之后替她难受之余也在思考解决办法。当和社区居民聊天的过程中听说,一位刚生了二胎的妈妈正在发愁,婆婆累病了要动手术,家里请不起保姆,孩子没法照看,她就立刻联系给这两家配上了对儿。既让失独母亲看着孩子有了精气神儿,又帮俩娃的妈妈解了围。
作为年轻人,岳晓露最大的优势就是有激情。激情不仅体现在干劲足,还要不怕事儿,不信邪,勇于啃硬骨头。西藏路社区是有名的老社区,老楼老院特别多,在大家看来最平常的事儿,在这里往往就成了老大难。比如西藏二路1号乙,十多年来一直没有装上一户一表,管道老化严重,经常跑冒滴漏,部分居民因为平摊水费的问题,总是小吵小闹不断,长年心里疙疙瘩瘩。为此,岳晓露协调自来水公司到现场查看4次,召开居民协调会5次,楼上楼下来回跑,一次次上门做工作、劝导协调。有的居民不接电话也不开门,岳晓露就天天给他留张小纸条;有的大爷脾气固执,岳晓露就每天都去陪他聊天;还有的原来说好了,后来又变卦,最后整整花了7个月,终于顺利解决。工程结束那天,岳晓露从楼底爬到楼顶,用手去摸了每一个水表,家家户户都开心的笑了,只有岳晓露流下了热泪。“很多人可能不理解,不就是一个水表吗怎么会这么麻烦,不身在其中是无法体会底层居民的难处,社区无小事,最底层的群众工作就是要用最原始的方法,用诚心、爱心和耐心去打动人心。”
刚开始上班的时候,岳晓露每天都有十万个为什么,为什么有的人家里马桶堵了要让社区去给她投?为什么两个人因为一张报纸打起来?为什么10块钱的楼道灯钱有人就是拖着不交?甚至还有个退保的低保户,情绪激动地把岳晓露的办公桌弄得一塌糊涂。但时间长了,岳晓露也摸出了门道:遇到事不回避不推托,能解决的立马解决。几乎每做一件小事,都能及时得到正向反馈,而在解决这些小事的过程中,岳晓露也体会到了快乐,一天比一天喜欢这个繁杂琐碎的工作。现在大叔大姨们都不再叫她小嫚儿了,都是很尊重地喊“小主任”。
困难面前,成长也在加速。今年抗击疫情,就是岳晓露一个最大的成长助推器。年初新冠疫情突然来袭,岳晓露从年三十开始就投入到了疫情防控第一线。由于社区离着九医特别近,疫情期间又有好几位确诊案例,属于高危地带。岳晓露带领社区团队24小时待命,随叫随到,硬生生的把过年七天乐变成了黄金工作周。她带领志愿者们全面下沉到每一条街、每一栋楼,做好公共区域消毒、营业场所排查、生活物资采购、信息登记反馈、疫情防控宣传,既是跑腿员,也是受气包,挨家挨户走访摸排。每天至少要走访300户,光敲门就把手指敲破了皮,彻底做到了13251位居民,不漏一人一户。
为避免居民外出引起交叉感染,社区还创新建立了“线上、线下”结合的生活物资采买方法,居民在线上通过微信或电话呼唤岳晓露,线下她把急需生活物资送到家门口,再线上通知居民收取,又尝试用拍摄抖音的方式,宣传疫情防控的小知识,得到居民们的点赞。
现在,岳晓露的同学都穿着高跟鞋,在高耸入云的写字楼上班,只有她穿着平底鞋,素面朝天,走家串户。“但我的内心却无比踏实,因为在这里,到处都能看到熟悉的红瓦绿树,到处都能听到熟悉的乡音乡调。这才是我想要为之燃烧青春的地方,这才是我建功青岛的动力。”
毕艺:光荣的“天堂”送行人
“生与死,处在生命历程的两端。而我的使命和责任,就是让每个人谢幕时是最美丽的。”谈到自己的工作,毕艺这样说。
当初选择这份职业的时候,毕艺只是想试试,结果一试就是11年。搬抬、化妆、火化,3项工作轮着干,天天围着遗体转。在过去的11年里,他已经送走了近三万人。
11年里,毕艺确实有过很多次辞职的冲动:腐朽的气味,让他不断呕吐;刚开始给遗体化妆,头皮都发麻;每天上班之前他不敢吃早饭,因为吃了肯定吐;每天下班都要冲好久的澡,总觉得身上那股味儿怎么洗都洗不掉。
最让毕艺受不了的是歧视。打车到单位好几次都被拒载,就连叫个外卖,外卖小哥都不敢进他们单位。听说他是干殡葬,递根烟别人都不接。所以这么多年来,毕艺养成了习惯:从不主动和别人握手,过年过节主动值班,不愿意拜年,不愿意探望病人,也不愿意去别人家做客。为此,毕艺经常问自己,干这个有什么意义?
直到2013年11月22日,黄岛发生输油管爆炸事故,62人在爆炸中丧生,毕艺被紧急派到现场做应急处置。那是他入职以来经历过的最震撼的场景。
毕艺的任务是给爆炸中逝去的人入殓。现场有位阿姨哭得都起不来了。她的儿子是名消防战士,面罩都炸裂了,才二十几岁就牺牲了。毕艺双手搀起那位阿姨,说您放心,我一定送他走好最后一程。“那一刻,我完全忘记了难闻的气味、自己满身的血迹,我只想一定要送他们干干净净的上路,一定要让家属尽量减轻悲痛。”
毕艺在那里连续工作了七天,没有白天黑夜的概念。他的妻子当时已经进入了预产期,还挺着大肚子来给他送衣服,鼓励他一定要坚持。在见到妻子的那一刻,毕艺实在控制不住自己,哭了起来。”每一具遗体的背后都有一个完整的家庭,因为这个意外,这个家就散了。所以不管是谁,我会想尽一切办法重现遗体原貌,好安抚他们的伤痛。而当他们看到亲人的遗体被完美缝合,妆容安详,宛如生时,情绪都渐渐的缓和了下来,过来握着我的手,哭着感谢我。”毕艺说,当时他的心一下子被触动了,他觉得自己的工作有了不一样的价值。在这次突发事件中,可以说是为社会的稳定和谐出了一把力。
也是从那时起,让告别变得美丽,成为了毕艺的信仰。有了信仰,工作就肯用心。毕艺情愿花上四个小时,拿“脱脂棉”蘸着酒精一遍遍地擦净血迹,也情愿连吃饭睡觉的时候,都不自觉的琢磨什么样的伤口用什么样缝合方法更好。除此之外,毕艺还要接触各种因传染病逝世的遗体,慢慢形成了一种职业敏感性。有一次在给遗体穿衣的时候,毕艺发现他的口腔和鼻腔在冒稀薄的血泡,直觉告诉毕艺哪里不对。于是,他赶紧和年轻的同事说,千万别动。然后出去问家属这个人死因是什么。家属还坚持说就是正常病故。毕艺告诉家属要说实话,才能用最专业的方法来处理。这时候家属才说是艾滋病去世的。因为给遗体穿衣服需要将头抱起,但是一抱起来,他的血就会喷出来。“我直接跟年青的同事说让我来吧,就技巧性的遮住逝者的口鼻,然后最小幅度的将头抱起,顺利穿上了衣服,而且没沾到一点血迹。”最后家属很满意,并向他们道歉。但毕艺却说没什么,这是工作,都是应该的。
今年疫情爆发以后,毕艺作为团委书记第一时间写了请战书,因为新型冠状病毒当时是一种未知的病毒,看新闻上说其他地方因病毒死亡的老人居多,火化跟不上极易形成二次传染,所以就请领导把自己派到最危险的岗位上去。然后,他跟年轻同事进行了专项研究,室内进行了全面消杀,路线图、隔离服、警戒线全部配备和设计,并进行了演练。
而最难的是安抚家属控制情绪,因为他们都是密切接触者。所以,毕艺和同事又增加了与家属的沟通方案。因为青岛疫情控制得当,唯一一个因新冠疫情死亡的老人,是半夜送来的,他和同事们有条不紊地送老人走完最后一程。整个过程看似简单,背后是大量细致的工作。“有人问我怕吗?说实话,怎么不怕?但在那个时候,已经忘记什么是害怕了。”毕艺说。
因为工作环境总是悲声四起,毕艺也跟着心情压抑,而妻子则帮他打开了一扇门,可以疏解负能量。从2012年开始,毕艺和妻子到诸城马耳山小学开始支教,妻子做合唱老师,毕艺做足球老师,这条路他们一走就是九年。孩子是每周四下午两点上课,为能准时赶到,他们一般上午11点出发,午饭向来是在车上解决,翻山越岭来回三百公里,将近五个小时,只要不是大雪封路,从不落下……为此,他和妻子荣获了2012年感动青岛十大人物。在单位的支持下,毕艺成立了工作室,工作之余,他把精力都用于从事支教工作和公益事业。他和妻子救助了尿毒症小男孩丁世鹏;2017年,他们带领着马耳山小学合唱队,去北京参加了演出;2018年,夫妻俩还为118名学生送去了过冬的棉衣。从马耳他小学,到海青镇的大岭小学,再到成都的山村小学,从师资力量的支持,到书籍、文具以及衣物的捐赠,从线下的音乐体育教学,到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探索,只要学校需要,他们就会坚持。如今,工作室还在探索新的领域,比如疫情期间的志愿服务,与儿童福利院和养老院的联动活动,为丰富空巢老人的精神生活,他们还正在准备深入社区搭建合唱队伍,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无偿的加入工作室。
电影《入殓师》的最后,有一段话:“死可能是一道门。逝去并不是终结,而是超越。“如果真的有天堂,那我就是一名光荣的‘天堂’送行人。看清人为什么而死、怎么死,能帮助我们想通另外两件事:人为什么而活、该怎样活。我愿意用我每一天所做的每一件小事,来践行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我愿意把我的青春年华奉献给公益事业,来实现建功青岛的理想,让我们这座城市变得更加温暖、更加美好!”毕艺说。
宫萍:从孤儿到孤儿的妈妈
在世上有一种母亲,她们守护的是一些毫无血缘关系的孩子。这些孩子大都有不幸的遭遇和辛酸的往事,而宫萍的工作就是做这些孩子的妈妈。
今年32岁的宫萍是青岛市儿童福利院里一名保育员。32年前,宫萍被遗弃在路边,在福利院长大。在长沙读完大学后,她毅然决然地选择回来,回来守护那些命运和她一样的孩子。“没有人比我更清楚孤儿的心里在想什么,也没有人比我更明白担任孤儿的妈妈意味着什么。我给了自己一个全新的开始.从孤儿,变成孤儿的妈妈。”宫萍说。
保育员的工作简单说,就是负责孩子们的吃喝拉撒睡。一般家庭都是两代人照顾一个孩子.但宫萍要照顾十几、二十多个孩子.这些孩子大都有身体残缺.有双目失明的,有脑瘫智障的,也有手足残疾的。照顾这些孩子要比照顾普通孩子难度大很多,不管是穿衣、喂饭,还是清洗,护理,都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有的重病的孩子还需要时常翻身以防褥疮。
作为保育员,宫萍时刻观察孩子们的病情变化,一旦病情加重她就放弃休息,不分昼夜地守护着。有一个早产儿,只能靠靠鼻饲维持生命和所需营养,但在她的耐心照顾和训练下,完成了第一次用嘴吃奶,最终摘掉了鼻饲管,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奇迹。但对宫萍来说,这种奇迹并不是第一次.她一直在努力创造着奇迹:脑瘫的孩子六岁以前是黄金恢复期,宫萍就坚持对他们做抚触;失明的孩子宫萍则定期抱到户外,接受阳光和清风的抚慰,刺激他们的感官,促进大脑的发育。
这些年,宫萍已经记不清照顾过多少孩子了。但让宫萍无法忘记的,是一个叫小川的男孩。“他很漂亮,很乖,白白净净的,很少哭闹,我们都很奇怪这么可爱的孩子怎么会被遗弃呢?照顾了他一段时间以后。由于反复高烧、口鼻喷血,我们送去医院后才得知他患有脑部肿瘤。到了后来,病情迅速恶化,肿瘤已经压迫视力,唯有住院治疗。住院回来以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全身浮肿、四肢僵硬、带着鼻饲管。每天都昏迷昏睡,像个植物人一样的小川。我为看到眼前的小川而感到痛心和惋惜。”宫萍说着,眼圈红了。至此以后,宫萍把闲暇时间全部用来照顾小川。每天,宫萍都呼唤他的名字、刺激训练他用嘴吃奶,抚触按摩他的四肢。经过坚持,小川从毫无反应到眼睛会微张,从嘴巴紧闭到有了吞咽意识。但病魔最终还是夺去了孩子的生命。那一刻,宫萍哭地泪流满面。“我第一次觉得自己是那么渺小。在疾病面前,在命运面前,我是如此的无能。但我又是那么深爱着这些孩子,我还是期待着能不断地创造奇迹。”
患有严重先天心脏病的小蓓,出生仅10天就被遗弃,一直是宫萍照顾她。“她长到十个月的时候,突然对我叫了声‘妈妈’。听到这声稚嫩的呼唤,我的泪水夺眶而出。这是她第一次叫我妈妈,也是第一次有人叫我妈妈。”由于患有非常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照顾小蓓非常辛苦,工作量是其他孩子的十几倍:半岁了体重还不到五斤,嘴唇和小脚丫都是青紫的,体质非常差,经常打针吃药,像个脆弱的瓷娃娃,哪怕是严重点的便秘都能让她致命。所以,宫萍一边竭尽全力照顾她,一边盼望着能有一个家庭肯收养她。在小蓓快3岁的时候,宫萍总算等到了这样的好心人,愿意救小蓓。“我为她高兴,可分别时,我却哭得无法自控。半年前,小蓓已经顺利手术,变成了一个健康孩子,我们一直保持联系,她仍然那么依恋我,她的养母因为我的事迹非常感动,她说,我把小蓓照顾到能够去接受手术简直就是一个奇迹。还把我和小蓓的成长故事发到了网站上。”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福利院对儿童养育楼进行全封闭管理,但宫萍照顾的一个脑瘫孩子,动不动就要去医院。他刚刚出生就被父母遗弃了,当时才一个来月。给他洗澡,洗着洗着忽然孩子就开始抽搐,很快就没有呼吸了,嘴巴青紫很吓人,宫萍就赶紧给他做心脏按压,让他缓过来这口气。高热惊厥也是常有的事,宫萍经常天天晚上不睡觉给他检测体温,睡眼惺忪地给他温水擦浴酒精降温,有时还是不得不半夜三更跑医院。从医院回来,宫萍就得和这个孩子一起在隔离宿舍单独隔离14天。“就这样照顾他到一岁,有同事问我,你这么辛苦地护理他,是不是就盼着他可以活下来感受一下这个世界。其实我真没想那么多,我只是觉得,虽然这个孩子不会表达,但是他对外界是有感知的,我疼他,我对他好,他都知道。人这一生不必去打卡很多的风景,只要扎扎实实地爱和被爱过就好。”
在福利院,不期而至的分离是常事。每一次保育员们都是悲喜交加。大家都知道,与这些孩子们萍聚萍散,正因为终有一别,才更应珍惜每一个今天。“他们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有我自己的影子,他们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我愿意倾尽一切,付出所有,去对抗他们生来就有的残缺,每努力一分,就治愈一分,每奉献一分,就弥补一分。他们是那么的需要我,我也发自内心的需要她们,因为从未有人给我这么大的价值感,也从未有人让我觉得自己是如此的重要。”宫萍说。
去年,宫萍荣膺感动青岛十大人物之一,现在福利院还成立了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宫萍工作室”。对此,宫萍说,她会努力带动大家一起将对病残儿童的护理从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让脑瘫的孩子能好好地吃上饭,让气管切开的孩子能排痰顺畅,让脑积水孩子减轻头部压疮,让孤残儿童的养育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我的一切都是这座美丽的城市带给我的,我也愿意回馈温暖给这座以爱心著称的城市。我愿意用自己的整个青春,呵护这些折翼天使,用日复一日的坚守,为孩子们的灰色童年,涂上绚烂的色彩。”
柳青春:从维和战场到脱贫攻坚战场
今年44岁的柳青春,是崂山区沙子口街道办事处的一名基层低保救助工作者。回忆起自己二十多年的工作经历,柳青春用“两种颜色,三次选择”来概括:前半段是绿色军营,后半段则是红色救助;18岁选择入伍当兵,32岁选择到苏丹维和,转业后又选择做一名最基层的民政工作者。
穿上军装是柳青春从小的梦想。可是作为家里的老小,哥哥又聋又哑,当时,一家人坚决反对他当兵。为此,柳青春借了20块钱的体检费,背着家里偷偷报名入伍了。最后母亲只好对他说,既然选择了当兵,就好好干,多干活,不吃亏。
这一干就是16年。在部队时柳青春考取了军校,毕业分配到青岛401医院北院区工作。在这里,他迎来了第二个选择,部队要组建维和医疗队,柳青春主动请缨加入了第四批维和医疗队,派驻苏丹。当时他的母亲已经去世,父亲72岁,两个双胞胎儿子才刚四岁,妻子要照料一家老小上不了班。父亲问他,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这个家怎么办?妻子也问他,非得你去吗?柳青春却诚恳地说,维护和平,是军人的天职,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在出征之前,上级要求他们每个人写一封遗书。“遗书?我那时才32岁,谁曾想过死亡?谁曾想过身后事?这份遗书让我失眠了两天,写了改,改了写,这时我才体会到对家人的愧疚和眷恋。最后我就给妻子写了一句话:如果我牺牲了,你就找个对孩子好的人嫁了吧。”
去维和确实很危险,苏丹环境的恶劣完全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吃饭靠上树,穿衣一块布。大量武器流落民间,地雷遍布四野。最高气温50度,蚊虫蛇蚁横行,疟疾病毒肆虐,平均每分钟就有两人死于疟疾。让柳青春印象最深的是,他们隔离网外面每天都有一大批小孩伸手进来要水喝,他们头大肚子大,身上的肋骨一条条的向外凸。柳青春和队友们不忍心,干脆省下自己的口粮和水也给孩子们。“因为我们部队驻地瓦乌没有公共电力和自来水,除了救治伤员,卫生消杀,还得出外勤拉水,途中经常会碰到武装士兵,每次都很惊险。所以,当我带着联合国"和平"勋章平安归来,看到妻儿和父亲都过得平静而温暖,心里真的是满满的感恩。感恩祖国为我们提供了坚实的屏障,感恩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国土上。”
也正因为这一番刀头舐血的维和经历,让柳青春在转业时,决定选择到街道基层工作。真实历经战乱,更觉和平可贵,真实看到战地孤儿生活的无助,方知社会救助带来的温暖。“我觉得基层社会的安定团结,对我们的国家太重要了,即使脱了军装,我也还想保家卫国。”
沙子口街道常住人口6万多人,有39个农村社区,相比较城区居民,他们对各种救助政策了解不多。而近年来,党和国家出台了很多扶贫开发政策,柳青春需要做的,就是把这些政策“一丝不苟、毫不走样”地落实到基层,亲手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给真正需要的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清零战”。
段家埠社区的一位老人,丈夫刚去世,儿子瘫痪卧床,女儿又得了脑白质病,生活都不能自理,吃喝拉撒全离不开她。今年6月份,柳青春了解到老人身体不好,医生说可能是癌症,再不手术,拖下去就很危险了,但是一没钱住院,二没人帮手,她自己就咬牙一直拖着。“我立刻向领导汇报,又召集社区书记、民政主任到她家中商讨帮扶方案,现场就确定了可靠的临时托管人,并为她申请了救助金。没有了后顾之忧,阿姨第二天就去住院了。现在,阿姨术后两次复查结果良好,医生说,这也就是手术及时,没有耽误。医生的这番话,让我倍感欣慰。”
还有一位北龙口社区的居民,在今年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打电话求助说自己得了“颈部痈”,没钱动手术,经过调查评估,柳青春为他启动“绿色通道”。手术之后他又感染了,创面比成人拳头大,神经、血管裸露,有颅底感染的风险。当时柳青春正肩负着竹窝社区和松竹新苑小区防疫的艰巨任务,每天驱车60余公里,早出晚归,两线作战,但是知道了这个情况,柳青春又赶紧为他跑了好几次医院,并申请了临时困难救助,保证了治疗的持续。“当时这个大哥就跪下了,说亲戚们看他这样没一个上门的,疫情期间更没人敢来医院,结果我却为了他跑了这么多趟。”
对此,柳青春说,我们的救助对象大多是因病致贫,我为他们跑医院都数不清跑了多少回,从门诊到住院科室熟门熟路。都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可对我来说何尝不是一种自我救赎?刚当兵的时候,母亲突然查出癌症晚期,我没来得及替她跑哪怕一次医院,也没来得及陪她最后一程。母亲走的时候才五十来岁,一辈子没享过福,子欲养而亲不待,所以我只能把这份赤诚,全都献给这些挣扎在贫困线上的人。“救助对象是很缺爱的,而我从来都是和他们做朋友。我自己家境贫寒,特别能体会穷苦人的处境。他们抱怨自己命苦,我就和他们讲苏丹的见闻;他们羡慕别人的生活,我就给他们讲我自己的奋斗经历。”
不过,跟社会最底层,最困难的群体打交道,受委屈是常有的,尤其是在面临超标家庭“退保”工作的时候,有人会因为不情愿而不依不饶。有一位低保户,把房子出租了,也不住在辖区,已不符合城乡低保救助条件,柳青春跟她现场确认,下达撤保告知书。结果她们家人隔三差五就去街道纠缠,天天打电话投诉,扬言“你敢撤我低保,我就让你当不成官”,但是柳青春始终坚守底线,决不妥协。
多少年来,柳青春始终记得母亲的嘱咐:多干活,不吃亏!刚开始接手这项工作的时候,街道200多户低保只有十几份纸质档案,而现在新增了低保户75户130人,特困供养户31人;审核认定一户一策家庭116户,撤销低保83户139人,尤其是疫情以来组织困难群体专项排查3000余人次,开展临时困难救助85人次。每一个数字的背后,都是严谨而繁琐的认定工作,需要逐一入户,整理归档,短短两年柳青春就整理了数万条数据,补充完善救助档案上千份,发放500多万救助资金。“我敢说,经我手认定的,都是真正困难的家庭;经我手撤销的,都是不符合政策的人。经我手的每一分钱,都发给了真正需要的人,没有人能钻空子。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应退则退,在我这儿绝不是虚言。”
杨春光:9个月未回家的“战役先锋”
杨春光是李沧区阜康市民中心的党支部书记,负责开展公益性救助、帮扶和群众文体活动。“之前每天都忙得像个陀螺,但是转得很有规律。可是因为一场疫情,我的生活轨迹彻底改变了。从社区抗疫,到外防输入,我一直在防疫一线,24小时连轴转,9个月未曾回家。”
大年三十晚上,杨春光没吃年夜饭,就忙着开会研究弱势群体防疫。紧接着,他主动报名下社区防疫。而当时,他的妻子正在市立医院住院,听说杨春光要离家去抗疫前线,不但没有阻拦,反而十分支持。
为避免传染,杨春光的老丈人专程来青岛帮着照看孩子,他的父母则腾空了房子,让他单独住。“俩人都快70了,毅然搬回农村老家的平房住。整个冬天都没暖气,冻得够呛。这一个家顿时就给拆成了三个。我自己住李村,老婆孩子老丈人住市南,父母住城阳村里。当时我们都没料到,防控这个活儿从短期变成了长期,我这个‘战疫先锋’从兴国路社区一直干到了邢台路社区、东昌社区,直到现在的入境隔离点。因为天天接触隔离人员,害怕传染给家人和邻居,至今我还是自己一个人住,不能和家人团圆。”
从大年初四开始,杨春光最长连续工作了50天,因为当时阜康市民中心附近也有了确诊病例,杨春光每天在社区五点半下班以后又回到单位值班排查疫情,回家的时候,整栋楼上所有的灯都亮着,只有他那一户是黑的。因为白天防控值班,回家已是深夜,冰箱里早就没菜了,杨春光只能啃方便面,一开始还挺奢侈的打俩鸡蛋,很快,鸡蛋也没了。从除夕晚上开始,整个正月,他一个人在家啃了30天的方便面。
那段日子,不光是生活上紧张,防疫物资也十分紧缺,街道发给志愿者的都是最普通的白口罩,而且好几天才发一个,因为没有酒精,他们就用84兑水消毒,手一层层的脱皮。正月里的天,大雪后又刮大风,把衣服都冻透了,杨春光就一边踮脚跳一边执勤。“这时候有个没戴口罩的老奶奶朝我走过来,带着哭腔问我怎么买口罩,说她已经跑了七八个药店,就是买不到。”杨春光说,看到老奶奶又疲惫又绝望的样子,他立刻把自己身上唯一一个备用口罩给了她。也正是这位老人的遭遇,让杨春光意识到在大街小巷中,在最普通的社区里,肯定隐藏着很多不会上网又到处买不到口罩的老年人,所以,他主动帮助街道、社区联系防疫物资,还利用午休时间到药店和网上抢购口罩,在换班间隙送到社区老人的手中,老人们拿到口罩的那一刻,双手合十向他表达敬意。
杨春光负责的几个执勤点,都是没有物业的开放型老旧小区,防控刚开始那半个月居民特别不理解,根本不服管。有骂杨春光看门狗的;有开着车直接往里冲的;还有个小伙子,对象怀孕了想买大桶水去炖汤,嫌办证麻烦就火了,跟志愿者打了起来。杨春光去劝架,小伙子把他的口罩撕了,然后喷了他满脸唾沫星子。“民警要把他刑事拘留,我却请求民警放过他。因为我理解,突然封闭起来,每个人都不适应,有情绪很正常。”杨春光说,人心都是肉长的,社区工作人员顶风冒雪、不分昼夜地封控值守;白天敲门、晚上数灯,逐户逐人监测体温;不畏艰险、义无反顾护送"四类人员"去医院。这些很快就感动了社区居民,大姨们包了包子直接送到执勤点上,大叔们主动要求参加夜间值守,邻居们结对互相照看,为社区的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也牢牢筑起了群防群控的"铜墙铁壁"。
随着国内疫情的逐步稳定向好,境外归国航班逐步有序放开,外防输入成为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自今年3月至今,杨春光始终奋战在入境隔离管控工作第一线。“这些入境旅客从飞机上下来,一身衣服皱皱巴巴。当我们站在酒店门口说‘欢迎回家’的时候,每个人都抑制不住地留下了热泪。”在杨春光看来,他们身上那种对祖国的归属感和安全感,深深触动了每一个人。隔离不隔爱,但凡是他能做的,他都全力做好服务。因为外语比较好,每当入境外籍旅客搞不清楚核酸检测报告、解除隔离告知书的时候,杨春光就直接换好隔离服,进入污染区面对面与他们沟通。截至今天,他已经服务了境外隔离旅客20余批次2000人以上。
这段时间,杨春光一直珍藏着两幅画。一幅是在李沧区入境旅客隔离点,一个小女孩把自己画的一幅画送给了他。画上是杨春光和同事们穿着防护服,手拉着手,把她和妈妈围在中间。“小女孩说,我们要记住叔叔们,在最危难的时刻,是你们保护了我们。”第二幅画,是杨春光儿子画的。除了微信视频,这九个月,杨春光只见了孩子一面。“在隔离点外,我短暂的抱了儿子一下,他递给我一幅画,画着我打败病毒的样子,上面还写着他刚刚学会的几个字:送给爸爸。当我看到这幅画的时候,禁不住哭了。儿子问我:爸爸你什么时候回家?为什么医生护士都回家了,你还不回来?”杨春光说,当时他很想说爸爸马上就回去了,全家人马上就能团聚了但是,他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这九个月,他错过了父母的生日和孩子的六岁生日,错过了孩子的幼儿园毕业典礼,错过了孩子的小学入学面试家长会,错过了他小学的开学仪式,错过了好多与家人相聚的重要时刻。“但是我们这些工作人员都是这样,用自己小家的分离,来成就千家万户安稳的幸福。”
丛淑丽:回家路上的护航员
说到救助服务中心,大家可能想到这样的情景:衣衫褴褛的流浪汉。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他们也许精神分裂、也许身患肺结核、艾滋病等疾病。无论如何,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而丛淑丽所在的救助服务中心,就是为他们提供饮食、住所、回家的车票,帮他们找亲人、送他们回家。
六年前,刚踏上工作岗位时,丛淑丽曾不止一次想到过放弃。可是,一次值班,她偶然间看到一组照片,有个人背着一个成年男人,穿过狭窄的火车车厢过道,看上去很像是弟弟背着生病的哥哥。但其实,背人的是她的同事。“这位同事已经五十多岁了,要背一个成年男人,并不轻松。看着照片,我很难想象,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着他,把人从检票口一路背上了火车;看着照片,我也很难想象,他是怎样连续26个小时,耐心地照顾一位衣服很脏,明显身上味道也很大的流浪汉。”没想到当丛淑丽问同事时,这位同事只是淡淡地告诉她:这就是我们的工作。
也就是从那一刻起,丛淑丽对“工作”二字有了新的认识:工作不是简单的朝九晚五,更是必须坚守的责任与使命,自己的使命就是帮助无家可归的人,不管多苦多累,只要在这个岗位一天,就要干好该干的事。桥梁涵洞、地下通道、公园长椅,那些流浪人员常常出现的地方,就是她送棉衣棉被、食品、饮用水的阵地。
有一次,丛淑丽发现了一位露宿街头、浑身脏乱、身体虚弱的流浪人员,经过苦口婆心地劝说,他终于接受了救助。在中心,他好好洗了一次澡,吃了一回饱饭。将他送上回家的火车时,他特地回头和丛淑丽说了一声,谢谢!那一刻,丛淑丽看到的再也不是这份工作的苦或者累,而是数不尽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我可能力气不够大,经验也不够不丰富,但只要用心服务,就可以帮助他们。”
去年9月份,救助服务中心因为丛淑丽工作突出,成立了以她名字命名的“小丛工作室”,主要开展无法提供身份信息的无名氏寻亲,他们大多存在精神障碍、智力残疾或其他疾病,很难提供有效线索,寻亲难度很大。在实践中,丛淑丽不断总结工作方法,打通六大流程,梳理出十三种寻亲方法,与公安、媒体、社会力量加强合作,形成了标准化的工作方法。在她和同事的共同努力下,一年时间,共帮助56人成功寻亲。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它代表着56个无家可归的人回到了家,代表着56个家庭免受亲人离散之苦,得以重新团聚。
而每一个团聚的场面,都让丛淑丽泪流满面。曾经有一名流浪的女性精神病人,由于没有查询到她的身份信息,一直没有找到家人。近三年来,丛淑丽和同事们通过日常询问、发布寻亲信息、采集血样等方式,也都没有结果。今年5月,通过他们在媒体上发布的大量寻亲信息,在志愿者们一次又一次的转发中,被受助人员远在福建的儿子看到了。第二天,受助人员的丈夫就和丛淑丽取得了联系,4个妹妹也从江苏赶来相认。见面时,四个妹妹抱着姐姐放声大哭,而受助人员也不像平时那样冷漠,她哭着诉说着对亲人们的想念。“她的丈夫向我们深深地鞠了一躬,说‘没想到她还活着,而且精神状态这么好,多亏了政府,不然真的不知道她这三年会吃多少苦,现在又在哪里,谢谢你们!’”那一刻,丛淑丽突然认识到肩上的责任并不轻松,自己必须坚守一名救助人的使命,帮助更多受助人员与家人团圆,帮助更多的流浪乞讨人员回归家庭。
今年疫情来势汹汹,很多来青务工人员由于工作单位没有复工,生活陷入了困境,很多人甚至只能流浪街头。中心成立了抗疫党员先锋队,丛淑丽主动请缨加入,在中心封闭工作,和受助人员同吃同住,为他们测体温、消毒房间,和他们谈心。这些因为疫情产生的受助人员,原本可以用一张车票把他们送回去,但考虑到他们还是想继续留在青岛,丛淑丽和同事们暂时为他们提供了临时住所,帮他们联系工作单位,直到他们找到新的工作和新的住处。
丛淑丽说,这份工作虽然平凡,但就像是寒冬里一抹暖阳,深夜里的一盏灯火,温暖着这座城市最偏僻的角落,它还像一张充满温度的名片,证明这座美丽的城市,不仅为青岛的市民兜底,也为无家可归的外来者兜底,这座城市的爱心,不仅播散给光鲜体面的人,也播撒给流离失所的人。
责任编辑:孙源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