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一座雪岱山,两代父子情!“父子兵”薛冰和薛岱山的守疆故事让人动容

在我国东北茫茫林海雪原中,有一座雪岱山,因为雪花飞舞而得名。37年前,薛冰成为大山里的水兵,守山长达10年,他还给儿子取名薛岱山。之后儿子薛岱山接过守疆重任又守护了雪岱山6年。近日,记者采访了这对“父子兵”。

薛冰一家人。

“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4月19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身为青岛西海岸新区薛家岛街道董家河经合社书记的薛冰谈起当年的守疆故事顿时来了兴致,“这是我一辈子的宝贵记忆,也是我一生的财富。”薛冰说,他从小就喜欢听大伯讲打仗的故事,“我大伯参加过渡江战役,是一名老英雄,受到他的影响,我小时候就向往着能保家卫国。”

高中毕业后薛冰报名参军,“当年是坐着小火轮到了旅顺,我成为一名海军战士。”在新兵连训练结束后得知可以去守护边境,薛冰立即报名,“我就要去最艰苦的地方,去那里锻炼自己。”

“我们赶到雪岱山时正好是11月,在一个大山沟里,气温在零下30摄氏度,可以说是滴水成冰。我们用冰碴子洗脸,手脚全都肿了,晚上睡在火炕上,虽然环境恶劣,但是大家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薛冰说。

雪岱山1年有7个月大雪封山,冬季最低达零下40多摄氏度。薛冰并没有被困难吓倒,很快就投入到训练中。慢慢地他发觉大家都有特殊的“魔力”,战友间像亲兄弟般关爱。后来,薛冰回到原胶南县接受集中培训,“培训完毕后,我没有考虑太多,直接选择回到雪岱山,继续守护边疆。”

第二次还是返回大山里

因为表现突出薛冰被调回旅顺某部,待了不到一年,他又想回大山,经过多次申请,最终获得批准回到雪岱山。“我实在舍不得大山里的战友,我很想他们。”薛冰说,回到大山里,薛冰被任命为司务长,成为大家的后勤管家。

“一开始,我不懂后勤,我就拜师学习,不足一个月就学会了流程。为了改善大家的生活条件,我们还在营区养猪。当时我们买了7头猪,结果没到营房就跑了5头,后来大雪封山没有食物,又跑回来4头猪,这在当时传为笑谈。”薛冰说。

“5月雪花飘,6月穿棉袄,7月雾茫茫,9月雪又到。”这是雪岱山的常态。大雪封山的日子里,薛冰与战友们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铲雪、扛菜,在齐腰的雪中把菜从半山腰扛上来,“每次干完活,汗水浸湿的衣服会被冻得硬邦邦,条件越艰苦越能磨炼出军人的意志。”薛冰说。

1992年,薛冰结婚后只在家里待了3天。“当年我爱人来到山上,一看到我们的值守环境,当场就哭了。有次遭遇大风暴雨天气,我们营房正好在风口处,结果屋顶被掀飞了,大家只好在锅炉房、值班房里抱团取暖。”薛冰说,因为交通不便,房顶花了一个月才修好。

他给儿子取名薛岱山

时间越长,薛冰对雪岱山的感情越深。妻子怀孕时,他和妻子商量,如果生的是一个男孩,就取名薛岱山,如果是女孩,就叫薛里红,以此来纪念这个让他深深眷恋的雪山之家。1993年儿子出生,薛冰和妻子按照原先的约定给儿子起名薛岱山。受薛冰的影响,儿子从小就有一个手握钢枪、保家卫国的梦想。

“在孩子3岁那年,爱人带他上山,那时候,孩子就说将来想当兵。”薛冰说,爱人曾经带着孩子来部队探亲,从此便与雪岱山结下了不解之缘,“孩子很小就喜欢上这座雪山,每次下山都是哭着离开的。”

1997年,退役之前,薛冰特意把妻儿接到山上,陪他度过军旅生涯的最后时光。“我干到那一年的最后一天,战友们一起聚餐,大家都哭了,10年的战友情让我们拥抱在一起,难以分离。”下山那天,一向乖巧听话的薛岱山哭闹不停,吵着还想在山上多玩几天,依依不舍的战友热泪盈眶,把薛冰一家送了一程又一程。2001年,是薛冰所在的某部被海军授予荣誉称号10周年。薛冰带着儿子再次来到山上,为部队赠送了一艘刻有“一帆风顺”字样的舰船模型。

2001年,薛冰(左二)向部队赠送刻有“一帆风顺”字样的舰船模型。

在服役期间,薛冰先后获得三次三等功,20多项嘉奖。回到地方后,他先是创业,后又带领乡亲们发家致富,让一个落后村成为先进村。

儿子接力去守护大山

“孩子在高中毕业那年也选择了参军,成为一名海军舰艇兵。”薛冰说,他知道18岁的儿子心中放不下那座雪山。

2013年11月初,已在某驱逐舰服役的薛岱山毅然向上级提出了调到雪岱山工作的申请,得到了上级批准后,薛岱山一刻也没耽搁,直奔他期待已久的雪山,两代人的奉献彰显了对雪岱山最真挚的情感。

11月的雪岱山已是银装素裹,在一棵有着160多年树龄、象征着雪岱山精神的雪松下,某部举行了一场简单而又特殊的仪式——海军战士薛岱山手捧鲜艳的红丝带,庄重地系在雪山松的枝干上,从此,他也成为一名真正的“雪岱山传人”。

薛岱山回想起当时的场景说,圆梦后,他把自己当成一名小学生,无论新兵、老兵,都是他拜师学习的对象。“当年,我父亲在这里守护了那么多年,我要跟随他的脚步,融入这英雄的群体中,当好一名‘雪岱山传人’。”

薛冰(中)与薛岱山(右)在雪岱山合影。

在雪岱山上,薛岱山按照父亲当年走过的道路,一路前行。他学习父亲曾经学习的业务技能,来到父亲曾经工作的岗位,上山才4个月就成为副班长,还加入了文艺小分队。2014年,因为表现突出,薛岱山荣立三等功。2018年,薛岱山转业回到青岛,现在是一家企业的优秀员工。

“以山为家,艰苦奋斗,团结一致,爱国奉献”是几十年来薪火相传的雪岱山精神,也是一代代山海赤子坚守要塞的真实写照。“如今我和儿子都已经告别了雪岱山,但雪岱山水兵的精神一直都在,从未离开。今年4月23日是人民海军74岁的生日,祝我们的祖国越来越繁荣昌盛,人民海军越来越强大。”薛冰、薛岱山父子说。(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陈勇 通讯员 刘朋朋 董璇 图片由受访人提供)

责任编辑:程雪涵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