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6月5日讯 “围绕项目从策划生成到开工建设到投产达产,通过跟进监督、精准监督,坚决查纠影响项目推进的违纪违法问题和不担当不作为问题”。近期,青岛高新区22个项目方陆续收到纪检监察工委《致高新区投资方的一封信》。
今年以来,纪检监察工委聚焦影响项目落地的堵点痛点,开展占地类产业项目落地投产专项监督行动,纪检监察工委创新探索“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将身子沉下去把问题捞上来拓展问题线索收集渠道。一是“多平台收问题”。通过升级“营商环境专项整治服务平台”,建立“纪企直通车”、聘请党风政风监督员、与区营商环境专班信息共享等平台机制,从需求侧了解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二是“大数据督进度”。在高新区重大事项监督系统,创新设立产业项目全周期综合监督模块,将全区占地类产业项目纳入监督系统。对产业项目签约、拿地、开工、竣工等重要节点和时限设置“红黄灯”预警系统,对超期未办理完成的事项进行立项监督。三是“走基层看落实”。组织开展常态化、不定期暗访检查,进现场、看项目、访企业,深入一线蹲点监督、摸排的方式,查看项目进展是否正常,项目困难是否得到及时有效解决。
立足职责分工,保障项目问题解决。对属于职责部门解决的项目诉求困难,督促主责部门建立问题台账,部门负责人督促及时有效解决,由项目方对处理结果进行满意度评价。对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做到优先受理、限时办结、实时反馈,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问题,公开通报。(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伟)
责任编辑:刘锟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