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7月6日讯 今天上午,即墨区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即墨区创新推行工业厂房“竣工即投产”改革,着力实现政策环境新突破相关工作情况。
发布会上,即墨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副局长赵振刚围绕改革背景,主要做法和预期效果,向现场媒体详细讲解了即墨针对建设项目审批环节多、验收周期长等影响企业快速投产的痛点堵点问题,积极创新思路打法,探索推行工业厂房“竣工即投产”改革等具体内容。
据了解,自青岛市“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即墨区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打通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最后一公里”,探索推行工业厂房“竣工即投产”改革,着力推动企业早投产、早受益,助力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前期实行“拿地即开工”“图证分离”“施工许可分阶段办理”等措施的基础上,即墨区在深入企业调研过程中发现,工业项目竣工后,需要经过规划核实、质量验收、消防备案抽查、竣工验收备案等一系列审批程序,才能进行设备安装调试及试生产,距离正式投产仍需较长时间。为此,即墨区研究制定了《青岛市即墨区工业厂房“竣工即投产”改革实施方案(试行)》,突破性实施“竣工即投产”改革。
此次实施的“竣工即投产”改革,主要采取包括加强前置服务、实行“预验收”、推行并联审批、落实“承诺+容缺”制、探索“政企合同制”和加强数字化管理等措施。
加强前置服务,项目取得施工许可后,住建局等部门即向参建单位进行技术交底,根据工业厂房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对验收流程、组织形式、验收内容、评定标准、监督方式及各方主体责任进行指导,帮助企业提前掌握相关流程,严格落实建设规范要求,确保参建单位心中有数,避免后期验收走弯路。
创新推出“预验收”模式,允许参建各方在项目正式竣工验收前,由相关部门监督,对建设项目质量、安全、消防等进行预验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预验收期间,可同步进行生产设备搬运、安装调试等前期工作,预验收通过后,可开展试生产,为正式投产赢得时间。
同时,将各环节审批由串联改为并联,特别是将技术性强、周期长的测绘环节服务前置、压茬推进,企业在申请预验收时,即可同时申请房产测绘,验收合格后办理竣工验收备案,同步出具测绘结果,办理不动产登记,实现“竣工即投产”。
在项目预验收阶段,精简资料审查内容和办理期限,审查清单由 15 项减为 9 项,办理时限由 5 个工作日缩减至 2 个工作日。对用时较长的专项检测报告和验收资料实行承诺容缺制,在取得企业承诺后,先行组织竣工预验收,在正式验收时,补齐容缺材料,有效压缩了验收时间。
探索“政企合同制”,将“竣工即投产”改革中企业和部门各方权利义务以合同形式予以明确,按照自愿原则,企业在申请“竣工即投产”时,与相关部门签订《工业厂房“竣工即投产”改革项目合同》,由部门加强全过程服务和事中事后监管,确保项目质量安全。
加强数字化管理,开发工程建设全过程数字化监管系统,将现场图像、检测报告、核查记录等相关信息全部纳入系统管理,通过数据归集,实现云端查询、安全预警;同时加强与市级审批管理平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确保各参建单位、审批部门和监管部门在项目监管、验收、服务等方面的业务协同联动。
“竣工即投产”改革实施后,预计将大幅缩短项目投产周期,项目审批、竣工验收等工作将与企业投产前期准备同步推进,实现深度融合,项目投产周期将缩短 2~3 个月。目前,即墨区已与处于建筑施工阶段的青岛城鑫零部件产业园项目对接,开展“竣工即投产”试点,助推项目加快投产。(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涛 通讯员 高甜甜 文/图)
责任编辑:刘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