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观海新闻记者援藏日记220丨夏日梯田

2023-07-18 09:17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时间:2023年7月18日   星期二

地点:日喀则市桑珠孜区(海拔3860米)

天气:9℃/20℃  小雨

既然写到了日喀则的油菜花,那就干脆写个彻底。

日喀则市区周边的油菜花拍过之后,考虑到为桑珠孜融媒体中心多积累一些素材,我和融媒体中心的小伙伴们又专程去了一趟联乡,拍摄西藏少有的梯田油菜花。

联乡普奴村梯田。

从日喀则市区东行80公里,就到达作为桑珠孜东大门的联乡。之前其实已经写过多次联乡梯田,2022年10月下旬青岛援藏组开展全域乡街大调研时,我们在联乡看到了秋收之后牛羊满地、秋叶散布梯田的别样景色,同时也了解到,到了盛夏时节,联乡梯田会生成青稞与油菜共生、青绿与嫩黄连色的壮观场面,当时就给自己立了一个flag,在盛夏时节找一个合适的时间去拍一下。

联乡帕索村、普奴村、其林村等地梯田。

到了联乡,果然名不虚传。从海拔3800多米的联乡驻地柳村开始,山路蜿蜒向上,拉孜孔村、帕索村、同拉村、普奴村等村庄周边分布着一片一片石头砌边的梯田。这是历代先民们历经千百年千辛万苦、呕心沥血开辟出来的。在帕索村附近的山坡上,可以一览无余地看到联乡梯田的精华所在——层层叠叠的梯田布满了整个山坡,山下的梯田又沿着两条山沟分别向左右两方分岔而上,各种形状的梯田中交替种植着青稞、小麦、油菜,层层叠叠、高低错落,一直向上延伸到大约海拔4300米左右。虽然青稞本身为高寒作物,具有耐寒耐贫瘠的特性,但这个高度也基本达到了青稞生长的环境极限。

点击链接查看VR全景:https://www.720yun.com/t/24akn9d9piy

帕索村的梯田。

西藏从来不缺山,可是为啥独独联乡有历史如此悠久的壮美梯田呢?除了历代藏族同胞辛勤耕作外,也与联乡梯田所在的联曲沟内的特殊小气候有关系。联曲沟坐落于雅鲁藏布江南岸,南侧的大山上据说有三个湖泊,山顶一到夏季风起云动,降雨量相比沟外要多不少,雨后从山上流下来的汩汩水流形成一道道水沟,汇聚成一条河流——联曲河,最终向北流入雅鲁藏布江。夏季充沛的雨水滋润了大山,联曲河常年不断的雪山融水冲积并滋润了这片沃土,使得各种植物相对容易生长,也给先民们开辟梯田提供了先天条件,历经千百年已经形成了成千上万块梯田。还有现实的例子能够说明这里的小气候要比沟外好得多,即便到了夏季,日喀则的大部分山上还都是光秃秃的,一毛不生,然而,从联乡梯田再向上的山坡直到山顶,我们看到了青绿色的草皮布满山坡,在楚西村附近,还生出了一大片湿地,我甚至在四世班禅故居的石墙上看到了成片的青苔!这可是海拔4000米左右啊。

山沟溪流汇聚成联曲河,最后流入雅鲁藏布江。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说四世班禅。在藏传佛教格鲁派的成长历程中,扎什伦布寺的第十六任住持四世班禅罗桑曲坚是格鲁派挺过劫难、迈上正轨的关键人物。他不断地推进西藏地方和中央政权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为祖国统一作了很大的贡献。正是从四世班禅开始,扎什伦布寺正式成为历代班禅的驻锡地。而联乡梯田内的普奴村,现在还保存着四世班禅的故居。如今,当年四世班禅使用过的水磨坊还在运转,源源不断的联曲河带来动能,几百年来从不停歇,磨出的糌粑粉成为历代班禅专供糌粑。

山坡上的梯田。

楚西湿地内的小野花。

四世班禅故居。

独特的气候环境、土壤条件,以及源自于雪山的堪比矿泉的融水,使得联乡梯田种出来的青稞成为西藏一绝。由它加工而成的糌粑色泽微黄,具有独特的香味,是日喀则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上等食品。据说,五世达赖喇嘛品尝了各个宗和庄园献上的糌粑,最后他认为“唯独‘联’地的糌粑味道好”,并赐其名“联嘎姆”,又把生产联嘎姆的地方都划给了自己的老师四世班禅。从此,联嘎姆糌粑就成了历代班禅的专供品。而现在,联嘎姆糌粑仍然是日喀则人路过联乡经常购买的食物。

山坡梯田各具形态。

左上角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帕索寺。

联乡梯田全貌,中间为联曲河。

如今,桑珠孜区已经推出了桑珠孜区东线“农耕文化体验游”精品线路,其中就涵盖了联乡的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帕索寺、联乡梯田、四世班禅故居、历代班禅专供糌粑水磨坊等。千年联乡梯田,是历代生于斯、长于斯的藏族同胞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他们用双手一块石头一块石头垒起来的,是他们向大自然争取食物、争取生存、顽强拼搏的象征,也是西藏农耕文明的见证,您还不快来看看吗?(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青岛援藏干部 王建亮)

责任编辑:周晓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