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灭火精兵,夏练三伏!探访烈日下青岛消防员的坚守

7月17日上午,太阳出来后,莱西市的气温很快超过了30℃。高温把很多人逼进了室内,但在莱西市南墅镇的训练场上,在新安水库,莱西市消防救援大队的小伙子们,把酷暑当成考验,坚持练习各种救援科目。记者来到训练场,用镜头记录下了这群小伙子们淳朴的面庞和矫健的身影。

烈日下,负重锤炼灭火精兵

消防员练习百米负重跑。吴忠林 摄

当天上午10时许,烈日当空。在莱西市南墅森林消防中队的训练场上,消防员们在练习两盘水带连接、百米负重跑等科目。消防员们穿上战斗服和靴子,头顶头盔,身背空呼器钢瓶,拎着两盘水带在训练场上狂奔。他们一边跑,还要一边估算着时间,将两盘水带连接好,接好水枪头。

消防员练习两盘水带连接。吴忠林 摄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家庭有了私家车,多数停放在自家楼下。消防车驶往火场时,特别是在夜间前往老小区的火场时,经常会在最后几十米的地方被堵住去路。这个时候,要在一片漆黑中短时间内连接好水带、分水器,必须在平时练到熟能生巧。在火场上能节约一秒,挽救生命财产就多一分希望。

上午10时许,在绳索攀爬现场,一根绳索从训练塔四楼垂下,随着裁判员一声令下,参赛消防员双手紧握、双腿夹紧绳索,不断运用腰腹核心力量向上攀爬,十多秒就沿着绳索从一楼爬到了四楼,这一科目充分锻炼了消防员的平衡性、耐力和体力。

消防员练习爬大绳。吴忠林 摄

“要当一名合格的消防员,充沛的体能是基础。”一名消防员告诉记者,近期发生的坍塌救援、洪涝搜救中,消防员都是连续数日甚至是十多日的连续作战。很多地势险要的地方,大型救援设备无法抵达,搜救只能靠人力。在可能出现重大伤亡的搜救现场,消防员还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这些,都要求消防员有更充沛的体能,更精湛的灭火救援技能。

水面上,打造救援多面手

下午1时许,在莱西市新安水库,上海路消防救援站的消防员们,开始练习水域救援。

消防员练习水域救援科目。 刘卓毅 摄

莱西素有“水集之地”的美誉,一条大沽河,在莱西境内的长度就达到72.5公里,还有小沽河、洙河等60多条河流汇入,形成了沽河水系。除了城区的月湖,还有产芝水库、新安水库等水体——针对这些情况,消防员们必须练就过硬的水域救援技能。

正式训练开始前,消防员们穿上湿式救援服和救生背心,进入水中熟悉水温等环境。随后,消防员们开始练习舟艇救援科目训练:模拟一人被困在水中后,队员们先驾驶冲锋舟从他身边经过,突然一个猛拐弯,用惯性将被困人员从水中生生“拔”出。“水中救援不仅要靠力量,而且要靠巧劲。”消防员告诉记者,水面救援技术、激流救人、水下救援,都是他们要掌握的本领。

消防员累出了满头大汗。吴忠林 摄

在莱西,有山地、森林、河流、湖泊、湿地、水库等各种地形。这也意味着,消防员要面对的考验也更加复杂——紧急情况五花八门,不可能每一起情况都会具体规定由哪个部门去承担,这个时候,消防救援队伍给社会托底,为群众救灾解难。虽然天气炎热,但消防员们把这当成考验,更当成真实的救援环境,全面锤炼各种救援技能。(观海新闻/青岛晚报首席记者 刘卓毅 实习生 崔闻芳)

责任编辑:岳文燕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