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肿瘤是一种致死率极高的瘤种,包括白血病、骨髓瘤、淋巴瘤等。其中,淋巴瘤是最常见的血液肿瘤之一,也是发病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相关数据表明,中国整体淋巴瘤5年生存率为38.4%,相比日本和美国的57.3%、68.1%,仍存在明显差距。今年9月15日是第20个“世界淋巴瘤宣传日”,值此之际,“因美而生,驶向生命浩瀚”沉浸式淋巴瘤光影科普展在上海开展。作为国内首个淋巴瘤主题沉浸式光影科普展览,此次展览将带领观众走入人体微观世界,探索生命奥义以及淋巴瘤诊疗的前世今生,传递通过规范化的诊疗淋巴瘤是有可能治愈的信息,希望向社会展示医患携手同心抗击淋巴瘤的精神风貌。本次科普展由淋巴瘤之家和罗氏制药中国联合主办。通过光影交互与沉浸式体验的全新艺术形式,助力提升公众对于淋巴瘤的疾病认知,唤起社会各界对淋巴瘤患者的关注与关爱。如何正确认识淋巴瘤?治愈淋巴瘤的希望在哪?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淋巴瘤科主任赵霞教授进行了解答。
浩瀚计划暨光影科技科普展启动仪式嘉宾合影
“千面肿瘤”最可能被治愈
有“千面肿瘤”之称的淋巴瘤是我国最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居于第8位,每年约有十万名新发淋巴瘤患者。其中,可根据病理类型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L)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又以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与滤泡性淋巴瘤(FL)最为常见。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是发病率最高的侵袭性恶性淋巴瘤,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约35%至40%,相比于其他淋巴系统肿瘤预后较差,约40%-50%患者经过一线治疗后仍有复发风险。滤泡性淋巴瘤同样是我国B细胞淋巴瘤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具有反复复发与难治愈的疾病特征。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淋巴瘤科主任赵霞教授表示,淋巴瘤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生活方式、环境、诊疗技术进展等,特别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淋巴瘤的诊断更精准,此前不少患者的症状不易被诊断,而今可以实现快速确诊。
“现在淋巴瘤的治疗方法越来越多,包括放化疗、病因治疗移植、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这也使得,淋巴瘤实现治愈的可能明显增加。国内淋巴瘤患者5年生存率已达38.4%,淋巴瘤已经被认为是所有肿瘤中治愈率最高或最可能被治愈的肿瘤。”赵霞教授说。
医保兜底让患者用上创新药
从最早的氮芥时代到第一个生物单抗CD20的问世,再到靶向CD79b的抗体偶联物,以及双特异性抗体等更多创新技术的落地,越来越多的创新药物和细胞治疗的应用正在让淋巴瘤患者临床治愈成为可能。在临床上,当患者体内肿瘤全部消失,即可达到完全缓解;而完全缓解达到5年的患者,便可以认为淋巴瘤被临床治愈。赵霞教授介绍,患者病灶要么完全消除,要么即使有残存的一部分,但已是没有活性。近年来,淋巴瘤创新治疗发展迅速,自利妥昔单抗在上世纪末开启全新治疗时代后,CD20药物升级发展,靶点探索持续深入,创新技术不断出现,患者五年无病生存率有望不断提高。展望之下,药物可及性成为绕不开的话题。
淋巴瘤之家此前调研指出,淋巴瘤患者治疗的自付费用仍达60%之多。基于此,国家正在不断推进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构建,希望在医保基本保障的基础上,能够通过拓展更多的创新支付方式,让越来越多的患者有机会从创新疗法中获益。近年的医保目录已逐步提速创新手段的纳入,根据刚刚公布的今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初审通过名单,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新药维泊妥珠单抗等患者临床亟需的淋巴瘤创新药物也已进入谈判名单。据悉,维泊妥珠单抗作为一项一线治疗的创新选择,在获批前就通过临床急需进口药品绿色通道惠及了多个省份的患者,且均可使用当地城市保险进行支付。
“无论是对患者的疗效或是规范性的治疗,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可以有很好的支持,患者有望大大减轻经济压力,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和治愈率,从而也减少难治型淋巴瘤病症发生。”赵霞教授介绍,在医保范围之外,包括青岛“琴岛e保”在内的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可以较大程度减轻患者负担。目前,不少创新药物正通过社商保、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以及医药慈善项目提高淋巴瘤患者对创新药物的可及性。如此也使得越来越多的淋巴瘤患者积极与疾病抗争,勇敢追逐人生的无限可能。
“作为淋巴瘤专科医生,我更主张医务工作者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努力,推动规范化、个体化、精准化治疗,以实现最佳治疗效果。与此同时,患者要放平心态,与医务人员加强沟通交流,共同努力提高诊疗水平。我们也希望不断地为更多的患者治疗保驾护航。”赵霞教授强调。(观海新闻/青岛晚报/掌上青岛 记者 于波)
责任编辑:小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