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9月22日讯 “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向国际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也许你早已知道“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意义和内涵,可是你知道科学家们是如何思考这个问题的吗?除了生物固碳,占据全球71%面积的海洋可以进行固碳吗?我们又需要做些什么?在2023年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市教育局特别邀请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陈建文研究员、曹珂高级工程师、骆迪副研究员于2023年9月23日上午10点与同学们深入探讨如何给二氧化碳在海底安家。让我们一起知海、爱海、保护海洋,向海问药,和谐共处。
专家介绍:
陈建文,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地质学会银锤奖获得者。长期从事海洋油气资源调查研究与评价工作,先后主持国家专项项目22项。主持的中国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基本查明,获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2022年度地质十大科技进展。
曹珂,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海岸带地质环境演化、地质灾害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国家海洋地质专项等各类项目十余项。在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海洋地质环境演化等方面获得多项原创性成果。
骆迪,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博士,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博士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基金3项,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地质调查专项及省部级基金10余项。(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赵黎)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收看直播
责任编辑:王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