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已过,西伯利亚来的冷空气屡屡南侵,11月10日早上青岛的最低气温达到5℃。虽然阳光灿烂,但早早出门的人们身上还是感到阵阵寒意。在青岛的海边,钓鱼人还是早早地支好竿子,等待着鱼儿上钩;在青岛的码头,天不亮的时候就有钓鱼人登船,去海中驰骋。冬天垂钓,缘于热爱,钓友们用行动展示了自己的坚持和韧性。
钓鱼最能证明自己
人物:冷先生 家住河马石附近的冷先生一早起来,收拾好昨晚准备好的钓竿和鱼食,坐上地铁4号线,直奔崂山海边。这几天,他和几位钓友一直在这个地方作钓,光鱼、鼓眼,每天都有收获。
因会钓鱼受到工友追捧
在青岛,像冷先生这样痴迷于钓鱼的人不在少数——海上、岸边,河畔湖畔,一年四季都活跃着钓鱼人。他们是真正的钓鱼爱好者,夏天高温,冬天严寒,都阻挡不了他们钓鱼的脚步。
降温天也挡不住青岛钓鱼人的热情。
冷先生今年七十多岁了,年轻时就喜欢钓鱼。那时工作不忙,他就经常去后海边钓鱼,钓回来和同事们分分,你一条我一条地拿回家,晚上添个菜。虽然工友们都支持冷先生钓鱼,但毕竟还是工作重要,所以他宁肯错过“潮水”,也要选择厂里确实没活或者活少的时候才去钓鱼。总之,因为有工作,他的钓鱼生活并不是“说走咱就走”。
退休后,冷先生在一家单位补差,又干了四五年。在这之后,他彻底“退休”,走上了钓鱼自由的路子。“钓鱼就和你们下棋、跑步一样,就是种爱好,但这种爱好是刻在骨子里的。”冷先生告诉记者。
喜欢看家人吃鱼
在厂里,钓鱼受到工友们的追捧,冷先生并不觉得有多么光荣,但是在家里就不一样了。每次他钓到鱼,老伴都特别高兴,一条条收拾干净,到了晚上或者熬个汤,或者红烧一下,家人都会吃得津津有味。而冷先生并不会多喝一碗或者多夹几筷子,他喜欢看老伴和孩子们吃。
看到家人都说鱼鲜,冷先生一定会讲讲这次钓鱼的经过,但看起来都是不经意间提起,一般都会说“有一条或两条很大的没拿上来”。说一条两条,不会影响他自称的技术好,如果没拿上来的多了,就显得技术不行了。
冷先生的女儿小冷告诉记者,她观察,父亲之所以喜欢钓鱼,一是因为自己爱好,另外也是对自身的一个证明,证明自己还是有本领的。她猜测,父亲有时出去钓鱼空手而归,会到菜市场上去买几条,回家说是自己钓的。当然她只是猜测,并没有亲见。
老伴买鱼食表示支持
冷先生话不多,在家也不愿意多说,但老伴愿意说,而且老伴还经常“埋怨”他家务活干得不好。小冷分析,这或许是父亲愿意出去钓鱼的一个原因——耳根子图个清静。“但是父亲出去钓鱼,有时也带着母亲一起去。”小冷说,两个人一起出去,话题一般都会说钓鱼,或者说身边的光景,就不会说家务事了。而且母亲对钓鱼一窍不通,也挑不出父亲的毛病来。
冷先生自己出去钓鱼,一般都会使劲走到最靠海的礁石上。而带着老伴出来,他并不走到最里面,通常找个避风、阳光好的地方,让老伴舒服些。
冷先生的老伴还是很支持他钓鱼的,有时自己出门还会给冷先生买点鱼食。还上网给他买鱼钩、鱼漂等小玩意儿。有次还买了一件T恤,上面印着“为钓鱼而生”。但有时她也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冷先生:钓的鱼还不够食钱。
冷先生因为年龄大,钓鱼不愿意用路亚,都是去买鱼食或者自己调制。记者曾经看过冷先生钓鱼,他选好钓点后,就会长时间不动,眼睛一直盯着鱼漂。
“人难得有个爱好,你冷大爷是真心喜欢钓鱼,他只要开开心心的,我们也都支持。”冷先生老伴跟记者说,她有时看冷先生走得急,还会叮嘱他多穿点儿,没有鱼就早回来,但是冷先生听的次数很少,不管有鱼没鱼,都在外面钓一天。
爱“渔猎”的大学生
人物:田先生 “年轻轻地干什么不好,偏偏喜欢钓鱼!”这是大学生小田对自己的评价。可是在他的影响下,好几位同学也都喜欢上了钓鱼。11月10日,他告诉记者,这周又是自己的“出海日”,星期天,两位同学要跟着他一起出海钓鱼,“见识见识”。
喜欢“渔猎”的感觉
岛城知名钓友“二大爷”曾经告诉记者,只要能出海,他绝不肯在岸上待着。在海上,他可以彻底地放松自己,这种放松主要是指把“脑子”排空,什么事情也不去想。比起岸上生活的嘈杂,海上就算晒点冷点,都不算什么事。
和“二大爷”喜欢在海上彻底放松不同,钓友小田喜欢海上钓鱼的“渔猎”感觉。小田是一名大学生,就读于青岛一所大学,从老家潍坊来到青岛不长时间,就喜欢上了海钓。“现代社会,人类已经不用再狩猎了,但基因改不了。”他告诉记者,小时候在老家跟着爷爷追过野兔,那种追逐奔跑的感觉让他现在想起来还很激动。现在人们环保生态意识提高了,都明白和大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捕猎野生动物已经成为历史,现在唯一有“渔猎”感觉的就是钓鱼了。
每个周六周日,小田必有一天到海边钓鱼,每个月出海一次。大学生没有收入,海边钓鱼成本不高,但出海就不一样了,因此只能每个月出一次海。但就算这样,他的花销也比同学们少。这是因为喜欢钓鱼,他很少和同学们一起逛街、吃饭、玩游戏,读大三的他,甚至恋爱也不谈。可是很奇怪,越是不想谈恋爱,越是有女孩子找他玩,非要跟着他去钓鱼。
羡慕钓鱼达人深海搏鱼
今年刀鲅季,小田出过一次海,那次整整钓了10条大刀鱼和6条鲅鱼,鱼箱满满的装都装不下。家不在青岛,他就把鱼送给了船长。船长答应他,给他5次免费乘船出海的机会。
记者和小田第一次见面,是今年夏天。在八大关附近的礁石上,他穿着一身肥瘦正合适的专业钓鱼服,腰间系着黄色的擦手巾,看起来干净利落。他的钓具并不复杂,小盒子里只带着几枚路亚饵,看起来使用了很长时间。他告诉记者,因为是学生,没有收入,所以在钓鱼的投入上只能量力而为,一身钓鱼服,不过几百块,路亚饵能用就用,不去追潮流赶时髦。
小田经常看钓鱼达人们发的视频,他收藏了岛城众多知名钓友的抖音号,像“二大爷”“清凉草”“席云川”的视频,他是每个必看。“我现在钓的鱼最大的是鲅鱼,7斤重,和这些大师级的钓手来比,根本不算什么。”小田告诉记者,他解锁的鱼种也不算多,除了鲅鱼和鲈鱼有点抗争力之外,其他的都算不上凶猛。他有次看到“二大爷”在外海钓上一条40多斤重的“黄健牛”,可把他羡慕坏了,“那鱼的爆发力以及凶猛程度,一般人绝对拿不上来。”他期待着自己有一天也能到远海作钓,和大鱼搏斗,真正找回小时候在田野里追逐野兔的感觉。
海钓提醒
冬季钓鱼,有经验的钓手除了注重保暖外,还非常注意“养生”。冬季气温低,有时冷暖骤变,对钓友来说,如果不注意一些细节问题,就达不到钓鱼陶冶情操、健身的效果,相反还会有损身体健康。
冬天气温低,路面容易打滑,岸边垂钓或者出海钓鱼,要穿好防滑鞋;使用传统钓法的钓友,要穿好保暖衣物,特别是腿和脚的保暖。钓鱼时不能一坐一天,要按时起来走动,做一些简易的活动,保持经络畅通,加速血液循环,起到御寒消除疲劳目的。
钓鱼时要和钓友们结伴而行,相互照应。钓鱼结束回家,最好用热水洗脸洗手,来个热水澡最佳。保持充足睡眠,休息好才能钓得好。(观海新闻/青岛早报首席记者 魏铌邦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孙源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