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沉浸式”旅行,深度体验风土人情

老年人旅游不再“走马观花”

原创 2023-11-14 11:21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1月14日讯 近年来,随着“银发族”的消费升级,银发人群的出游数量和质量也在不断提升。记者近日从多家旅行平台了解到,老年人出游热情高、消费力强,更热衷于异地“沉浸式”度假。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和中国旅游研究院报告显示,以退休族老人为主的旅居市场不断增大,成为老年人出游的新趋势。

不再“走马观花”

租民宿吃、住、玩更方便

11月10日记者与王涛联系时,她正与“小伙伴”们自驾前往东台市条子泥湿地的路上,“打算去拍摄丹顶鹤、麋鹿等野生动物。”据了解,11月2日王涛刚从福建回到青岛,“我们这次一共去了8天,主要是为了摄影采风。我们都是居住在民宿,在霞浦5天,云水谣3天。”王涛告诉记者,之所以选择民宿是想多了解当地文化,也是为拍摄做铺垫,“我们喝到了福建茶园最新鲜的铁观音,尝到了当地人自己酿的果酒,吃到了他们的农家宴,还与当地人一起嗨歌,这是我们住酒店无法实现的。”现在他们这群人出行都喜欢上了民宿,他们算了笔账,比住酒店还便宜。

今年国庆节,家住崂山区80岁的刘正信和儿子一家前往胶南游玩,“大家都知道国庆节到处都是人,儿子带着我们全家‘反向旅游’,去了胶南的海青镇、琅琊台,晚上居住在王家台后村的民宿中。”刘正信说他年轻时曾在胶南小口子当过兵,“时隔三十多年再来到这里,有种故地重游的感觉。”刘正信说,最大的感触就是新农村发展太好了,“当兵那会那里农村非常荒凉,现在都在发展旅游,搞民宿,反差非常大。”

追求“旅居养老”

“沉下来”体验各地风土人情

老家在石家庄77岁的杜先生,前几年来青岛旅游时喜欢上了青岛,“在我退休后我们老两口来青岛沙子口这买了房,每年夏天跟老伴来青岛居住,冬天再回石家庄。”杜先生说,夏天他就跟着沙子口居民一起去挖蛤蜊、蛏子,真是靠海吃海。”杜先生说闲着时也会跟老伴乘坐公交车去市里转转,但更多时候会在沙子口,“跟着邻居赶赶海、赶赶集、聊聊天、种种菜,感觉非常棒。”

“旅居养老这个词很早就听说了,但还没有尝试过,我的大学老师前段时间在成都居住了三个月,感觉挺不错。今年青岛举办老博会的时候,我还去考察了一番旅居养老机构。”杜先生说道,“这个年纪了不想跟旅游团出去玩了,购物太烦人,时间还比较赶。旅居养老就不一样了,可以在当地几个月时间,沉浸式深度游。”杜先生告诉记者,北方都去过了,南方的广州、厦门、珠海、上海等城市也都去过了,现在想去云南、贵州、四川等地感受下当地风土人情。

学候鸟“迁徙”

选择异地当“第二居所”

家住市南区的于先生10月底就已前往广州过冬了,“退休前我曾在广州工作过几年,在那里也买了房子,退休后就开启了两地生活,冬季去广州过冬,夏天我们回来青岛避暑。”随着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老年人不满足于短期旅游,开始选择‘第二居所’,做短期的‘异地居民’,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家住青岛市的蓝先生前些年也前往三亚购房,“前几年疫情原因都没能去过冬,今年我们青岛家里也没要暖气,准备去三亚过冬,春节孩子们放假了也都过去,异地过春节。”蓝先生笑着说。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张金山认为,“第二居所”与“第二套房”有着明显差别。“第二居所往往不是为了投资,而是以旅居生活的真实需求为支撑。中老年群体是购买“第二居所”的主力军,主要集中在冬暖夏凉、气候宜人的沿海城市。”

链接——

60—65岁老人出游率高

更看重文化内涵和情感互动

中国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员黄璜博士近年来一直关注老年旅游,据他介绍,老年人在退休后会迎来旅游高峰期,此后出游活动随着健康状况变化而逐渐减少。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测算,60岁~65岁老年人的出游率是65岁以上老年人的4.54倍。

据了解,身体状况较好,外出旅游需求比较旺盛的老人目前以“50后”“60后”为主,尤其是1960年后的人群,他们的经济条件、受教育程度和家庭压力情况都为其退休后的外出旅行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黄璜在研究中发现,选择观光游览和养生保健疗养的老年旅游者更多。“老年旅游者更看重旅游产品的景观价值和文化内涵,也更加重视旅游的康养和研学功能。由于有更丰富的人生阅历,他们更看重与旅游目的地社区的情感互动,以及当地的文化和教育体验,重视旅游过程中的人际关系交流,对历史型、怀旧型旅游产品情有独钟。” (观海新闻/老年生活报记者 臧硕)


责任编辑:付瑶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