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2023年12月1日6版
一日三餐,四季烟火。近年来,安全卫生、营养健康、价格实惠的助老食堂,解决了老年人特别是空巢、留守、独居老年群体的吃饭难题,形式多样的助老食堂不断涌现,不仅受到老年人欢迎,也受到了广大市民的青睐。
去年2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在强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能力方面,提出要构建城乡老年助餐服务体系,建立老年人助餐服务网络,支持高质量多元化供餐。今年7月,商务部等13部门联合发布《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提出探索发展社区食堂,建立老年人助餐服务网络。目前,青岛市建成老年助餐机构985处,配备全市统一的助餐信息系统,今年以来共有95万老年人享受了助餐服务。
助老食堂“遍地开花”,多数经营得红红火火,但也有部分助老食堂受场地、人员、资金等条件限制,供给能力满足不了老年人的就餐需求;还有的助老食堂选址、规模、运营不够理想,只能勉强维持收支平衡。如何在满足老年人就餐需求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运营,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助推助老食堂高质量健康发展,有关部门要当好服务“店小二”,供足政策“工具箱”,在政策和要素方面加大对助老食堂的支持,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和运营,增强老年助餐机构经营者的信心。
老年助餐机构在运营中要更加注重提升服务质量,重视老年人的体验感,不断改进菜品质量和口味,吸引更多老年人前来就餐。同时,助老食堂还可以丰富功能场景,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例如,成都一家社区食堂,在非就餐时间承接了社区社交场地功能,每年开展近200场活动,成为备受邻里好评的公共空间。青岛的助老食堂也可以发挥空间优势,以居民需求为切入点,推出餐饮之外的惠民项目,让老年人在食堂就餐之外,还能交流、联谊,增强老年人的社群联系和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