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乡村振兴示范先行区,总投资16.9亿元,在11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描绘出独具都市郊区优势、体现中国北方特色的乡村振兴先行区;
12个产业振兴集聚区、373家农业产业园、181家畜禽规模养殖场,构建起镇域产业“一区多园”发展新格局;
13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总投资56.7亿元,实施项目298个,以点带面、串珠成链,全面打造成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
全区流转土地50.7万亩,流转率70.1%,土地规模化经营58.45万亩,规模化经营率81.5%;
培育形成果品、肉兔、深远海养殖等数条10亿元级特色农业产业链,青岛西海岸新区被认定为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这是青岛西海岸新区向乡村振兴迈出的铿锵步伐。
立足城乡共生、关系紧密的典型特征,青岛西海岸新区致力于打造美丽宜居城乡融合发展共同体,全域创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乡村振兴发展势头强劲、亮点纷呈。
大村镇的牡丹产业园
各美其美
打造乡村振兴新特色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大美西海岸,每一个“美丽乡村”都有着与众不同的气质与发展路径。
作为青岛市十大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之一的铁山街道杨家山里示范片区,立足特色资源禀赋,坚持党建引领、赓续红色血脉、厚植绿色生态、做强“乡”字品牌、创新共富模式,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红色传承、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发展路径。片区内村庄获评全国生态文化村、山东省景区化村庄、山东省红色文化特色村等荣誉称号。山东省、青岛市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现场推进会在这里现场调研,获得省、市领导的高度肯定。
铁山街道打好生态优先、红色传承、景村融合“三张牌”,推进杨家山里示范片区业态、设施、管理、服务全面升级,实现片区田园景区化、旅游全域化、运营专业化。开发原乡历史文化线、红色文旅体验线、原乡生态体验线3条旅游线路,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和村民人均收入增长约20%。
2022年获评首批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的张家楼街道,跑出了乡村振兴“加速度”。
“我们在优产业、聚人才、兴文化、美生态、强组织上狠下功夫,规划建设了占地1500亩的乡村振兴产业集聚区,培育了‘画美达尼、红色石河’等一批特色产业村。”在张家楼街道党工委书记车明超的发展谋划里,打造“新特色”才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
张家楼街道的发展脉络,完美印证了西海岸乡村振兴前进的轨迹。加快省级现代农业强县建设,高标准建设杨家山里、画美达尼、山水藏马等13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提升12个产业振兴集聚区,培育65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壮大海青茶、蓝莓、食用菌等特色产业集群……回顾近年来青岛西海岸新区乡村振兴纪实可清晰发现,“特色”正成为西海岸乡村振兴的主旋律之一。
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黄岛蓝莓
同心共富
推动资源资产资本化
农村资产普遍存在价值不高的情况,究其原因是很多资源没有变成资产。如何将农村资源资产资本化?西海岸探索出一条有效路径:推进“乡村公共资源+共富公司”试点,盘活闲置农房、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撬动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做到有效投入、长期产出,推动强村富民,促进共同富裕。
六汪镇悬泉村党委书记、青岛七彩泉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定定介绍,悬泉村的“共富公司”由7个网格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组成,主营饮用水生产销售、农产品加工销售、劳务输出、建设工程等,承接到项目后,就会在各网格村招募闲置的劳动力,这样不仅村集体的收入增加了,村民们的收入也增加了。
“共富公司”是青岛西海岸新区在2022年11月推行的一种新型农村经营模式,通过多村联建、村企合作等模式整合资金资源,突破村域限制,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有机统一,确保农村资产保值增值。青岛西海岸新区围绕公共资源高效利用,创新资源联合开发、资金联合创投、资产联合经营“三联”模式,全区已成立“共富公司”等新型经营主体131家,共富田园合作社入围全国农民合作社前十强。
一个个乡村“共富公司”走出了一条“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宽广路子。如今的青岛西海岸新区,西部12个涉农镇街中有7个财政收入突破亿元,村集体收入全部超过50万元。全区土地流转率达到70.1%,19万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在家门口就业、创业,享受土地流转租金、工资收入、收益分红,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到2.82万元。
海青镇的茶园内,茶农们采摘新茶
突出特色
培育乡村旅游新亮点
如今,乡村旅游已成为很多人休闲度假的方式之一,农家小院宁静温馨、富民产业提质增效、田野深处生机勃勃。“要发展好乡村旅游,打造好农家小院,建设好乡村道路,为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基础。”青岛西海岸新区农业农村局局长王卫青表示,以乡村旅游促乡村振兴要突出特色、亮点。
香气扑鼻的土窑焖烤肉,劲道的老妈手擀面,鲜味十足的海鲜烩饼,热气腾腾的大众砂锅、老汉全羊汤,来自乡间的纯正食材、原汁原味的乡村私厨……汇聚种类丰富特色美食的藏马镇藏马乡村美食街,吸引周边市民纷纷前来打卡,浓浓烟火气带来满满的幸福感。
在藏马乡村美食街,老妈手擀面的合伙人黄进淑一边招待客人,一边谈起在此经营的原因,“选择在这里开店,是因为靠近藏马山旅游度假区,游客多。另外,藏马镇在发展规划、运营支持、创业扶持等方面也给予我们很大帮助。”黄进淑说。
为盘活乡村闲置资源,加快推进辖区旅游配套产业发展,藏马镇分批次培育发展“藏马当鲜”特色农家乐集群,引导各村在现有农家乐的基础上,进行高标准规划提升设计。同时,鼓励城乡居民利用镇域内闲置住宅或闲置集体建设用地,以及其他闲置的村(居)集体用房等资源,结合人文、生态资源,进行新建、改建、扩建,打造具有藏马特色、乡村特质、农家特点的小型旅游接待服务场所。
责任编辑:方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