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第十三届青岛旧店苹果展示交易会暨第四届旅游文化节上,一排排盒装“贴字苹果”格外显眼,直径在8厘米以上的苹果,带有“生意兴隆”等字样,12个售价100元。从论斤售卖的苹果,一跃变成艺术品,果农王春尧喜上眉梢。“今年这种‘贴字苹果’销售很火,有单位一下子要了4000个。”在青岛农产品个性化品牌打造下,贴字苹果价格比普通苹果翻了三倍,销量也很是可观,果农们从中真正获得了实惠。
推进改革 提升“青岛农品”价值
在不断坚持走质量兴农、品牌强农的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路子上,青岛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品牌农业的实施意见》《青岛市农产品品牌建设实施方案》,编制了《青岛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战略规划》,打造了绿色品质、世界共享的“青岛农品”区域公用品牌,培育出胶州大白菜、大泽山葡萄、黄岛蓝莓、马家沟芹等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农产品。
目前,青岛市涉农产品注册商标2.2万多个,“三品一标”农产品1156个,著名农业品牌153个。其中,中国驰名商标20个,国家级名牌7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54个,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首位;山东省级知名农产品品牌41个。2019年,“青岛农品”荣登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影响力排行榜第二名。
助力宣传 鼓励“青岛农品”走出去
平度的“蟠桃大姜”在政府的支持下,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之后,靠品牌和产业影响力出口远销世界各地。在今年疫情环境下,“蟠桃大姜”的出口销量并没有受到波及。现在“蟠桃大姜”在平度的种植总面积有5万亩左右,年产22万吨左右,成为当地农村经济主导产业之一。
莱西从2017年加大“内功”修炼,提升高油酸花生的推广力度,通过三年的示范推广,推广面积达3万多亩,让花生米成为农民远销国外的金豆子。在青岛市政府和莱西当地政府的扶持下,莱西已经形成以东生集团、佳德花生、长寿食品等企业为龙头的成熟花生产业链,拥有花生加工企业200多家,年加工能力15万吨,年出口创汇6000万美元,年利税2900万元,居全国第一,切实让国内国外“双循环”这个圈子高速高效运转了起来。
举办展会 加强“青岛农品”影响力
在政府引导下,青岛市把丰收节庆活动和各项展会活动办得有声有色。
在第三届中国(山东)农业创富大会暨2020乡村振兴青岛峰会举行,50家企业带着百余种特色农产品集体亮相。第34届中国大泽山葡萄节也吸引了众多人前来。在品牌经济带动下,大泽山葡萄年产量5000万公斤,为种植户年增收7亿余元。不少人年慕名驱车或者跟团从各地来大泽山一尝美味,批量购买带回家。随着产业的壮大和发展,大泽山已经成为中国葡萄研发的“硅谷”,约有5亿多株葡萄苗木走向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带动葡萄基地建设100多万亩。
最近两天,在青岛李沧万达,由青岛市农业农村局主办的2020“青岛农品”产销对接活动也让市民们分外兴奋。政府把关的优质农产品来到了市民家门前,产品涵盖青岛知名瓜果蔬菜、米面粮油。不少“青岛大姨”们乐开了花,纷纷带上“购物小推车”前来选购。
线下的展会不仅帮助农企农户们拓展了现场的业务,还为他们带来了线上的销售模式,抖音直播达人和淘宝人气主播现场为特色农产品直播带货,推动品牌知名度,促进农产品线上销售。
青岛市农业农村局通过一系列措施,建立健全品牌发展机制体制,打造青岛农品的金字招牌,搭建品牌展销、产销对接的服务平台,培育壮大品牌主体,培养了一批懂品牌、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促进农产品出口贸易,扩大国内农产品内需,让“内循环”和“双循环”相互促进,为发展特色农业全产业链,发展高质量都市现代农业,为建设农业齐鲁样板打实了基础。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高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