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4月1日讯 3月30日,青岛市乡村产业发展促进会举办乡村文旅研讨会活动,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代表一行20余人,赴莱西水集街道产芝新村参观调研,为乡村文旅振兴建言献策。
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在产芝水库调研
产芝新村:国家级文明村镇和旅游名村
会上,产芝村党支部书记王延强介绍了村庄的历史和发展现状。产芝村是历史文化名村,自古名人辈出,上世纪五十年代修建了胶东地区最大的人工湖——产芝水库。2014年,村庄开始发展乡村旅游,壮大集体经济,研学、亲子游和乡村旅游互补,实现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成为国家级文明村镇和旅游名村。目前,产芝新村包括7个村庄,其中中庄扶村拥有“开国少将、儿歌诗人、仙足神山”等文化资源,中庄扶村党支部书记董言杰表示,村庄正大力发展仙足山文化旅游,推出矿泉水、樱桃采摘等旅游产品。
青岛市农民书画研究会会长李京江(左一)向产芝新村赠送书法作品
产芝文化品牌:将推出高品质乡村文旅线路
在莱西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马氏巧饼”传承人、百年维康董事长马秀娥带领下,与会专家参观了产芝老家、进士府、小麦长歌、面食记忆、七巧工坊等研学景点。马秀娥介绍了产芝文化品牌的发展历程,未来将继续推出高品质乡村文旅线路。莱西市南墅镇萌山村党支部书记赵国智介绍了村庄发展乡村文旅的历程,该村近年来深度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依托当地革命老区的抗日战争历史故事及遗迹遗址,开发了萌山村红色旅游,并取得了良好成效。
调研团参观当地乡村文化民居
专家学者:保护文化遗产是乡村文旅发展的核心
青岛社科院教授张树枫做了题为《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的发言,提出文化振兴和保护文化遗产是乡村文旅发展的核心,应传承乡村特色文化和传统文化,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特色旅游,并结合优秀案例介绍青岛市乡村旅游文化发展特点。青岛市乡村产业发展促进会乡村文旅分会秘书长于睿做了题为《青岛市乡村旅游的现状与未来》的发言,分析了青岛市乡村旅游的发展前景,提供了景点、景区和产业规划方面的诸多思路。
产芝新村的历史文化民宿外景
行业观点:莱西与平度联手打造沽河与文化旅游
山东工商学院旅游系老师祁超萍、中国石油大学教授颜庆智、青岛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徐明一、青岛内外贸一体促进会秘书长代静等嘉宾在会上一一发言。平度市古岘镇九曲巷文化驿站相关负责人杨文新表示,产芝村在环境治理、古建保护利用、产业振兴、乡村旅游等方面的发展经验非常值得学习,平度与莱西以沽河为纽带,共同拥有沽河文化、莱子国文化、胶东国文化等历史资源,可以打造成一体化特色文化片区,形成乡村文旅精品线路。(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刘琴 通讯员 黄灏棽 )
责任编辑:刘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