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4月14日讯 “在中国医用耗材领域,我们是妥妥的全国前三。”4月14日,在山东安得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厅,该公司总经理邹鹏面对采访时自豪地说道。
数据显示,2023年安得医疗实现销售额10.66亿元,较2022年同口径增长15%;应缴税金突破1亿元。
安得医疗2003年在淄博成立。在起步阶段,公司只有5个产品注册证,分别是一次性使用注射器、一次性使用注射针、一次性使用输液针、一次性使用输液器、手提式消毒器。
由于产品少、层次不高,公司连年亏损。
那这家最初只能生产5种产品的公司,是如何一步步走出困境、成为行业翘楚的?
在展厅内,邹鹏指着显示着“独创”产品的屏幕说出了答案:坚定不移走科技创新之路。
屏幕的内容显示,从2010年到2023年,安得医疗几乎每年都有原创产品诞生。在2011年,历时8年研究,成功开发出TPE输液器;2016年,国内首款输液接头消毒帽获准上市;2019年,国内首家采用新标准接口肠内营养注射器推向市场;2022年,防针刺直型留置针获批……
正是这一个又一个拥有核心技术的产品,让安得医疗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并脱颖而出。
公司现拥有国家专利116项,其中发明专利22项,美国专利1项,德国专利1项;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122项,其中三类注册证为90项,是淄博市三类医疗器械证书最多的企业;12项产品在国内率先上市,填补国内空白。
在科技研发上,安得医疗一直舍得投钱。近年来研发费投入占当年营业收入的5%以上,并在上海设立了研发分中心,主导颅内取栓支架、微导管等高端产品的研制工作。
2003年,安得医疗入围山东民营企业创新100强名单,列第76位;公司现有研发团队210人,占公司总人数的17%,其中50%以上为硕士以上学历。同时,与南京工业大学、浙江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等高校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
安得医疗“沉浸式”进入医疗行业,也是其取得突破的关键。
比如,婴幼儿在输液时经常会出现滚针、鼓包等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公司设计了全球首款专为儿童安全输液的产品“安输贝”。此外,为安全及时抢救病危新生儿,安得医疗还开发出脐动静脉导管——通过脐带置管建立输液通路,避免给新生儿反复穿刺,该产品为国内唯一。
由于产品种类齐全,安得医疗通过多个细分领域构建了自己的领先“矩阵”。
企业界有句话叫: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如今,安得医疗正在成为行业标准的“定义者”。
邹鹏透露说,公司主持或参与起草了国家、行业标准48项,其中国家标准7项、行业标准41项;25项产品通过欧盟CE-MDR认证,5项产品通过美国FDA510(k)认证。
面向未来,安得医疗一方面将坚定不移走科创之路,另一方面将加大国家市场开发力度。
“今年,我们将扩大研发团队,研发创新型高端医疗器械新产品,计划再取证20个以上;进一步加强产品标准化,下大力气降成本,提高产品可靠性,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邹鹏说。
据悉,安得医疗也在全力推进上市工作, 2023年8月已报山东证监局辅导,近期会向交易所提报上市申请材料。(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李宁 朱鋆瑶)
责任编辑: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