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4月25日讯 一排排关节机器人,灵活摆动着“手臂”自主焊接;一辆辆AGV移动机器人自动驾驶,高效准确地传送货物……当时代来到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一轮生产力革命关口,智能工业机器人早已不独属于科幻电影,在焊接、搬运、装配等工业生产各个环节,我们都可以看到它们忙碌的身影。而临工智科,就是这一台台工业机器人的“出生地”。
数据显示,自2013年以来,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连续11年居世界首位,目前已占全球销量的一半以上,工业机器人产业规模日渐壮大。4月25日,“行走先行区 看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主题采访活动走进临工智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探寻国产工业机器人,如何进行突围?
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并得到市场认可,背后自然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助力。临工智科研发中心聚焦智能物流、智能产线、智能仓储和工业信息化系统四大板块深耕研发,是国内为数不多具备大吨位室外重载AGV研发和制造能力的厂家,其中65吨室外重载AGV采用自主研发的导航与调度系统,实现了多项核心技术的突破。临工智科华东营销公司总经理冯冲介绍表示,“目前,我们的产品性能与国际四大机器人厂商的技术水平持平。”
在性价比和本土化上,临工智能的优势更加明显。与国际巨头相比,临工智科的产品可以帮助企业降低30%的购买成本。而利用本土优势,“我们有方案工程师,通过对本土客户需求的准确了解,根据客户的应用场景来制定对应的解决方案,帮助客户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难点和痛点,提升客户收益”,临工智科移动机器人事业部副总经理田洪云说,“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我们也能够迅速为客户解决。”
事实证明,临工智能的突围确实取得了成效,目前,国内商用汽车产业投入AGV的11条生产线,临工智能的产品覆盖了7条,与一汽解放、中国重汽、东风汽车、大众汽车、比亚迪、潍柴动力、宁德时代、海博思创、VOLVO、ABB等国内外500余家知名企业均有合作,在全国各地设立了七家分公司,在欧洲、亚太、美洲设有4个大区和5个办事处,销售及服务网络覆盖全球。
《“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25年,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超过20%。这意味着不论是临工智科,还是国产工业机器人,未来均有较大的成长空间。“我们已经瞄准‘人机协作’赛道,投入到协作机器人的研发中。”田洪云说。(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于君怡 魏懋轩 黄光丽)
责任编辑:王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