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记者跟局长校长教研主任煲了一锅电话粥,扒拉扒拉那片支撑葫芦娃的“藤蔓架”

2020-08-05 17:56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你方唱罢我登场,就成绩而言,2020高考算是已经落幕,正在进行的是志愿填报环节,接下来的将是录取工作。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梳理近三年的高考采访,观海新闻记者不免会想,之于高考,九年义务教育在其中的贡献率究竟有多大?百炼成钢的高中三年,背后有没有共性的东西?

关于这个疑惑,由于至今尚未有权威的大数据支撑,因此不好妄下结论。但根据事物的普遍性方法论,我们也可以做个类比推理,在观海新闻记者看来,九年义务教育之于高考,其贡献度应该跟一棵葫芦苗从发芽到攀爬、趋阳,再到开花、缀果的过程是同质的,当我们将目光定格在金灿灿的葫芦上的时候,墙下的那些枝叶或已枯萎,但藤蔓仍遒劲有力,最初为了让这条藤蔓攀爬得更高、去的方向更向阳的支架,则就是高考前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


“我是自招上的高中”;“通过自招升入的高中”;“自招将我领进了这所成就了我的高中”……在近三年的高考采访中,回忆起自己的求学路,不少被理想大学录取的学子几乎都跟观海新闻记者提到一个词——自招。


与此同时,观海新闻记者想到今年6月中旬在李沧教育和体育局见到的一张《李沧2020年自招预录取统计表》,2020年李沧区13所初中(其中公办9所)4143个毕业生,竟有869人通过自招的方式被普通高中录取,总预录取率达21%,占全市自招总数的33.1%!在全市自招新增605人的情况下,李沧区新增346人,占全市新增总数的57.2%!从“三分天下”到“半壁江山”,这一串串数字宛若铮铮铁骨,向社会各界诠释出李沧教育的缩影。观海新闻记者发现,单就自招人数自我比较,这个数字是去年的两倍还多,是其前年的近四倍,三年来,这个数字是几乎以级数级的方式攀升的!

青岛61中欢送2020届毕业生的场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学区还是那片学区,生源还是那类生源(新市民子女平均占一半以上),若将“自招”看作是一块教学实力的试金石,那么这种级数级的攀升,其背后是如何设计搭棚支架的呢?

带着这个疑问,观海新闻记者拨通了李沧区教育和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晓光的电话,聊了20多分钟;又拨通李沧区教育研究发展中心教研室主任苏明玉的手机,聊了半个小时;后又拨通了青岛27中校长邓学军的电话,叙了半个多钟头;还去沧口学校找首届齐鲁名校长张伟喝了三杯茶;此外又跟一位今年高考成绩优异的李沧生源的家长交流了十余分钟。

通过与这四个层面的教育界人士及家长交流,记者发现在李沧,九年义务教育之于高考,其共性就是以淳朴的教育行动及改革创新,成就八万余家庭朴素的成才梦。

在青岛日报社一个新媒体栏目中,作者以《李沧已找到垂直崛起的“密码”》为题起底李沧。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李沧区委书记王希静表示,李沧区一直将教育作为一项大事来抓

李沧区教育和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晓光对李沧区委、区政府在教育上的支持力度感同身受,并凝练出几个字:“建立政府优先保障机制,区域定格推进。”

在李沧,教育工作被定位在三个“第一”的高度即优先发展教育是李沧跨越发展的第一战略;科教人才是李沧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投入是公共财政的第一投入。为此,李沧建立健全“区级统筹、部门联动、各司其责、密切配合”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责任机制,强化组织统筹,健全制度配套,协调解决好财政经费、学校建设和教师招录等难题。

李沧区委区政府把义务教育经费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畴,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保证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和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的增长,确保教育优先健康发展。

以区政府名义出台《李沧区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基本手册》和《李沧区2013-2020年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等指导性文件,为全区中小学高标准规划、设计、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实施教师队伍结构动态优化政策。每三年组织教师编制核定,根据生源变化、教师交流等情况进行编制调整。

创新开展“寻标对标”知名学校工作,与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等119所知名学校建立学习交流机制。

开展区域教师交流制度化建设。以学科需求为导向,侧重新建学校与偏远学校、学科均衡搭配、年龄结构合理,推进教师柔性交流,有效缩小校际间差距。完善教师在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合理流动的长效机制。教师通过双向选择等方式,在区内不同学校间流动,确保教师资源均衡配置。

在李沧,有种现象叫“小学校长和中学副校长、小学教师和中学教师互派挂职”。观海新闻记者了解到,为促进小初衔接,改变中小学之间相互了解不足、沟通不畅的问题入手,促进中小学深度融合,李沧创新举措,让中学的副校长去小学挂职校长,同时让小学校长去中学挂职副校长,有不少六年级的孩子都是跟着校长一起升入初中的

与此同时,李沧区实施项目化、精准化、菜单式教师培训模式。重点推进全员、骨干、新教师、班主任四个层面,8-10个项目的精准培训。广泛挖掘区域内优良教师资源,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孵化作用,实施分级分层梯次培训,实现区域内优质资源快速分享。

在李沧,对勇于创新、乐于奉献、干出实绩、做出贡献的教育工作者,教体局会给及时戴“帽子”、奖“银子”、给“面子”,提高他们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李沧区建立了完善的教师激励机制,定期评选最美教师、功勋班主任、爱校如家先进个人等,用身边的典型鼓舞身边的教师。

青岛63中欢送2020届毕业生的场景

教育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也是衡量区域教育教学发展水平的一把最有效的“尺子”。近年来,李沧区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大力推进教育改革创新,更加注重教育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探索形成李沧教育治理体系和改革模式。

围绕让每一名孩子都能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通过修订《李沧区中小学教学常规》和制定《李沧区教学质量三年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年)》,加大教学工作在学校年度考核指标中的比重,推进品质课堂,引导全区上下把主要精力聚焦到抓教学上来。

在李沧区,各个学校的校长是要给学生上课的,青岛枣山小学校长刘岩林、青岛31中校长原红、青岛27中校长邓学军等上的还都是主科。全区中小学校长全部带头进课堂上课、全部带头听课评课,发挥校长在抓教学上的示范作用。同时,强调在抓教学上,“书记校长一样重要,小学初中一样重要,公办民办一样重要,前方后方一样重要”。鼓励、包容教师在不触碰底线的前提下,积极进行教育微改革,大胆探索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的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

在李沧,教研员不能光研不调,每周至少有三天是必须要到学校进教室的。李沧教体局发挥教研员对教学的引领作用,制定了《李沧区教(科)研员管理办法》,建立教(科)研员动态进出机制,担任教(科)研员工作满两个任期或年满50岁以上要交流到学校。教研员实行“3+2”工作制,每周至少三天沉到学校指导教学,其它两天可以在单位办公室处理其他事务。引导一线教师本着问题导向,开展小课题研究。组织力量,定期编写日本和欧美教育参考资料,供一线教师学习使用。

在李沧,有我市历史上第一所涵盖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的公办学校——青岛二中院士港分校。在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李沧区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与青岛二中和青岛实验初中分别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其中,青岛二中院士港分校将于今年秋季开门办学,学校初中和小学首次面向全区招生。学校以打造现代化、国际化和特色化的高品质新样态学校为目标,按照“领先一步、追求卓越”要求,致力将“造就终身发展之生命主体”育人理念贯穿于学生发展的最关键时期。青岛实验初中李沧校区今年年底将实现主体完工,2021年开门办学,学校将与本校实行重大教育教学活动、教师培训、教育科研、集体备课、学业质量检测与评价“五同步”,将青岛实验初中“快乐教育”的教学理念贯彻其中。

在李沧,基础教育阶段是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等相融合的,与课堂教学、群团活动相结合,以喜闻乐见、丰富多彩、润物无声的方式推进德育工作,教育引导中小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丰富学校体育和美育工作内涵,以市教育局“十个一”项目行动计划为引领,深化李沧区“多彩教育”,在全区一、二年级普及乒乓球,三年级普及合唱,四年级普及游泳、五年级普及器乐等体育艺术活动,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相结合,实现活动课程化、课程品质化,助力学生多维发展,推进区域体育和美育水平整体提升。依托青岛国际院士港和丝路协创中心等平台,创新开展“一校一院士,牵手伴成长”和“丝路精神从娃娃抓起”等活动,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和国际视野。

在李沧,出台了全市力度最大的教育人才引进政策,对名校长和名师分别可以给予最高可达150万和130万元的安家支持,全区先后引进或培养了齐鲁名师名校长12名,位居全市前列。近三年面向全国招录教师和优秀骨干教师500多名,促进了全区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更加优化。推进教师柔性交流,促进了校际间师资力量更加均衡和合理。

“以自主招生激发并引领师生成长;以精细分工落实常规教育教学活动;以‘一生一策’谋划落实学生个性选择与成长;以专业培训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这是青岛27中的做法。

在这所新市民子女占到绝大多数的学校,校长邓学军亲自执教八年级的物理课,并结合学生实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致今年130个毕业生,有46人通过自招被普通高中预录取,另外还有11名特长生被普通高中录取。你知道吗,在这所学校,每个学子都曾在国旗下面向全体师生演讲,他们的语文课经常是即兴作文。

青岛62中在青岛市2020年高中学校自主招生考试中过百人获得自主招生资格,创学校历史新高,其中,2中有11人成功入围(含院士港分校),有7人成功获得青岛58中自主招生资格,一类高中共录取17人,录取率为3.5%,两项指标排名皆为李沧区公办学校前三位。该校2017级7班李嘉诺和8班袁锦天获得青岛2中的自招入场券,他们总结了自己自招成功秘诀:“踏踏实实跟着老师的节奏复习,老师所讲和所教技能,既能夯实基础又能点破难题。”

疫情期间,青岛62中采用空中课堂授课,学校发挥统一平台的优势,将拟参与自招的同学集结在一起,进行分层专项辅导。开学之后,沿用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老师们持续跟进,自招达人相互交流分享,将学习好习惯落实在每一天。线上线下的有效衔接、教师全员参与攻坚、课程活动一脉相承、家校合力,最终使得480名毕业生有101人获得自招资格,占比21%。

在2020年青岛市优质高中自主招生预录取选拔中,青岛63中取得历史性突破,482名毕业生有136位同学被预录取,占九年级毕业生总数的29.1%,其中优质高中录取94人,占比20.1%。自招预录取人数达到三个班级的规模,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30%。

青岛63中的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把生涯规划教育前置引导学生明确方向。八年级暑假期间就启动中考自招辅导项目,通过科学指导学生、家长尽早确定中考目标和自招方向,凝聚家校共识,激发前进动能,深挖提升潜力。

居家学习期间采用直播辅导的方式突出实效。寒假期间学校抽调全校骨干教师参与自招辅导,全部实施直播授课。一方面网上教研集备往年自招题,研究高效辅导策略和预测题型;另一方面借助网课进行不同类型高中的分层辅导,每天安排专门时间给同学们进行一对一答疑。

复学后分层辅导和砺志教育一起发力。一方面根据最新的高中自招方案,依据高中选拔方式科学实施小组化辅导,有适合自己的老师辅导,有合适的班主任跟进,确保在冲刺阶段不仅“吃得饱”,而且“吃得精”“吃得好”,真正将“一生一策”落到实处;另一方面正面疏导学生心理,强化砺志教育和情感投入,引导学生鼓足劲头,坚定信息。

逐步把自招辅导创设成一个课程体系。首先是让学生选择适合的路,赢得家长的权力配合和支持;同时积极对接高中学校,大力引入优质教育资源,让学生在认识上、思维上更加成熟;三是基于综合素质提升和长远发展的出发点,学校组织多轮面试讲座和模拟训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实战经验,增强了面试通过率。

青岛61中、李沧实验初级中学、青岛31中、青岛33中、青岛49中等也都取得了漂亮的自招成绩,虽然做法各有千秋,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靠前、靠近,一切为了孩子。

通过聊天,观海新闻记者还了解到李沧教育的一个思维:虚怀若谷、杜微慎防。区教体局和各个学校都设有专人值守的公开电话,在工作时间随时解答家长的各项咨询和疑问。

在李沧,家访是必须亲自到家的。这样可以避免微信、电话家访便捷有余、成效不足的问题,最原始的沟通方式依然是最有效的。

在李沧,校长要每日一悟,写出感悟并发到相应的平台上共享。观海新闻记者从沧口学校校长张伟那里借了一本成册的校长每日一悟,至今仍未归还,一是太忙没时间去送还,二是太有“料”,需要细细品味,舍不得还了。

李沧区教育研究发展中心教研室主任苏明玉还记得自招成绩出来当天下午一直到晚上11时30分老师们还在为同学们模拟面试的场景,也记得不少学校为了提升初高衔接而主动前往高中取经的一幕幕……他说想来挺感动也挺自豪,对于李沧教育,他一直认为都是最好的,因为自己的孩子也在李沧上学,对于孩子的教育和成长,他很放心,也很省心。

近年来,李沧区教体局以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为导向,按照“办学条件标准化、教育教学优质化”的思路,坚持“以多彩教育为基础,以品质课堂为核心,以爱校如家为遵循,以人民满意为目标”,积极回应李沧百姓对教育的新需求、新愿望,促进全区义务教育更加均衡更高质量发展。

聊天最后,王晓光以谦和的语气跟记者说,李沧教育正在做的事其实很简单:和自己比,要进步!和对标区域比,要跑步!只要是向前冲,我们全体李沧教育人,都愿意!(青报全媒体记者 杨海涛)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