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崂迈地处崂山二龙山水源地,是青岛最早进入精酿啤酒行业的企业之一。周围十里八里散落着大大小小自然村落十余个,每当崂迈酿酒的时候,浓郁的麦香味在空气中弥漫开来。村民们来了亲朋好友,都要拿出最新鲜的崂迈原浆招待客人。“让身边的朋友喝上一杯好啤酒”,这也是崂迈做酒一直坚持的初心和底线。
创业故事:饭店老板垫钱换设备
回忆起创业故事,崂迈精酿创始人陈施纲依然难掩兴奋之情。“1999年中秋节时候,一个旅居德国十年的同学,带给我一桶德国啤酒。我们十个同学一起品尝,大家都觉得口感很好,和我们平时喝的啤酒不一样,我就问了一句,这么好的啤酒我们能不能自己做。”在场的人都只是听个热闹,没人想到陈施纲是认真的。
后来陈施纲自己买来一套100升的微型酿造设备和原材料,在朋友的指导下学习酿造啤酒。当可以出酒的时候,约上同学们一起品尝,这些亲朋又分享给他们的好友。
直到2006年,一位饭店老板找到陈施纲说:“你做的酒我喝过,很好喝,能不能给我饭店里供一些。”陈施纲做的酒开始有了更多的受众,收入也还比较可观。“2009年,又有两家饭店主动找到我,想要我的酒在他们店里销售,并给我预付了酒款让我更换更大的设备。”就这样,陈施纲买了一套500升的精酿啤酒设备,周末或工作闲余时间就自己酿造啤酒,不断摸索改良。
在陈施纲看来,青岛有着浓郁的啤酒文化,市场对青岛的啤酒也有着很高的认可度,更多大大小小的啤酒厂一定会百花齐放。2015年5月1日,崂迈啤酒第一家工厂在崂山区王哥庄街道建成开业。有了15年的技术积累和市场沉淀,酒厂一开张便是好评如潮、供不应求,崂迈也由此在做酒的路上越走越远,并在即墨建起了占地20亩的新厂。
匠心故事:做真正的精酿啤酒
在崂迈的酿造车间里,自动化控制生产设备映入眼帘。在电脑屏幕上,一系列的数据对各个环节的精准控制,代替了以往的经验,这是保证啤酒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坚持精选酿酒原料、精良生产设备、精准控制工艺、精细流程管理、精美啤酒品质,做真正的精酿啤酒。”崂迈精酿副总经理陈麒畅告诉记者。
崂迈啤酒自创立以来,严格遵循德国1516年由德克·威廉四世颁布的《啤酒纯净法》,只采用优质麦芽、醇香酒花、活性酵母和纯净水源作为生产原料,依古法酿制工艺生产酿造。
“用同样的原料做饭,小炒比大锅菜更香,啤酒也是,用小罐慢酿的更好喝,但是发酵时间长,酿造成本高,所以售价较高。”有的啤酒销售商想要低质低价的啤酒,但崂迈坚决不动摇,坚守品质的底线。
2020年10月,崂迈在青岛率先推出“两次发酵”原浆啤酒,不过滤、不杀菌、不冷藏,把鲜啤酒的保质期延长到365天。
去年6月,青岛礼物公共品牌发布。其中作为青岛礼物的精酿啤酒是由青岛崂迈啤酒有限公司生产的320ml易拉罐,以极高品质赢得与会领导和有关方面的高度赞誉。
传承故事:子承父业走上专业之路
崂迈精酿副总经理陈麒畅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就是崂迈品牌创始人陈施纲的儿子。在父亲的影响下,陈麒畅本科毕业于齐鲁工业大学酿酒工程专业,并考入江南大学发酵工程专业攻读研究生。
“由于专业的原因,我了解和品尝了很多种类的啤酒,觉得自己家的酒品质经得起考验。”陈麒畅告诉记者,学了专业之后,也更加理解了父亲在做酒时的很多坚持是为了什么。
崂迈特别注重新科技应用和新产品研发,联合江南大学成立了精酿啤酒联合实验室,探索将老师和同学们的科研成果运用在生产中。“未来,我们将研发更多适合年轻人口味的精酿啤酒,让中国的精酿啤酒能够走向更大的舞台。”陈麒畅对崂迈的发展充满信心。(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王国钰)
责任编辑: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