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小中考”透露哪些信号?“小四门”不是背背就行了

“祝孩子们在生物、地理的中考中气定神闲、胸怀从容,加油!”6月16日一早,青岛各初中学校向初二学子们发出了金榜题名的鼓励。与初三学子的中考一样,在6月16日的“小中考”生物和地理考点外,同样聚集了翘首以待的家长们,迎接孩子顺利完成两门“小中考”的目标,向着未来继续前进。今年生物、地理卷难度怎么样?命题趋势有哪些变化,透露出哪些信号?

记者在考点外了解到,同学们普遍反映生物和地理卷整体都不难,只要认真审阅材料,基本都能用复习的知识答出来。但从老师们对试题的初步分析可知,今后“小四门”考试明显的趋势是,不再有死记硬背的题目,重要知识不是背背就行了,题目灵活,考察同学们实际应用能力。

“根据学生们反映,今年生物试题的特点有:选择题很细,紧扣概念;题型创新,多实验、实践类题,比如次氯酸对灰霉菌作用的探究实验;材料题比例有所增加;出题思路灵活,比如遗传题。”青岛第二实验初级中学生物教师李南指出,今年试题有了更明确的信号——靠背知识点学生物课真的行不通了,通俗讲就是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生物卷中出现了要求学生基于真实的生物学问题情境,描述生物学现象或与生物有关的特征,运用生物学的结构与功能观、物质与能量观、进化与适应观、生态观等生命观念解释产生特定生物学现象的原因等;再比如在习得生物知识过程中培养科学思维,卷子中有一道基于果蝇后代性状比例做出推测的试题,就需要学生运用逻辑,独立思考和判断。李南建议,“学生们在学习生物课程时,重点一定不是背背就行,而在于理解,并发展科学素养。要从日常学习的大情境中切入进去,享受生物知识的奥秘,培养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

青岛第二实验初级中学地理教研组长徐青云分析,这次地理考试跟前几年的中考卷相比大致有两个比较大的变化:首先是综合题的题量,今年第二大题综合题一共4个大题,以往一般是5个或者6个,但总分值不变都是50分,可见每个大题的承载量比以往多了。其次,综合性的分析归纳类型题目考察方式有很大变化。这种题倾向于考察学生核心素养中的综合思维能力,前几年的考试多是要求学生自己组织语言做出分析、归纳类的简答题,这种方式学生回答起来感觉比较难。而今年这种简答题很少,增加了思维导图的考察方式。“学生们说每个大题都有一个思维导图,这种考察方式反而把难度降下来了。”徐青云介绍,“题目内容上没有新近热点时事,而是涉及了比较常规的24节气、地球公转、棉花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南美洲亚马孙河的环境效益、雅万高铁、华北土壤盐碱化等内容,基本上上课都提到过或者练过,孩子们应该比较熟悉这些场景,答起来心里有底。”

还有许多考生感觉,“地理考试考那种纯粹背诵知识点性质的少了,更多是运用资料、地理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倾向于阅读、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察。大部分题目好好阅读材料基本上都能找出答案。”徐青云指出,“小中考”也再次印证了对学科素养的考察,比如地理科目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考察学生用地理的视角、眼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杨健)

责任编辑:王臻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