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寨”周杰伦开演唱会引发歌迷抵制的话题冲上热搜。以模仿周杰伦走红的网红“黑伦”在多地酒吧巡演,价格高达六千元,远超周杰伦演唱会最高价。另一位以模仿周杰伦走红的灌饼摊贩“粥饼伦”,跟着周杰伦演唱会的足迹,搞起了“全国巡饼”,引发一些歌迷不满。
模仿秀由来已久,稍有名气的名人明星,几乎都被高仿过。一些人借着长相神似,惟妙惟肖地模仿名人明星的声音和神态,再起一个相似的网名,足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对不涉及恶搞的模仿,大部分被模仿者都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模仿秀也为被模仿者增加了相应的曝光量。但借他人名义进行商业演出牟取私利,就可能涉及版权问题,存在法律风险,一旦版权所有者找上门,名不正言不顺的“盗版”就可能要承担法律后果。另外,这种顶着明星脸起家的网红为何如此“吃香”?是出于好奇,还是确实有“看头“,值得反思。模仿本身没有什么错,但说到底还是复制别人,无论是娱乐层面,还是艺术追求,人们更希望看到的是推陈出新、百花齐放,一昧的模仿,难有持久的生命力。(策划丨于君怡 漫画丨王雯雯)
责任编辑: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