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科技助力执法精准化,青岛水环境监管执法用上“无人机部队”

2020-11-23 17:42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1月23日讯 湛蓝的天空下,一架无人机在青岛部分区市饮用水水源地上空展翼翱翔。水源地旁,几名环境执法人员目不转睛盯着操作界面,水源地周边环境状况在图像显示屏上一一扫过,尽收眼底。

这是青岛生态环境系统“无人机部队”在进行水环境监管的情景。通过无人机全方位、多角度对水源地周边环境问题进行排查,使环境执法工作“插上翅膀”,弥补了环境执法人员地面检查空间覆盖不足,实现了执法工作无死角。经过一年多的尝试和探索,市生态环境系统探索建立“无人机+环境执法”的水环境监管执法新模式逐渐走向成熟。

今年以来,青岛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通过无人机巡查飞行22次,正射影像数据面积324.25平方千米,飞检全市重点河流、饮用水水源地及重点涉水企业23处,排查疑似问题点位402个,有力推动了青岛市县级及以上城市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问题和青岛乡镇及以下(“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清理整治。

“飞哪些,怎么飞”

科技支撑,助力环境执法精准化

执法支队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的方式,充分发挥无人机公司的专业特长,将无人机飞检重点锁定在重点流域、重点饮用水水源地和重点企业执法检查三方面,优化分析“飞哪些”,“怎么飞”,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科技执法精准化。

每次飞检前,执法人员会针对不同区域和领域的执法重点,优化飞行方案和执法模式,采取全面溯源立体化、图斑管理精细化等不同智慧飞检模式。例如,在对重点流域飞检巡查时,采取全面溯源立体化飞检执法模式,目标是重点发现河流断面超标的主要原因,执法人员同步核实,有的放矢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切实改善水环境质量;在对重点饮用水水源地飞检巡查时,采取图斑管理精细化飞检执法模式,工作重点是发现一级和二级保护区内的环境问题,形成飞行影像问题图斑标记,授权分局执法人员查看图斑,为现场核实问题提供参考,问题同步计入整改落实反馈系统,督办辖区相关部门及时落实整改要求;在对重点企业执法检查时,如受地势、厂区和周边环境影响,执法人员会将无人机作为“先遣部队”,在不惊扰执法对象的前提下,提前了解企业布局,对偷排等关键环节进行前期取证,开启“定点航拍+执法人员实时研判”的精准化执法模式。

“飞完以后干什么”

分类施策,助推提升水环境执法效能

使用无人机飞检目的是充分发挥无人机的“智能助手”作用,推动环境执法效能提高,助力碧水保卫战,因此无人机飞检的重要落脚点是“飞完以后干什么”。

助力问题溯源,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例如,今年在对某辖区重点河流执行飞检任务时,发现结果异常,执法人员随即进行针对性摸排巡查并形成了详细的分析报告,将该区域农业面源污染、农村生活污染以及边界城市传输污染等导致河流断面超标的原因及时报告管理部门和辖区政府,有效推动了环境问题解决,提升了水环境质量改善。

助力问题排查,保障群众饮用水安全。建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无人机飞检系统和无人机外业核查微信小程序,授权市区两级执法人员使用权限,共同对飞行影像标记疑似图斑进行研判,联动处置。对经核实确实存在问题的,辖区分局需会同当地政府完成整治并将核实和整治情况及时上传系统,执法人员通过对两次飞检的前后影像对比,研判环境问题整治效果。

助力精准执法,有效推动问题整改。执法人员利用无人机在对某问题企业开展督促整改重点执法检查时,发现其生活污水沿污水管道在厂区墙外发生了渗漏,因其厂区面积大,地势复杂,企业人员暂未发现此问题。执法人员对无人机发现的问题给与及时通报,企业连夜进行了整改,有效提高执法效率。

“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水环境执法新模式,让科技执法成为新常态,大幅提高了执法精准化、智能化水平,压减现场执法检查频次。下一步,青岛市生态环境系统还将探索其它领域无人机执法监管方式,守护岛城的绿水青山,助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为市民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吴帅 通讯员 赵澎 姜雪莲)

责任编辑:李婧菲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