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926项非遗代表性传承项目与时代同行!走进非遗,更懂青岛

926项非遗代表性传承项目与时代同行,精心书写着青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生动细节——

走进非遗,更懂青岛

在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青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体系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特别的维度。作为一方水土一方人共同织就的群体记忆,或许人们再也难以寻找到比非物质文化遗产更生动的在地文化表达了。

近期,青岛非遗又有好消息:胶东大鼓活态传承教育实践案例以及胶州秧歌、三铺龙拳进校园实践案例成功入选全省“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从非遗进社区到非遗进校园,有声有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早已成为青岛人身边最熟悉的文化风景。

文化有大美,自信以持之。截至目前,全市共有非遗代表性传承项目926项,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16项(同为省、市级),省级74项(同为市级),市级207项。每当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对面,一种熟悉和亲切总会倏然扑面。而在青岛这座城市时间和空间的情感细节里,人们也总能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下的印记。各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更是青岛践行文化“两创”,用非遗讲好青岛故事、中国故事,助力城市发展的真实写照。

2024年,文化和旅游市场持续火热,来自文化和旅游部的消息显示,国庆节期间,各地广泛开展非遗传承实践活动,通过非遗精品展、非遗交流展、非遗民俗体验等方式举办近千场非遗主题活动,从而丰富假日产品供给,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在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的精彩文化大幕已然拉开,并将持续上演。



鲁绣。

播下非遗教育的种子

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心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子,是一场与童心一同奔赴美的旅程,更是对文化自信的昂扬传递与播撒。

胶东大鼓高亢宛转、丰富动听,是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曲艺明珠。2014年至2024年的10年间,胶东大鼓深植传统文化沃土,通过多元化传承策略,在青岛市近200所大中小学校中开花结果,累计10万余名岛城师生从中受益。可以说,通过青岛市“非遗进校园”活动,成功搭建起一座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相融合的桥梁,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更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

如果您在每个周二、周五的下午走进香港路小学,一定能从孩子们稚嫩的胶东大鼓传唱中,感受到文化传承的动人。在多年开展非遗进校园公益培训的基础上,经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批准,2020年9月,青岛市首所非遗教育实践基地于香港路小学落地,并于2022年成为省级非遗传承教育实践基地。在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梁金华的悉心指导下,香港路小学组建胶东大鼓曲艺社团,分别成立学生与教师两支队伍,均已具备一定的曲艺素养和演出水平:

2019年,校园传习团队受邀参加首届全国校园春晚,表演胶东大鼓经典曲目《偷年糕》;2021年,梁金华带领来自胶东大鼓传承基地的30名小学生,在第十四届全国学生运动会开幕式上演出节目《唱支山歌给党听》;2024年,胶东大鼓传习基地学生团队参与第19届西太平洋海军论坛年会,展示胶东大鼓的独特魅力……

在胶州市,11万学生习练胶州秧歌和三铺龙拳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经过多年努力,胶州市已实现市域内校校有胶州秧歌、三铺龙拳活动团队和代表性表演节目,实现两大非遗项目对未成年人群体的培训全覆盖,达到非遗项目整体性保护目的。胶州秧歌、三铺龙拳传承人和众多文化工作者、文化志愿者走进校园,组建学生社团,打磨精品节目,叫响“舞武相传,欢动校园”品牌,对“非遗进校园”优秀单位认定为胶州秧歌和三铺龙拳传承基地。截至目前,两大非遗项目在胶州中小学中普及率达到100%,非遗夏令营、传统胶州秧歌冬训以及全国少儿舞蹈专家胶州秧歌采风行、胶州秧歌大赛教育赛区比赛等活动不断扩大着非遗“朋友圈”。

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非遗处处长冯耀东介绍,此次胶州秧歌、三铺龙拳进校园实践案例成功入选全省“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充分展示了青岛在非遗传承与教育方面的积极探索和显著成效,这是对青岛市“非遗进校园”工作成绩的认可,也是对全市非遗保护工作的极大鼓励。青岛将继续深化“非遗进校园”工作,探索更多创新模式,推动更多的非遗项目走进校园,让孩子们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营造非遗生活的氛围

触手可及的非遗文化体验,正成为青岛人生活的日常。2020年,文化和旅游部确定包括青岛在内的8个城市为全国“非遗在社区”试点城市。以此为契机,青岛扎实开展试点工作,不断营造出“处处见非遗”“人人讲非遗”的浓厚氛围,真正让非遗实现“见人、见物、见生活”。

制作一把非遗漆扇、体验一次非遗剪纸、感受一次非遗竹编……走进社区学习感受非遗文化、学习非遗技艺,对于青岛市民来说早已不再陌生。2023年,城阳区东流亭社区、市南区澳门路社区、胶州市刘家村社区3个社区入选全国“非遗在社区”试点典型案例,青岛“非遗在社区”工作获评省政府文化创新奖。在文旅部门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非遗传承人走进社区弘扬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鸳鸯门派第五代传承人孙日成就是其中的一员。自2005年起,孙日成及其父亲孙丛宅每天清晨在燕儿岛山公园教授居民群众鸳鸯螳螂拳法,吸引广大游客驻足,主动加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宣传的队伍当中。市南区珠海路街道澳门路社区充分发挥“传承人引领、基地示范”带动作用,推动非遗“在社区”向“在景区、在校园、在企业”纵深发展,通过丰富的“展、教、演、传”推广形式,推动国家级非遗鸳鸯螳螂拳融入广大社区居民日常生活,实现了从“植入式”向“造血式”转变。

孙日成倾情参演《寻找老舍先生》。

非物质文化遗产何以走入年轻人的生活?青岛希冀以更新颖、时尚的方式创新表现形式,与更多艺术形式碰撞出灵感花火。近期,2024青岛(市南)庭院艺术季期间,首部街区沉浸式话剧《寻找老舍先生》在骆驼祥子博物馆及黄县路街区精彩上演。该话剧特别邀请孙日成倾情参演,让更多观众沉浸式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非遗在社区”全国试点工作中,青岛已培育并公布63个青岛市“非遗特色社区”,选取10个非遗活动影响力强、市民参与度高的社区作为“非遗特色示范社区”,给予每个社区资金扶持奖励。尤其是通过组织开展非遗传承人社区驻点传习、社区非遗展演、社区非遗市集等特色活动,全市已有300余名非遗传承人常态化深入社区为居民公益传习,让市民现场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文旅部门联合青岛民俗学会、青岛手工艺协会等社会组织,针对社区实际实施“一社区,一手艺”计划,培育社区非遗特色。连续三年举办青岛“非遗+”文创大赛活动,每年评选出非遗文创、旅游商品、创意设计等三大门类100余件获奖作品并进行路演发布,推动非遗从创意到设计再到产出的延伸和转化。

讲好城市发展的故事

从深沉悠远时光中走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城市走向未来的积蓄酝酿着持久的精神文化力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青岛也着力在新的时代语境下呈现创新表达。

重大城市活动上总有非遗文化的身影。细心的市民可能会发现,每逢在青岛举办重要会议、论坛等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经常作为特别板块亮相。今年上半年,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在青举行,青岛市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精彩亮相,各国嘉宾与莱西木偶戏的主人公“握手”、品尝崂山茶、欣赏精巧的即墨花边……这些藏在文化细节里的城市表情,让中外文化在这一刻完成了一次默契的“牵手”,更为海内外嘉宾认识青岛、记住青岛搭建起最佳场景。

特色的节会活动亦是其中的重要呈现。每年,青岛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重要活动载体作用,组织社区手工花灯展、“非遗+文创”大赛、社区非遗展演、社区非遗春晚、社区非遗培训班、社区非遗市集等特色活动;组织开展“山东手造、青岛有礼”征集遴选、手造节等活动,青岛14个项目进入“山东手造、优选100”最终名单,确定8个产业为“山东手造”重点培育产业,推出一批重点手造企业和“山东手造”领军品牌;组织非遗保护单位积极创作新的优秀作品,深入社区为居民送上公益演出,让市民现场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尤其是在青岛中山路、大鲍岛等历史文化街区,非遗市集不定期举办,更为市民游客感知青岛搭建起桥梁。

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绘就“希望的田野”。市文化和旅游局会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乡村振兴局开展青岛市“非遗工坊”评审认定工作。目前,全市共有各级非遗工坊154家,其中市级非遗工坊82家,省级5家。各非遗工坊以传统技艺传承弘扬为核心,通过规划生产、品牌塑造和推广活动等方式,有效促进非遗技艺的传承和保护,增加乡村群众收入,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据不完全统计,青岛目前154家非遗工坊共吸纳就业3.36万人,实现人均年收入5.6万元,培树起平度草编、即墨花边、妙府老酒、大欧鸟笼等一系列乡村振兴的带头企业和团队,在实现农村产业振兴、弘扬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从时光中接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封古人留给今人的“信件”,心中是一代代人挥之不去的浓浓文化乡愁。站在新的路口,青岛将继续在提升非遗保护传承的工作能力、做大“非遗在社区”文化品牌影响力、优化非遗宣传展示方法手段、拓展文化“两创”方式途径上见成效,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下去、深扎根、结硕果,更好地讲述青岛的过去、当下与未来,于润物无声的“见人、见物、见生活”中积蓄恒久的力量。*青岛日报/观海新闻首席记者  马晓婷 摄影 王雷)

青岛日报2024年10月14日7版

责任编辑:张慕鑫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