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不让他们“受困”于“智能”!青岛这样填平老年人与时代之间的“数字鸿沟”

2020-11-26 06:51 青岛晚报  

我们与这个世界的相识,是靠握紧你的手、坐在你的肩头或是依偎在你的臂弯里,一点点实现的;后来,我们长成了大人模样,应对着瞬息万变的世界,可你还在原地等我……为了不让老人被扫码、刷脸、手机支付搞得心生焦虑,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提出日常生活场景必须保留老年人熟悉的传统服务方式。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时代,怎样才能填平老年人与时代之间的“数字鸿沟”,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探访。

案例

有儿女陪才肯去医院看病

“没有我或者我哥陪着,我爸根本不愿意去看病。”市民周女士的父亲患有心脏病,每隔一段时间,他就要从烟台赶到山大齐鲁医院青岛院区就诊。“有一次,我路上堵车,晚到了一个小时,我爸就在医院门口等我,我让他们先进去,怎么都不干。”周女士告诉记者,父亲不会打开微信出示健康码,有一次周女士带着老爸、老妈一起看病,简直是上蹿下跳,忙得晕头转向。“让我妈自己去抽血化验,我带着我爸做CT,结果我们都做完了,我妈还没抽上血,她不知道缴完费需要签到等号,又不敢给我打电话,只好无助地等在原地……”

调查

对手机时代“又爱又恨”

家住市北区辽宁路街道小鲍岛社区的官爱华退休前是罐头食品厂的职工,退休后在社区居委会发挥余热。“别看我71岁了,手机微信支付、玩游戏、查公交车,这些都难不倒我,很方便的。”官爱华唯一的顾虑是,不敢把银行卡和微信绑定,至今也没有下载支付宝。“直到现在我去银行存钱,还用存折。”官爱华说。

市民刘女士则被家中固执的老爸“打败”了。“因为不会手机支付,我爸开车不去没有人工停车收费的商场,他的车上连ETC都不敢装。”为此,刘女士几次都要去商场的地下停车场替他缴费。“而我妈比我还精通‘慧医’APP,哪个医院几点开始抢号,她门清。”刘女士告诉记者,从家里的两位老人可以看出,能不能学会手机操作,和老人的个人意愿有很大关系。

就医

多家医院为老人推出暖心服务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第三届“全国敬老文明号”、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推荐名单公示》,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门诊导医组位列其中。据市立医院东院门诊部护士长梁晨介绍,面对就诊人群老龄化,医院实施“无缝隙导诊链”、“一站式”温馨服务;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轮椅,为年龄大于80岁的老年人提供全程陪诊等服务。家属可以代办或者电话预约挂号,医院也设有人工窗口,为老年人提供挂号、结算等服务。

老人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就诊。

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自2016年12月1日起,在全市率先启动60周岁以上老年人免收门诊“挂号费”的政策。截至24日,已为82万人次老年人减免诊察费。该院还每日保留现场挂号2000余人次,并安排志愿者帮助提升老年患者的就诊效率。

出行

上车打卡还会提醒让座

在公共出行方面,青岛年满60周岁的老人既可自己也可由家人携带身份证原件加户口簿原件到琴岛通卡公司指定客服网点办理老年卡。60周岁至64周岁的老人持老年卡乘坐公共交通出行,享受半价优惠;65周岁及以上的老人则享受免费乘车。

驾驶员引导老年人乘坐公交车。

作为岛城构建大交通格局重组而成的城运控股集团,公司线路曾推出“敬老早市购物车”,实现通勤一族与老年乘客分流。此外,志愿者们还针对老年乘客需求开展特色化服务,打造重阳节主题公交、与线路空巢老人结对照料、在公交站点为老年乘客扶上送下、导乘引路。在青岛火车站,为方便老年人,大厅里依然有人工售票窗口,且无需花费太长时间排队。在青岛机场,老年人出行也有相应照顾政策,遇有腿脚不便老人时,机场会开通绿色通道并提供轮椅等工具。

缴费

现场交水电费可现金支付

25日下午1时,记者来到国家电网青岛伊春路供电营业厅里,“这里可以用现金交电费吗?”工作人员回答,“既可以扫码支付,也可以交现金。”一名老人独自来办业务,工作人员为老人查询电费账户后,推荐老人开通代缴电费业务。此外,营业厅设置了“电力综合自助服务终端”自助设备,市民可以查询并缴纳电费,该设备接受现金。

随后,记者又来到位于市北区同和路11号的青岛能源福北营业厅,这是岛城首个能源“一站式”综合服务营业厅。67岁的王女士和老伴住在附近,孩子在外地工作,老两口习惯带现金缴纳水、电、气费。“在网上交钱是方便,但对我们老年人来说,有的程序太复杂。之前营业厅的工作人员教了我一次怎么操作,结果我回家就忘了。”王女士说。

举措

手机课堂在老年圈走红

从2018年秋季招生开始,青岛市老年大学开设了手机智能终端课程,由于报名的人太多,课程增开班级,现已分出手机摄影、手机智能终端两个专业。据青岛老年大学老师侯海宁介绍,“我们会教老人如何使用微信支付,怎么发红包、网购、用滴滴打车。”

老人在青岛市老年大学上课。

在市北区辽宁路街道、海伦路街道,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上手机课堂。今年7月,两个街道所辖社区都分别开展了手机课堂。其中,辽宁路街道小鲍岛社区邀请了社区的“红色合伙人”青岛广电银色年画事业部,连续三次手把手为老人讲解智能手机的操作方式。

晚报评

方便老年人

需要全社会等一等

时代快速发展,“数字鸿沟”让许多老年人有了“社交障碍”。和老朋友聚餐,再也不用拿着钞票抢单,而是“扫一扫”轻松支付,或者发微信红包实现AA。还拿着现金支付的老人,为了和同龄人合拍,学习紧迫感可想而知。然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子女给不给力又是重要一环。面对教了一遍又一遍,仍然听不懂或者记不住的老人,又有多少子女能像父母教自己认识世界时那般耐心地、循循善诱地引导。

在快节奏的当下,为老年人提供便利,需要的不仅是一项项便民举措,更需要的是窗口单位工作人员人性化的服务,多一些同理心,多一些变通。面对独自冒雨缴纳医保的老人,工作人员是不是可以代为缴纳,而不是冷漠地回复:拒收现金。往往,让老人陷入茫然和无助的不是“数字鸿沟”,而是冷冰冰的话语。(观海新闻/青岛晚报记者 于波 徐美中 董贞)

责任编辑:荣潇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