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中国足球如何发展?青岛足球分享经验!

原创 2024-12-18 16:37

12月17日上午,由中国《足球》报社与西安市体育局联合主办的“重走长征路——2024中国足球发展研讨会”,在西安体育训练中心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足协主席宋凯、青少部(足城办)负责人程旭等领导,以及来自中超和中甲俱乐部的投资人和总经理代表,以及全国16个足球发展重点城市的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同参与。此次研讨会围绕着青训建设、基层足球推进及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建设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持续的反响。

 

就在研讨会开幕前一天,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并强调了振兴足球对于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性,并提出要加大政策落实力度,推动足球事业不断迈向新的高度。面对机遇与挑战,如何实现职业俱乐部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国家队水平、构建有效的青训体系成为了所有从业者必须面对的新挑战。

 

研讨会上午,作为“东道主”的西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肖琦,首先对与会人员的到来表示欢迎,也分享了西安作为足球重点城市对于发展足球运动的相关举措;随后,《足球》报社长刘晓新,围绕“中国足球重走长征路”进行了主题演讲;中国足协青少部(足城办)负责人程旭以《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第五十条为背景,开展了《立足重点城市建设,提升青训体系质量》的主题演讲;在足球重点城市和地区的代表发言中,西安市体育局局长马锐、青岛市足球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田卫国以及新疆足协主席许明先后分享了各自的经验和发展中的思考。

 

下午,《足球报》首席记者陈永进行了题为《中国足球的现实和未来》的主题演讲,深入探讨了中国足球的当前形势和未来发展路径;上海久事集团副总裁、上海申花足球俱乐部董事长兼总经理谷际庆发表了《31岁的二年级生思想小结》,分享了他对俱乐部管理和发展的见解;城市足球集团中国区CEO、深圳新鹏城俱乐部董事长兼总经理汤锡钢则围绕《关于中国足球金字塔体系构建的几点思考》展开讨论,提出了对中国足球青训体系建设的思路;字节跳动足球公益项目负责人李英进行了题为《县域校园足球见闻分享》的报告,分享了在基层推广校园足球的经验与成果。最后,中国足协主席宋凯进行了总结发言,阐述了他对中国足球发展的相关建议。


图片


青岛市足球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田卫国是以《改革创新向未来,重点城市建新功》为题,介绍了青岛足球近一年中取得的成绩和发展情况。


改革创新向未来 重点城市建新功 


引言:百年足球基因,庚续青岛足球之路


青岛,是我国开展足球运动最早的城市之一。1924年,青岛成立了第一支专业现代足球队—中华足球队。(观象台天文观测员宋国模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力邀一批富于民族情感的本国体育界人士加盟足球队,得到广泛响应,组建了中华足球队。)


到上世纪30年代,青岛已有大大小小的业余球队百余支,经常进行各种足球联赛。


新中国成立后,足球依然是青岛人最偏爱的运动。1979年11月,国家体委提交《关于提高中国足球技术水平若干措施》请示报告,经国务院批准,青岛被确定为全国16个足球重点城市之一。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青岛老城区的街头巷尾,喝啤酒、吃蛤蜊、聊足球,是青岛市民独特的地域文化。


2002年,青岛在职业足球历史上再创巅峰成绩—当年,青岛海牛在中国足协杯赛决赛次回合中以2:0完胜辽宁波导,获得中国足协杯冠军。这也是青岛职业足球至今唯一一个全国顶级赛事的冠军。


2011年起,中国职业足球进入了“金元时代”,各大俱乐部纷纷花重金引入内外援。由于资金投入有限、核心球员流失、引援力度不够等多种原因,青岛职业足球逐渐走向没落,并在低谷中徘徊将近十年。


2012年,中国足协确定成都、青岛、武汉、广州、大连为首批“中国足球发展试点城市”。


2022年,国家体育总局分别于1月和9月分两批公布了“十四五”期间共15座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青岛率先启动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建设。同年11月,青岛市足球改革发展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印发《青岛市“十四五”时期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建设方案》从10个方面、47项内容上,对青岛市“十四五”时期深化推进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建设工作进行了目标规划和任务分工。


2024年,青岛市足球协会在中国足球协会的大力支持下,在青岛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做优做强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建设为契机,精准研判足球发展面临的形势与任务、机遇与挑战,把握新形势、贯彻新理念、融入新格局,促进足球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


一、承办高端赛事,打造足球名城


7月23日,青岛市被确定为2026国际足联世界杯预选赛第三阶段10月份主场承办城市。在中国足球协会,青岛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青岛市成立由27个部门和单位组成的赛事工作专班,举全市之力推动承办工作。10月15日,中国队以2:1战胜印度尼西亚队,迎来18强赛首胜。青岛赛区以一流的场馆设施,贴心的交通安全保障,细致的赛事服务,赢得了社会各界一致好评。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中国足球协会党委书记张家胜称赞青岛场馆设施一流、服务优质高效、城市文明和谐、赛事精彩圆满,为国内外奉献了一场“精彩、热烈、圆满、成功”的比赛。中国足球协会致函青岛市委、市政府表示感谢,市委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做出批示,对办赛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二、发挥引领作用,擦亮城市名片


持续做优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工作。一是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中国体育报等媒体多次报道青岛市足球改革发展经验,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二是国务院足球改革专班、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中组部、财政部、中央文明办等领导先后来青岛市考察调研足球工作,对青岛市发展足球事业的举措和成果给予高度评价。三是在全国和山东省足球工作会议上,青岛市均作典型发言,宣传介绍青岛经验。四是西安、成都、杭州等多个全国足球重点城市来青考察交流青岛足球发展成功经验。五是根据山东省民政厅《关于公布山东省社会组织标杆名单的通知》,青岛市足球协会荣获“百家社会组织标杆”;根据青岛市民政局《关于2022年度社会组织评估等级结果的通报》,青岛市足球协会荣获“5A级社会团体”的称号。


三、加强扶持引导,稳固职业阵地


2024赛季,青岛市职业足球实现高质量发展,9支球队征战全国赛事。一是5支职业球队圆满完成本赛季任务,稳固了“一城双超双甲”的局面,发展体量居全国一流;二是完成62场职业联赛主场比赛组织工作,“青岛德比”“齐鲁德比”精彩上演,城市足球氛围浓厚。4支球队征战中国足球联赛会员协会冠军联赛、中国足协杯赛、全国女子足球乙级联赛。


四、夯实青训基础,完善发展体系


(一)强化青训中心建设


青岛市成功获评国家级女足青训中心,成为国内为数不多实现国家级男足、女足青训中心全覆盖的城市,拥有亚足联A级教练员7人,位居全国重点城市前列。我市5名青训教练员进入中国足协精英教练员团队。全力打造“半小时训练圈”,在市北区、西海岸新区、城阳区、即墨区等设立6个区级青训分中心。全市现有30支男(女)青训精英梯队球员740人。


(二)青训成绩优异


2024年,U10男足获得第五届中国城市少儿足球联赛全国总冠军,U14男足获得2024全国重点城市锦标赛亚军,创造了历年最好成绩。在2024年省足球锦标赛6个组别中,荣获4冠2亚的优异成绩,稳居全省龙头,全国前列。输送32名青岛籍青训球员,入选各级U系列国家队。


(三)完善竞赛训练体系


承办2024年“体彩杯”青岛市足球锦标赛、第五届中国城少儿足球联赛等重要青少年足球赛事,共计1070场,居全国足球重点城市前列。率先发布《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核心训练手册》,助力青少年科学训练。


(四)推进校园足球建设


全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达425所,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达249所。全市中小学经常参加足球活动的人数达30余万。畅通升学渠道,建立“631”升学直通体系,完善小升初、初升高招生制度,贯通从小学到高中阶段足球后备人才成长通道。目前,共有在12所高中、41所初中、153所小学精英青训球员享受直通政策。积极开展“市队联办”,与青岛九中合作共建青岛市高中段女子足球代表队,解决升学问题。


(五)增强国际间青少年足球交流


一是举办青少年国际足球发展交流论坛,韩国、日本、葡萄牙、匈牙利等足球专家来青围绕人才培养、技术指导等方面进行研讨,促进足球国际间交流合作。二是响应国家体育发展战略,助推青少年足球事业发展,举办2024青春杯青少年足球国际邀请赛,吸引了来自匈牙利、俄罗斯、韩国等21支球队400余人齐聚青岛,通过本次赛事,促进了不同国家足球青训体系、技战术理念的碰撞结合,助力我市足球人才全面发展,营造城市足球多元赛事体系的浓厚氛围。三是与韩国固城郡FC青少年足球队互访交流。1月,韩国固城郡FC青少年足球队一行46人抵达青岛,开启为期10天的足球业务交流活动。固城郡FC青少年足球队分别与市青训中心、海牛俱乐部、西海岸俱乐部及半岛俱乐部的U15和U13梯队进行多场足球交流比赛。8月,我市组织26届省运会男子甲组、乙组队伍36名运动员赴韩国回访。在中韩两地,通过开展青训队伍合练、教练员足球业务交流研讨、考察足球文化和风土人情等活动。推动中韩足球文化交流,引进国际先进发展经验,推动足球事业国际化、科学化发展。


五、做大群众足球,助力全民健身


建成品类齐全、等级分明、覆盖面广、参与度高的涵盖不同年龄段、年度常态化的“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社会足球联赛体系,不断扩大足球人口,厚植“草根”足球文化,增强市民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是办好群众身边的足球赛事。打造青岛城市联赛、“胶东杯”冠军联赛等品牌赛事。年度开展各类足球赛事达30余项超过6000场。二是创新赛事种类,创办企业组五人制足球联赛,各大企业代表队通过比赛增进了文化交流,展现了各自企业的风采,提高全民参与的热情;创办电子竞技足球联赛,比赛吸引了来自青岛民间高水平战队、本地高校,以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同济大学、东北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参与,展现了电子竞技足球的巨大发展潜力;创办青岛市沙滩足球锦标赛,结合沙滩足球旅游节等活动推动了沙滩足球与多元文化的结合。这些赛事的成功举办不仅满足了不同群体的足球运动需求,也为城市增添了更多的活力和时尚元素。三是开展足球普及活动,组织足球体验活动、足球知识讲座等活动,扩大足球在基层的参与度。四是与烟台、潍坊、威海、日照四市成立胶东经济圈城市足球联盟,推动联盟总部落户莱西,按照市场化模式、职业联赛标准,主办胶东足协杯、胶东城市冠军联赛和胶东青少年足球邀请赛,不断扩大胶东经济圈足球竞争力和影响力,推动区域足球协同发展。五是举办足球专业人才培训班54期,首次承办中国足协职业级教练员培训班,持续开展名城学堂、双百园丁学堂等青岛特色足球培训班,提升教练员的执教能力水平。


图片


中国足协主席宋凯以个人身份对中国足球的发展进行了深刻反思和建议。他坦率地指出,近年来中国足球的表现让“大家不满意”,并以卡塔尔阿斯拜尔青训的成功为例,揭示了中国足球在技术传统、青训基础及稳定性等方面的缺失。


宋凯坚信中国足球能够走出困境,并提出了六个关键层面的改进建议:


技术为王:宋凯引用已故名宿马克坚的观点,强调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足球曾以技术为核心竞争力,“技术第一”的理念一度主导着中国足球的发展。然而,这一优良传统后来逐渐丢失。因此,重拾对技术的重视成为当务之急。


抓实训练:为了提高球员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宋凯提倡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的大运动量训练,并特别提出要加强恢复训练(“强恢复”),确保运动员能够在高强度训练后迅速恢复状态。


抓牢青少年足球:他认为培养优秀的教练员是关键所在。为此,中国足协正在加大教练员培训力度,吸引国内外优秀教练投身青训工作,致力于提升下一代球员的基础技能和发展潜力。


建好竞赛体系:稳定的竞赛体系是前提条件,而增强其竞争力则是最终目标。通过构建具有挑战性的比赛环境,可以有效促进各层级球队之间的良性竞争,从而整体提升中国足球的竞技水平。


推动体教融合:这是当前中国青少年足球发展的主要模式。宋凯认为,应加强学校教育与专业训练之间的衔接,使更多学生能够在不影响学业的前提下参与高水平的足球活动。


调动地方积极性:最后,宋凯强调要通过合理的赛事安排和激励机制,激发各地政府和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形成全国范围内的联动效应。


宋凯总结说:“稳定和不折腾、开放和国际化是中国足球的发展思路。”他呼吁所有从业者更加团结、努力、纯洁、开放、勇敢且接地气,共同为中国足球的美好未来而奋斗。特别是“更接地气”的提议,意在让足球真正走进人民生活,扎根于社区,服务于大众健康与快乐的需求。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