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王清宪:新青岛 新使命

2020-08-09 14:16 经济观察报  

导读

一、从全球来看,国际大都市数量众多,青岛的特色何在?经过深入学习领会、广泛梳理总结,最终,“开放、现代、活力、时尚”被定义为青岛的城市特质。

二、北方为何开放不足?王清宪认为,这是因为缺少开放的“窗口”。如今的青岛,就是北方开放发展的“窗口”。

三、一个城市的开放,首先是人的思想开放,尤其是政府官员的思想开放。王清宪上任青岛的第二个月,在中共青岛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上提出,放大坐标找不足,提高标准找差距,首次明确对标方向:“学深圳、赶深圳”。

2019年1月,56岁的王清宪被任命为青岛市委书记。这是他第四次主政一座城市。此前,王清宪曾在山西省晋城、运城、吕梁三地担任市委书记或市长。

与曾经主政的山西城市不同的是,青岛是中国东部沿海的发达城市、计划单列市,是中国北方仅次于北京、天津的“第三城”,其发展始终被寄予厚望。

随着新来的任命,一系列重大课题摆在这位新任市委书记面前:彼时,上合峰会刚刚在青岛落幕不久,如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的重要指示?如何站在省内省外、国内国际以及时代需求等不同维度,为这座沿海城市定位新的坐标、寻找新的目标和发展动力?

2020年7月22日下午,在青岛机关会议中心会议室内,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面对记者畅谈了足足一个半小时,详述了他履职青岛市委书记以来的思考、探索与改革路径。

总书记对青岛的指示要求就是青岛发展的战略目标

2018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青岛,分别出席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和庆祝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对青岛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

王清宪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厚望和要求,是青岛一切工作的逻辑起点,也是他来青岛工作后,思考问题、谋划工作、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岛有三句话最为基本,最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意义。”

2018年6月9日至10日,上海合作组织18个国家在青岛举行峰会。此次峰会得到了总书记“服务保障工作有力有序、精心细致,体现了世界水准,展示了中国气派、山东风格、青岛特色”的评价,随即对青岛提出了“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的重要指示要求。

王清宪上任后,就不断在思考这句话背后的含义:如何才是搞活一座城?“办好一次会”是总书记对已有结果的肯定,“搞活一座城”则是总书记对青岛的希望——发挥峰会效应、放大峰会效应,提高城市活力和竞争力。并不是因为上合峰会的举行,青岛客人多了、热闹了,就叫“搞活”,而是要求充分发挥青岛干部、企业家、资本、产业等方面的活力。这个“活”,是空间布局层面的“搞活”、动力层面的“搞活”和各个领域的“搞活”,是立体、综合、全方位、内生地“搞活”。

上合青岛峰会后,习近平总书记为青岛提出了更为具体的发展目标——“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是为三句话中的第二句。

“这是总书记根据青岛的历史、产业、区域、资源、交通等禀赋,领时代风气之先的气质所提出的。”从全球来看,国际大都市数量众多,青岛的特色何在?经过深入学习领会、广泛梳理总结,最终,“开放、现代、活力、时尚”被定义为青岛的城市特质。

王清宪解释道,这八个字,既是指城市发展方面内在与外在的统一,又是青岛这座城市与青岛人的风貌气质的统一。“开放”是路径,就是发挥青岛对外开放优势,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推动产业、城市、生态等多场景开放,担当山东对外开放的桥头堡。“现代”是理念,就是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改革,用现代理念、意识、方式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活力”是根本,就是以构筑城市活力生成体系、打造活力之都为目标,以服务者心态打造营商环境。“时尚”是气质,就是推动多元文化的集聚、交汇、融合,培育多彩包容的城市文化,成为创新思想的策源地。

2019年7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深改委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上合示范区《总体方案》”),对青岛提出了“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的要求,是为对青岛工作重要指示的第三句。

在这次会议上,总书记指出,在青岛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旨在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拓展国际物流、现代贸易、双向投资合作、商旅文化交流等领域合作,更好发挥青岛在“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建设和海上合作中的作用,加强中国同上合组织国家互联互通,着力推动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格局。

在王清宪看来,上合示范区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绝不仅仅是上合18个国家之间的事情,而是要推动上合18个国家与“一带一路”国家之间双边、多边贸易合作,“这一下就把青岛推向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

基于此,青岛进一步明确了发展定位:在胶东半岛,充分发挥辐射引领作用,当好发展龙头;在全省,着力打造山东对外开放新高地的桥头堡;在全国,努力成为长江以北地区国家纵深开放新的重要战略支点、黄河流域以更高水平开放带动高质量发展的窗口;在全球,加快建设“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推动上合组织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资源交汇互动,着力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双循环中的“双节点”

在7月21日召开的企业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统筹好两个循环,就是要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培育中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在王清宪看来,国内大循环,必定是打通南北、横贯东西的循环,而青岛既是东部沿海发达城市,又是长江以北的重镇。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循环,必须要以开放为引领,而青岛作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支点的“双定位”城市,在推动“一带一路”陆海联动中具有先天优势。青岛正处于双循环中连接南北、贯通东西的“双节点”。

经济的发展,区域不均衡是常态,一个经济体要在不断的动态均衡中得到整体优化提升。有势差的地方才能有资源的流动。

过去南方出口多、向国外流动的多,现在变为内循环为主,向何处去?如今,中国区域发展的南北差距愈发凸显,全国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2019年北方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仅为35.2%,比2012年下降7.6个百分点,北方城市普遍在产业、技术上新动能不足。

对于中国经济的“南北问题”,王清宪有着自己的理解。“多年来,中国一直是用开放倒逼改革的,哪个地方开放的力度大,哪个地方改革的力度就大。中国经济中心出现南移的迹象,北方经济活力不足,创新不足,人口流失,增长缓慢,是因为改革不够,改革不够是因为开放不够。只有开放才能推动创新,只有开放、创新,才能倒逼改革。中央对新的发展格局的部署,必将更大力度地推动南北、东西互动,推动整个北方地区在中国产业链、价值链重构中重新定位、加速成长。”

北方为何开放不足?王清宪认为,这是因为缺少开放的“窗口”。如今的青岛,就是北方开放发展的“窗口”。

今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研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时,要求山东半岛城市群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龙头作用,要求青岛提升核心城市竞争力,发挥港口门户城市优势。

王清宪说,珠江流域开放的前沿是深圳、广州,长江流域开放的“窗口”是上海,黄河流域乃至中国北方缺乏能引领开放的城市。总书记立足于青岛独特的城市区位、工业地位、陆海联动的特殊定位,站在国际开放、国内区域均衡发展,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循环的背景下对青岛进行定位,就是要青岛在落实“双循环”重大决策部署中,做黄河流域开放发展“窗口”,做北方地区开放发展新的重要战略支点。

今年6月,王清宪率领青岛党政学习考察团前往上海学习交流,举办“青岛—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交流与合作对接会”。他此行的目的,是虚心求教于上海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经验,引导南方资源向青岛赋能,打通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间的南北产业循环。

聚焦现代服务业,青岛看重的是其对全产业的渗透性、区域空间的广覆盖性和对优质资源的强大整合力。上海之所以成为引领中国发展的龙头,很大的原因之一就是现代服务业走到了全国乃至世界的前列。2019年,上海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80%,形成了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王清宪希望上海把青岛作为发挥现代服务业辐射作用、推动国内大循环的重要“中转站”,通过支持青岛,更有力地辐射黄河流域、辐射中国北方地区。

“学深圳、赶深圳”

一个城市的开放,首先是人的思想开放,尤其是政府官员的思想开放。王清宪上任青岛的第二个月,在中共青岛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上提出,放大坐标找不足,提高标准找差距,首次明确对标方向:“学深圳、赶深圳”。

王清宪认为,“青岛作为北方第三城,与深圳都是计划单列市,去深圳学什么,不是学体量——深圳GDP近2.7万亿、青岛1.2万亿,短期无法赶上,也无法拥有深圳那种集聚全球资源的地位。青岛要学习深圳开放、创新、改革的精神,学习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开放型、服务型、效率型‘三化三型’政务服务环境。”

许多北方城市主政者履新时,曾率领庞大的政府团队南下参观学习,其形式多是为期三五天的走访式考察学习。可青岛“学深圳、赶深圳”却是持续性、分批次的,每批150人,每期100天,各级官员直接深入深圳各大企业、为企业“打工”“服务”,展开了一场角色换位式蹲点学习。

2019年5月23日,第一批参加体悟实训的青岛干部赶赴深圳,他们先要接受为期10天的“市场化、法治化”集中培训,然后被安排到深圳的各大型企业、投资机构和中介组织任职,进行90天的企业实践训练。

实训单位包括深圳创新投资集团、平安证券、华润集团、华为、腾讯、前海母基金、比亚迪、深信服科技等110多家企业。这不仅能让青岛干部直接接触到深圳最前沿的科技、金融业务与人才,还为青岛今后的招商引资埋下伏笔。目前,青岛派出的第三批干部即将归来,第四批干部很快就会踏上行程。

“去深圳体悟实训的,很多都是青岛的局级干部。也不去政府挂职,直接去深圳各大高端创新企业、社会组织、中介组织工作。去了以后,当普通职员,给人家站柜台、做方案、去谈判、去政府申请项目,没有任何职务。这就是要让青岛干部放下架子,体会一下当个企业家的不容易。”王清宪希望,通过深入学习,要让青岛干部知道深圳企业家如何与官员打交道,深圳的官员如何对待企业家。“青岛实训干部作为企业的人去政府办事,看看深圳的官员如何跟企业家说话,对比你自己是怎么跟企业家说话的,角色换位就能读懂企业家,就知道如何为企业家服务了。”

有的官员回来谈感受,说一毕业就在机关,无论是大小机关,企业家来了就是求我来了,有心理优越感。但去了深圳却体会到,为何企业家每次找上门这么着急——企业家身后可能背负着几个亿甚至更多贷款,业务推迟一周、一个月,上百万千万的资金就没了。有的官员回来后,一见企业家马上就条件反射般地站起来相迎,为什么?他感觉领导来了!因为在深圳企业的部门体悟实训,企业的中层干部都是自己的领导。

青岛市首批赴深圳体悟实训队“队长”张永国分享了一个故事:在参加一个青深两地青年企业家交流会时,他发现3名来参会的深圳企业家竟然全部都是山东人。张永国对这3位企业家说,身为山东人却在深圳创业,不是你们的问题,而是我们的问题……

赴深圳的官员学习回来,还必须上交一项“作业”——每人交一篇论文,结合自己单位、对照深圳的标准,谈谈作了哪些思考,青岛应该怎么调整,建议市委市政府做哪些改革。前两批队员结合所学所悟,已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150余篇,意见建议250余条。

王清宪指出,通过“学深圳、赶深圳”,青岛已经开始形成用市场的逻辑谋事、用资本的力量做事的“新风气”,“这样就摆脱了权力任性,才能深刻理解总书记讲的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否则官员都不知道市场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政府一干就干了市场可以干的事,违背市场的规律”。

青岛,一个正在创业的城市

“青岛要形成一个什么样的发展状态呢?我在青岛—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交流与合作对接会演讲时有三句话:青岛是一座青春之岛,是一个正在创业的城市,是城市中的‘独角兽’。”

王清宪坦言,青岛希望与一切创业的年轻人一起成长。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都是年轻人的事业,青岛正在营造各种创业氛围吸引全国年轻人前来创业。

从2019年开始,青岛连续两年举办全球创投风投大会。一位知名创投人士跟王清宪感叹道,以前开创投大会、搞创投产业的城市,除了北京,都在南方,青岛开创了中国北方创投产业的先河。

王清宪指出,“青岛为何要开创投大会?全国都在争夺人才,年轻人需要的是什么,需要的是创业的平台。深圳聚拢全国年轻人也不是城市的基础条件有多好,而是中国创投资本最集中的地方,有足够的资本能够支持年轻人实现创业的梦想。一个城市能否吸引年轻人,关键是具备年轻人创业的条件。”

连续两年成功举办创投风投大会,让青岛成为世界创投风投关注的新风口。2019年,青岛私募基金总数达553只,同比增长33.6%,高于全国24.1个百分点;基金管理规模821.2亿元,同比增长28.3%,高于全国20.8个百分点。因与美国贸易摩擦、全国投资总体都在低位增长的2019年,青岛全市投资增长21.6%,增速列全国35个大城市第一,更是远高于2018年7.9%的投资增速。

受青(岛)深(圳)两地深入互动的感召,去年以来,青岛来自深圳企业投资合作的项目就达111个、到位资金近300亿元,5亿元以上重点签约项目32个,计划总投资额1762.6亿元,深圳已成为青岛内资到位资金的主要来源地之一。

在王清宪看来,青岛依托海尔卡奥斯平台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也是在为年轻人创业提供平台,因为工业互联网是最吸引年轻人的。“工业互联网对于创业者,意味着能支撑他们在最短时间以最优资源配置来推动生产。比如我想做一个啤酒厂,海尔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卡奥斯)能以最便捷的方式提供建设一个啤酒厂所需的原材料、设备、人才、技术等一切资源。年轻人创业所缺少的资源,能在这一工业互联网平台轻松对接。这也是创投、风投最愿意投资的领域。如此一来,就形成了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四链合一’的生态。”

今年上半年,青岛克服疫情影响,仅通过网络签约项目就达588个,总投资6608.8亿元,大部分围绕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机器人、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新动能领域。“这些项目一旦落地,转眼就要招工,高科技人才紧跟着就来了。一个城市有了创业的资本、资源,才能真正聚拢年轻人来创业。”

15个攻势就是15组改革

在重新定位了坐标、目标,寻找到了与先进城市的差距之后,关键是要找到实现城市战略目标的改革路径。从2019年开始,青岛发起了经略海洋、“双招双引”、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建设、“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科技引领城市建设、城市品质改善提升等“15个攻势”,坚持把15个攻势作为15组改革,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跨行业、跨部门设立专班推进,把条条、块块和各个攻势有力整合到一起,探索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进工作的改革路径。

青岛一直是制造业起家的城市,秉承“工业立市”的发展思路,上世纪末诞生了海尔、海信、青岛啤酒、澳柯玛、双星“五朵金花”。可后来,正如青岛人所说,“90年代的互联网、2000年的互联网电商,青岛基本错失,2010年的互联网金融,也只是抓住了尾巴……”

王清宪上任青岛市委书记后调研发现,青岛传统产业多,传统模式多,产业新动能不足,尤其是信息化数字化产业不足,青岛营业收入排名前二十位的企业没有一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这带来的后果,一是传统产业没有数字化赋能,二是没有新的数字产业。中国整个北方都是如此,青岛也是如此。

从去年开始,青岛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可摆在王清宪面前的难题是,青岛在信息技术产业上基础薄弱,且落后太多。如何才能发挥自身优势,快速切入、迎头赶上?

技术再好,关键是要把技术赋能给产品、赋能到具体的应用场景。因为人工智能只有和传统产业相结合,技术才是“活”的,才能在应用中不断完善、提升,否则信息技术搁置一年就过时了,毫无价值。“山东是制造业大省,41个工业门类齐全,在全国首屈一指,其中青岛有36个工业门类。去年,青岛把华为、腾讯、科大讯飞、商汤科技、旷视、海康威视等人工智能头部企业请到了青岛,我们希望这些高科技企业在青岛发展人工智能、培育工程师,把算力算法算据变成产品,应用在传统产业提高效率。而青岛本土的传统企业向他们也全面开放应用场景,接受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的改造。”王清宪介绍。

以开放应用场景换效率、以开放市场换技术的想法,正中了高科技企业苦于新技术无法落地的下怀。2019年11月30日上午,由华为、腾讯、科大讯飞、商汤科技、旷视、海康威视等15家人工智能行业知名企业共同起草的《人工智能产业共同体青岛宣言》发布,青岛市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全面启动,“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全面起势。

从去年到今年5月8日,青岛共有500多家企业开放了应用场景,进行人工智能改造。按照王清宪的设想,青岛将以产业开放带动城市开放,对传统产业全部进行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赋能,打造人工智能应用与服务产业高地;赋能之后,青岛各产业的生产效率至少提高20%以上。

青岛港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港口,吞吐量全球排名第六,集装箱排名第七。王清宪到任后却发现,青岛港过去像个挑夫——只做简单的运输、装卸。他曾直言,“青岛港是中国长江以北最好的港口,是沿黄流域最大的出海口。但青岛港现在只是一个运输港,没有成为贸易港,只能挣点‘车马费’。我们经营城市、经营港口,就要充分挖掘港口的经济内涵,把运输港变成贸易港。”

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建设攻势,倒逼青岛港开始全面转型——一面开拓陕西、河南、新疆,延伸更多的经济腹地;一面远赴欧亚各洲,开辟更多的国际航线,实现“港通四海”。同时,青岛港开始打造中国北方国际邮轮母港、中国北方最大船供油基地,与石油巨头和数十家地方炼厂首创“原油现货超市”和混兑调油业务……从单纯物流到人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以及临港产业等全要素的集聚。

正如王清宪所说,青岛已开始把伦敦、新加坡等国际航运中心城市作为对标的榜样。最终,由港口转型推动的,是青岛这座城市开放能级的提升。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