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反复发炎疼痛,是上火还是长了智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专家提醒,这种情况也可能是恶性肿瘤,为此,有些患者不得不切除部分下颌。
今年48岁的李先生,有颗烂牙很多年了,一直没去医院。近半年来,那颗烂牙松动,反复发炎疼痛,用消炎药也不好。在家人的催促下他来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经过检查,患者左侧下牙龈有菜花状肿块,牙齿松动,牙槽骨吸收,活检病理提示左侧下颌牙龈鳞癌。牙龈癌是最常见的口腔癌之一,发生于牙龈的恶性肿瘤,主要危险因素有口腔卫生不良、吸烟、咀嚼槟榔、烂牙长期未治等。
手术切除肿瘤及肿瘤侵犯的下颌骨是首选治疗方案,但下颌骨没了,那不就只剩了半张脸?难看不说,如何正常说话吃饭?这让李先生和家人犯了难。为解决这个问题,口腔颌面外科组织科内全体医师讨论分析,如何在彻底切除肿瘤组织的基础上,最大可能保障面部美观和功能完整。
专家在进行手术。(院方供图)
最终,手术团队计划为患者实施左侧下颌牙龈恶性肿瘤扩大切除术、左侧下颌骨节段性切除术、颈淋巴清扫术,同期切取左侧腓骨瓣行下颌骨缺损修复重建手术。简单来说,就是“削骨借肉”:把左侧下颌肿瘤部位和必要的下颌骨切除,再从小腿上取一块合适的骨头+皮瓣,补在缺损部位,重建面部结构。专家介绍,截取患者自身的骨头相容性会更好,也更有利于后期骨头的结合。腓骨的好处在于比较坚硬,供血血管比较恒定,修复缺损非常适合,因此,小腿是常用的截骨部位之一。
为了进一步综合确定治疗方案,医院启动多学科会诊,口腔颌面外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病理科、影像科、手术中心和病房护理团队等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做足了术前、术中及术后准备。口腔科主任杨学财和团队为李先生实施了手术,扩大切除原发灶并截除部分下颌骨,完成淋巴结清扫,再从患者左侧小腿取下一块带血管的腓骨瓣,移植到下颌骨,钛板钛钉固定,修复重建下颌骨,并在显微镜下将腓骨瓣的血管与颈部血管吻合,重建血液循环。在协同治疗及精心护理下,李先生病情逐渐好转,术前担心因为手术“毁容”的他,现在精神状态良好,吞咽和说话都没有受到影响,已经顺利出院。
口腔颌面外科专家提醒,当出现牙龈肿块、疼痛、牙齿松动、张口受限、拔牙窝不愈合等情况时,需提高警惕,及时就医,早发现、早诊断、早期接受规范治疗,避免贻误病情。(观海新闻/青报全媒体 记者 吴涵)
责任编辑:魏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