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上“智慧纸笔”、滑上专业冰场、吃上暖心早餐……
增内涵提颜值 新学期校园“上新”
新学期刚刚拉开序幕,校园有哪些新变化?数智教学全面升级、增设学校体育设施、增加校园早餐供应……记者探访发现,为了让学生们学得好、“练”得好、吃得好,新学期岛城部分中小学校悄然“上新”,学校正在变得更智慧、更暖心。
数智化教学用上“智慧纸笔”
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正在深刻影响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新学期,青岛第二实验初级中学推进智慧校园建设,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按照计划,开学初,学校面向全体教师开展“希沃白板软件”培训,帮助教师掌握希沃白板的基本操作与课堂互动功能;2月下旬,面向全体青年教师、全体数学和英语教师开展“智慧纸笔系统”培训,提高教师使用智慧纸笔进行教学设计、课堂互动和数据分析的能力;3月中旬,面向全体教师开展“生成式人工智能软件”培训,引导教师理解并应用生成式AI工具开展教学。
青岛第二实验初级中学学生课上学习编程。学校供图
培训将分阶段、分层次进行,确保教师能够从实际需求出发,提升数字化教学水平。此外,为了确保新技术的有效推广,学校成立“数智化教学行动研究小组”,通过数学、英语等多个学科小组教师的带头应用和示范作用,逐步推进、推广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
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全面提升师生的数字素养,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本学期,学校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科技教育和竞赛活动,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教育、电脑作品制作比赛、编程比赛、机器人竞赛等领域,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利用信息科技课程,开设针对七年级学生的人工智能基础课程,包括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应用实例《人像识别项目》等内容,通过实验和项目式学习,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提升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学校里可以滑冰还能跑酷
亚冬会余热未减,青岛中央商务区实验学校二年级学生许澜潇和小伙伴们戴上头盔、脚踩冰刀,踏入学校新引进的冰场,滑了一圈又一圈,洁白的冰场里充满了孩子们欢乐的笑声。新学期开学后,这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学生惊喜地发现,校园里多了几个让自己“动起来”的好去处。本学期,该校引进了蹦床、跑酷和冰场等体育设备,丰富了学校的体育教学内容和课程,提高了体育类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为什么引进冰场?该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教师可以开展滑冰课,传授滑冰知识和技巧,让学生接触到多元化的体育项目,拓宽体育学习的领域;同时助力冰雪人才培养,对于有滑冰天赋和兴趣的学生,冰场提供了专业的训练场地,有利于学校发现和培养冰雪运动后备人才,为学生在冰雪运动领域的发展提供支持。”
多样化的体育设备能够满足学生不同运动需求,而且丰富新颖的体育设备能激发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到不同运动的乐趣,从而更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养成终身运动的习惯。从更深层次来看,体育设备更新不仅是硬件升级,更是对教育理念的革新。它通过激发学生兴趣、提升科学化教学水平、构建健康校园生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校的长期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持。作为一所今年将满“两周岁”的新校,青岛中央商务区实验学校积极响应市北区推广的“2+2+N”体育工作模式,通过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和课程设置,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技能。学校尤其重视跳绳、跑酷两个特色项目,新设备的引进将助力特色项目的深入开展。
学校体育设备更完善的同时,校园也变得更美丽。本学期,从该校食堂到学术报告厅的通道一侧,多了一面极具特色的“网红墙”,充满奇思妙想的小学生遇上兼具创意与技巧的初中生,不同年龄段的艺术思维相互碰撞,全校22个班的学生和部分家长共同为校园墙壁披上新学期绚丽的新衣。
青岛中央商务区实验学校内的“网红墙”。董真 摄
在学校食堂吃上可口早饭
蛋炒饭、烤肠、煮鸡蛋、豆沙包、八宝粥……周一一早,当青岛实验初中的学生走进学校食堂,热气腾腾、码放整齐的早餐氤氲着食物的香气,为一天的学习生活注入了满满的能量。继上学期实现学校食堂可堂食后,本学期该校在后勤保障上继续加码,增加了早餐供应。新学期,学生可以坐在学校食堂里吃到干净卫生、营养可口的一日三餐。
新学期,青岛实验初中学生可以在食堂吃早餐了。学校供图
作为一所局属优质公办初中,青岛实验初中与其他初中学校不同的是,学生来自市内三区(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有的学生因为家距离学校较远,早餐就成了难题。“在前期和家长的交流过程中,不少家长提出,因为孩子每天上学出发比较早,没有办法在家里吃早餐,不少孩子的早餐是在路上解决的,或是为节省时间早餐相对比较简单。”学校总务处主任李佳栋说,初中生处于身体发育的高峰期,早餐又非常重要,学校领导考虑到家长的实际困难和孩子的身心发展,经过多方调研,克服学校人员不足、场地小等因素,新学期学校食堂增加早餐供应,为有早餐需求的学生家庭解决实际困难。为了让孩子吃好早饭,学校下了不少功夫,“校园版早餐”注重搭配,又有营养。学生从每一餐里,都能体味校园美好“食”光。(观海新闻/青岛晚报/掌上青岛记者 董真 于娜)
责任编辑: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