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记者出击|AI成赶作业“神器”,怎么办?

原创 2025-02-21 12:03


寒假作文有浓郁的“AI味儿”,数学作业AI搜题漏洞明显;有人认为能提高效率,有人则担心会形成依赖——

AI成赶作业“神器”,怎么办?

    新学期开始,“赶寒假作业”大戏也落下帷幕。记者采访师生发现,今年的赶寒假作业方式较往年有一个明显变化:一些学生将人工智能当成“外援”,不仅找AI帮忙写作文,还会把数学等其他学科作业交给AI。AI成赶作业“神器”?如何认识这一新情况,应对这一新变化?一时间引发各方热议。

  AI正在“渗透”进作业本

  “我们班很多同学都会用AI软件解题,只要在AI软件里搜一搜,就能得到详细的解题步骤。”初二学生陈昭昭(化名)告诉记者,数学是他的薄弱学科,碰到难题和错题,他都习惯用软件搜搜,省去了找老师答疑的麻烦。“AI不仅能提供解题步骤,还能提示所考查的知识点,非常方便。”

  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目前许多AI应用已经具备数据分析、文献检索、文案写作、翻译等多种功能。在部分学生看来,这种功能强大的应用是写作业的好帮手。

  “用AI写作文太方便了,老师让写一篇寒假游记,我在AI软件上输入关键词,就能得到参考范文。”五年级学生曾妙可(化名)说,AI还会给出写作思路。例如,写之前要确定文章主题和结构,开头要交代旅行的基本信息,正文可以包括景点描写、人物互动、文化体验等内容,特别详细。记者询问使用AI是否会产生依赖,她有些不好意思地承认自己最近写作业确实会忍不住打开AI软件搜一搜。

  在各大网络平台上,记者搜索发现,有许多学生博主分享自己使用AI辅助学习的视频。有人用AI练习英语口语、背诵单词,有人用AI做手抄报,还有人让多个AI软件就某一事件开展辩论。但是,在AI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的同时,有不少家长发现AI成了代写作业的“枪手”。

  “开学前我检查儿子的作文本,发现有两篇作文不像是他写的,就问他是怎么回事,他说是借鉴AI的。”家长王女士说。蒋女士最近也偶然发现,孩子在AI应用中搜索了寒假作业里多道数学题的答案。

  AI写作业的现象也在一些教师这里得到印证。“新学期开学后,我发现部分学生的作文、周记有明显的‘AI味儿’。”在城阳区某中学教授语文的李老师说,对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习水平、作业风格,老师都了然于心,作业是否是自己完成的,老师往往能分辨出来。

  “许多孩子的数学作业乍一看完成度很高,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有很多漏洞。”李沧区某小学的一位数学老师告诉记者,一些学生使用AI搜出来的题目与作业题目虽然题型一样,但里面的数字并不相同,虽然解题步骤没问题,但结果已经谬以千里。

  AI是“帮手”还是“枪手”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对于学生用AI写作业的行为,家长的态度并不一致。

  部分家长认为,AI可以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孩子的功课越来越难,我辅导不了。有了AI的帮助,孩子自己就可以批改作业,给我减轻了负担。”殷先生说。

  王女士对AI写作文“谨慎支持”:“孩子的作文总是写不好,我也教不好,AI所写作文的结构、用词都可圈可点,孩子仿照一下也不错。”

  另一部分家长则认为,用AI写作业不利于学习。“用AI把作业写得漂漂亮亮,结果一到考试就露馅,这样写作业有什么用?”蒋女士说。

  相比于家长的众说纷纭,老师的态度较为统一。受访老师虽看好AI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但都反对学生用AI写作业。

  “学习不只是写出几篇文章,解出几道数学题,而是要学会思考,能科学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AI无形之中省略了学习、思考的过程,用它来写作业是不对的。”高一班主任孙老师认为,学生作业一般与课堂内容配套,起到巩固知识点的作用,AI不了解课堂进度和学生对知识点的领悟程度,不一定能提供合适的解题思路。“学习能力较强、自控力较好的学生利用AI学习新知识是可行的,但利用AI写作业有弊无益。”

  “我发现用AI代写作业的情况后会让孩子重做,并通知家长。”在小学任教15年的高老师认为,中小学生三观尚未形成,利用AI写作业容易助长不劳而获的心理,影响孩子的长远发展。

  对于学生用AI写作业的现象,AI怎么看?记者就此向多款AI提问。

  一款AI给出了750余字的回复,内容包括“技术进步的体现”“学习态度与自主性”“教育方式的反思”“道德与诚信问题”“家长与学校的引导”“未来的趋势与挑战”6个方面。它提到:过度依赖AI完成作业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自主性。作业的目的是巩固知识、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学生只是依赖AI完成任务,可能会忽视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长此以往,学习效果会大打折扣。

  另一款AI给出了539字的回复。它认为,用AI写寒假作业这一现象具有两面性。一方面,AI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培养技术应用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具有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过度依赖AI会降低学生的学习能力,阻碍个性发展,学生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作文等作业缺乏个性和创意,不利于学生独特思维和个性的发展,学生可能会养成投机取巧、应付作业的习惯,对待作业不认真,缺乏主动性和责任感,不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和职业道德素养。

  引导学生合理使用AI

  人工智能为教育理念和教育生态带来了重塑性变革。据了解,当前,已有不少学校将AI引入教学。今年寒假,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丰台学校首次布置AI创意作业,要求科技社团的学生们用AI插画或视频完成相应作业。

  采访中,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在教育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接触和使用AI,提升他们的AI素养是学校和家庭必须直面的一道必答题。

  “大学生用AI写论文的现象已非个例,在刚刚过去的寒假,中小学生用AI写作业又引起了广泛关注。”青岛市政协委员、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高艳丽认为,要破解学生滥用AI问题,学校应该加强诚信教育,让学生明白造假行为的严重性,引导学生合理利用AI工具。“学校可以建立作业诚信档案制度,对学生使用AI写作业行为进行记录和监督,及时纠正。同时,家长作为未成年人的第一责任人,有义务教育和帮助孩子在学习中正确使用AI工具。”

  青岛市政协委员,青岛超银教育集团党委副书记、青岛超银学校校长潘晓莉认为,部分学生利用AI写作业的背后暴露出3个深层问题:一是传统作业设计机械化、重复化,难以调动学生的自主思考热情;二是部分家庭过度依赖技术工具来解决教育焦虑;三是新一代“数字原住民”对技术伦理缺乏清醒认知。

  “学校可从两个方面破局:一是升级作业范式,设计‘AI不可替代’的实践类作业;二是革新评价体系,利用AI监测系统,通过语义分析、逻辑图谱等技术手段识别作业原创性,同时建立包含答辩展示、实践成果等的多元评价维度。”潘晓莉介绍,今年寒假,超银中学开展了“我帮父母来忙年”短视频制作活动,要求学生结合自家过年特点,亲自参与实践、拍摄视频,并运用运镜等技术处理视频。此类作业个性鲜明,AI仅能部分参与,却不能完全代劳。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在教育领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是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然而,传统教育模式受限于教材进度和课时安排,有效的提问训练往往难以充分开展。AI技术的出现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通过与AI互动,学生可以快速了解自己提问的逻辑性和清晰度,从而不断优化提问方式。下一步,我们计划开设系列课程,引导学生向AI有效提问,同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理解‘用AI思考’的价值,而非‘让AI代替思考’。”潘晓莉说。

  近年来,利用新技术辅助教学是大势所趋。“我们正在谋划深入推进AI进课堂,既可以用AI弥补我们传统课堂教育的不足,也可以提升学生的AI素养,更好地满足他们未来发展需要。”青岛市政协委员、山东省青岛第九中学党委书记孙睿认为,破解AI代写作业问题,关键在于让学生明确AI的真正作用,知道AI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守牢底线。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