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青岛市司法局局长邓焕礼做客民生在线:以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

原创 2025-02-25 20:37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市司法局局长邓焕礼做客民生在线,回应网友关心的热点问题

以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2月25日讯 2月25日下午,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邓焕礼做客民生在线,围绕“以高质量法治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主题和网民在线交流。

邓焕礼介绍,2024年,青岛市司法局认真落实法治建设各项任务,持续推进法治领域各项改革;健全完善立法快速响应机制,更加注重“小切口”“小快灵”立法,以良法促进法治、保障善治;持续推进涉企执法阳光监督改革,开展民营企业“合规法治体检”,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法律服务超市”,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产品供给,满足市民对更优质法律服务的需求;加强监狱、强制隔离戒毒、社区矫正工作,守牢安全稳定底线。我们的工作就是以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让法治阳光温暖群众心田。

网友:请问市司法局在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上,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邓焕礼:青岛市司法局秉承“法治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这一理念,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多措并举、精准施策,“加速”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打造来青投资经商强大磁场。

一是统抓依法治市工作。出台深化法治领域改革、司法行政领域改革实施意见,落实优化法治环境32条措施。推动农村宅基地审批、无证明城市建设等20件法治为民实事全部落地,1件获评全省法治为民实事。在全省率先开展村(社区)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述法,打造述法工作四级全覆盖“青岛模式”。加强法治督察,解决房屋确权颁证难、社保办理多头跑等民生领域突出问题99个。

二是助推城市管理精细化。聚焦改革发展稳定急需、人民群众期盼领域,推动制定、修订中小企业发展促进条例、科技创新促进条例、全民健身条例等地方性法规5件,推动制定、修订老旧街区改造管理办法、农贸市场管理办法、海上旅游运动船艇管理办法、房屋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等政府规章11件,以“小切口”立法助推城市管理、企业发展和市民生活品质提升。

三是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推进涉企执法阳光监督改革,制定涉企行政检查“综合查一次”工作方案,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就办好”,有效解决多头检查、重复检查。2024年,全市行政检查数量同比减少14.17%,切实减轻企业迎检负担。

网友:惠企法律服务方面有什么举措?

邓焕礼:聚焦企业期盼,提供高质效的法律服务,市司法局及相关部门单位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以惠企服务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打造“法惠企航”服务品牌,惠企法律服务团队可以免费为企业提供政策及法律咨询、权益保障、基础性法律服务等。具体包括开展惠企政策法律宣讲,帮助企业掌握政策,享受政策;为企业进行法治体检;收集企业关于惠企政策不落实、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并向主管部门反映等。2024年,共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7.1万余次,为万余家企业解决劳动用工、跨境贸易等方面法律问题。

二是以高效复议提升涉企行政案件审理质效。坚持“企业所需、复议有为”,打造涉企复议办案机制,开通企业申请“绿色通道”。市司法局与市工商联等四部门建立沟通协作联系机制,在26家“专精特新”企业建立惠企联系点,举办复议“入园区、进企业”等活动,入企宣讲20余场次。审理涉企案件442件,其中金额过亿案件20余件,为企业避免损失8亿余元。

三是以优质资源打造涉外法律服务高地。高标准建设青岛中央法务区涉外法务区,引入青岛国际商事法庭、青岛知识产权法庭、青岛海事法院中央法务区审判区、山东涉海法治联盟等国际化法务资源和多元解纷资源。支持本地律师事务所“走出去”,扶持律师事务所在“一带一路”沿线及上合组织国家和地区设立办事处或分支机构。

四是以多元解纷营造和谐发展环境。开展商事调解制度试点工作,指导成立全省首家基层法律服务领域的商事调解中心。目前,全市共有商事调解组织33家,调解员近300名。健全完善涉民营企业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强化涉民营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矛盾纠纷排查和实质化解工作。2024年,全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化解劳动争议类纠纷3158件、知识产权纠纷124件、金融纠纷2245件,接收法院委派案件6000余件,涉及标的额近30亿元。

在青岛市民中心、各区(市)行政审批中心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均设有惠企法律服务窗口,企业可以前往获取线下咨询等服务。青岛市民中心的惠企法律服务热线为 0532-66200789。此外,企业可下载“爱山东”移动APP,搜索“青岛市惠企法律服务管理平台”,查询全市惠企律师事务所、惠企律师联系方式及相关服务信息,拨打电话即可获取相应服务。

网友:目前,岛城为市民提供了哪些线上和线下的公共法律服务?

邓焕礼:青岛市以群众需求为中心,不断创新服务形式,通过“实体+热线+网络”三平台融合,构建起普惠均等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市民可以通过多种渠道高效便捷获取公共法律服务支持。

在市级层面,设有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地址位于市南区香港中路80号青岛中央法务区·涉外法务区内。共设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8个服务窗口,市民可“走进一扇门”办结多项法律事务。 一是提供法律援助、公证、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的咨询、预约及办理指引;二是畅通无障碍服务通道,配置手语翻译器、低位服务台等设施,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可电话预约、上门服务,为群众提供便利服务环境;三是设有涉军法律服务工作站,为军人军属提供专项服务;四是法律援助业务推行“市域内通办”和“胶东五市跨城通办”,市民可在任何一个法律援助机构完成申请。10个区(市)分别设立了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在每个镇(街道)均设立了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调解、法律援助、代收行政复议申请等服务,方便群众能够就近获得公共法律服务。

我市还持续提升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服务效能,实现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面向公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更多详情市民可关注“青岛公共法律服务”微信公众号或者拨打0532-83880011,与工作人员及时联系获取法律服务。(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戴谦)

责任编辑:孙源熙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