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我是民营企业家 | 曹曼:打造环境产业的“阿里巴巴”

原创 2025-02-26 06:33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青岛国真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曹曼:

走出舒适区二次创业 打造环境产业的“阿里巴巴”

保持着旺盛的学习精力,辗转全国多个行业论坛发表演讲,在个人公众号撰文探讨数字化转型、大模型等前沿话题……很难想象这是一位63岁民营企业家的日常状态。

“国真智慧的目标是成为环境产业的‘阿里巴巴’。”青岛国真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曹曼表示。

他创办的国真智慧,开发了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环境行业唯一工业互联网示范平台——Eiiplat环境产业互联网平台,承担了环境行业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站和国家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省级示范“环卫云中心”建设任务,成为环境产业互联网的拓荒者。

转型是“一把手工程”

曹曼是北京大学环境社会发展学博士,创办了青岛天人环境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是环境行业的知名专家。但在2012年之后,他选择成为一名二次创业的“新兵”,从头开始研究互联网,建设Eiiplat环境产业互联网平台。

主动走出舒适区,并非曹曼心血来潮。

天人环境从事的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是一个政策驱动型行业,受到宏观经济形势波动的影响较大。2012年,天人环境因为政策变动等因素撤回上市申请,由此错过了上市的最佳时机。那时的曹曼已经50岁,临门一脚的失利对他的震动极大,同时也让他重新思考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原先天人环境主要承接环保项目,但受制于政策、市场、资金等因素,单纯做工程的模式很难将企业做大。而工业互联网是环境行业破局的重要利器,市场前景更为广阔。”为寻求企业的第二增长曲线,曹曼决定“轻装上阵”,将与主业关联度较高的环境产业互联网作为主攻方向,并搭建相关团队。

从工程项目转向工业互联网,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

“都说创业难,实际上工业互联网创业更难。最开始的3年,平台没搞成,团队流失了。在这一过程中,有人认可,也有人反对。”曹曼说。

转型之初的连续三次研发失败,让曹曼认识到数字化转型必须是“一把手工程”。随后,他亲自担任项目经理,带领团队死磕产品研发,同时边干边学,赴清华大学进修了一年互联网专业,集中阅读了大量专业书籍,自学了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等知识。直到转型的第7年,他打造出一支跨界团队,才成立子公司国真智慧。

探索共建共推共营模式

在杭州富阳循环经济产业园内,杭州滨和集团投资建设的一座现代化餐厨垃圾处置智能工厂成为网红打卡点。

与印象中的传统垃圾处理厂不同,这个智能工厂内难见人影,取而代之的是一位特殊的“朋友”——Eiiplat。车间处处呈现出数字化智能化场景,通过采用“Eiiplat+微平台”智能化管理系统,在减少用工数量的同时,实现了吨垃圾综合处理效率约20%的提升。

“推广运维平台化模式,是提升垃圾处理效率和质量的重要途径,投入一般占工程总投资的3%—5%。杭州这个项目效果非常显著,仅用一年多时间就收回成本,证明了平台是被市场认可的,后续还可以推广到水处理、垃圾焚烧发电等环境产业领域。”曹曼告诉记者。

在曹曼看来,工业互联网的规模化应用仍面临一些制约因素,比如企业对接入其他企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存在安全顾虑、通用平台不熟悉细分行业生产特点等等。Eiiplat则开创了“大平台+子平台+微平台”的共建、共推、共营模式,与细分行业头部企业一起推动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其中微平台类似消费互联网的微信,帮助企业快速进行数字化升级,实现企业之间的互联互通互动。

在采访中,曹曼并不讳言国真智慧仍然处于初创期,尤其在当前环境行业剧烈的调整之下,离不开母公司天人环境的持续“输血”,但过万亿的市场空间让他有信心把平台做大做强。

“面对行业起伏波动,企业更要以技术创新来应对。创业30多年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企业在技术上要与时俱进。今年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在环境产业互联网平台上接入DeepSeek,并做出行业应用方案。”曹曼表示,“在‘双碳’背景下,环境产业互联网的前景毋庸置疑,一旦市场需求得到充分释放,国真智慧将会快速发展起来,为推动环境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晓峰

青岛日报2025年2月26日2版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