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3月14日讯 3月14日,青岛市氢能产业园第二次集中签约暨重点项目投产(启用)活动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泊里镇举行,9个项目集中签约,5个项目投产,青岛市氢能产业园氢能“全产业链”打造提速升级。
本次活动集中签约9个项目、投产5个项目,总投资超过40亿元,建设内容涵盖氢气“制、储、运、加、用”全流程,充分利用本地丰富副产氢资源的同时,积极开辟光伏绿电制氢等新赛道,助力青岛氢能产业延链强链。
签约项目中,由国内氢燃料电池系统及关键部件技术领先企业德燃(浙江)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投资的氢燃料电池车用产线,将逐步打造临沂-青岛公共交通示范线与物流示范线、中德氢能研究中心、检测与售后中心及大数据智能管理平台;华旺(青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金能化学(青岛)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的“供氢-输氢-储氢-加氢-用氢”一体站项目,建成后可满足100辆以上氢能商用车的加注需求,重点服务于董家口港区及周边氢燃料电池重卡、公交、物流车。
“我们将发挥德燃动力系统产业牵头效应,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形成‘制氢-储氢-加氢-用氢’全链条,推动青岛氢能产业升级,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与绿色经济协同发展。”德燃(浙江)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章桐表示,希望通过深化合作,推动氢能在港口、运输、公交、船舶等领域的示范应用,通过国际氢能论坛、产业孵化器等平台,吸引全球氢能企业与人才落户,参与制定地方氢能产业规范,助力青岛成为全国氢能技术策源地与应用标杆。
5个投产项目包括青岛华旺产业技术研究院、低空飞行器用燃料电池、低速氢能源动力交通、质子交换膜、光伏发电-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低速氢能源动力交通项目由华旺(青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涂正凯教授团队共同推进,将利用自有核心技术结合智慧化运营平台,实现1000台套以上氢能源共享单车的本地自主产研及运营,预计4月份可实现首批车辆道路运营。
“西海岸新区产业基础雄厚,具有丰富的氢气资源禀赋,具备大规模发展氢能产业的能力。我们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开展氢能产业前沿技术研发攻关和产业化,争取为青岛氢能产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研究员、特聘教授涂正凯说。
当天的活动上,氢能大厦、氢能国际会客厅同步启用,华旺产业研究院同步揭牌。作为产业园核心载体,氢能大厦将集聚产业链企业,形成制氢装备、燃料电池、氢能应用等特色产业集群;氢能国际会客厅将率先搭建起跨区域氢能技术研讨共促平台,并逐步发展成为青岛市氢能产业对外合作交流的科创桥头堡,目前已储备合作项目3个;华旺产业技术研究院将发挥科技资源整合、重大技术攻关、产业人才培育以及氢能产业生态构建等核心职能,形成完善“战略规划—研发孵化—产业支撑”的全链条服务能力。
聚焦氢能发展前沿,西海岸新区深耕绿色能源产业细分赛道,推动引领性、标志性项目落地,加速氢能“全产业链”搭建。据了解,青岛市氢能产业园成立以来,已累计签约氢能产业项目22个,签约总投资超140亿元。目前,园区正在推进二期638亩拓展区建设,规划建设氢能港口、氢能社区、氢能交通等应用场景,计划2030年累计完成投资80亿元以上,产业规模达到110亿元,集聚上下游产业链项目50个以上,形成规模更加完善、结构更加合理、对外合作更加紧密的氢能产业体系,助力青岛市氢能产业走在全国前列。(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凯 通讯员 孙华丰)
责任编辑:孙源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