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全生命周期多学科体重管理!青大附院助“胖友”享“瘦”健康

原创 2025-03-15 12:06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3月15日讯 3月15日讯 “医生,我这体重从小就没降下来过,身高156厘米,现在有160多斤,最轻的时候也有140多斤。我和丈夫近期有生育计划,但我又有多囊卵巢综合征,我该怎么办才好?”近日,在青大附院体重管理多学科诊疗门诊,32岁的张女士一脸担忧地向专家们倾诉。青大附院集合多学科专家,为张女士定制了个体化的体重管理方案,尤其是根据她的整体身体状况,制定了严谨的健康管理处方,从每日饮食的具体建议,到锻炼时长、锻炼强度等,都有明确细致的要求。在多学科诊疗门诊的帮助下,张女士的体重得到了明显控制。

近日来,体重管理成为网络热词,备受网友关注。肥胖问题往往伴随着代谢异常、内分泌失调或体质差异,单一科室干预往往难以取得满意效果。今年年初,青大附院体重管理中心正式运行,通过成立体重管理标准化诊疗专家委员会,指导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科、临床营养科、中医科、胃肠外科、消化内科、儿童保健科、产科、老年医学科、临床心理科、康复医学科等10余个学科开展全生命周期多学科体重管理工作,制订体重管理相关诊疗规范、工作流程、质控标准等,采取体重管理专科门诊和多学科协作(MDT)相结合的模式,为患者提供科学化、精准化、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

与此同时,青大附院开设体重管理多学科诊疗门诊,以有效整合医疗资源、推动医患共同决策。该门诊通过综合评估患者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疾病情况、用药现状、家族遗传、运动模式、睡眠习惯、心理状态、代谢状况以及减重意愿等,由多学科专家共同制定包含医学营养治疗、行为心理干预、运动干预、呼吸睡眠调整、中医埋线针灸、药物治疗、减重与代谢手术等在内的综合性治疗方案,并通过远程指导及随访管理,密切监测与评估患者的减重速率、减重程度以及相关疾病改善情况,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实现理想体重的长期维持。

23岁的小孙平常以肉食为主,不喜欢吃蔬菜,不爱运动,目前体重已经接近280斤。 “别担心,我们有多种方案帮您减重,可以结合身体情况量身定制健康食谱,配合有氧运动。”临床营养科专家表示,如果选择饮食结合运动的方案,临床营养科可以制定一份专属健康食谱,营养成分配比可以详细到每一餐,根据减重情况随时进行调整。诊疗过程中,多学科专家还建议小孙应从改善生活方式出发,调整饮食摄入种类、改善膳食结构,并对减重期间遇到的困难实行阶段性分散管理,同时建议家庭成员在其体重管理过程中发挥正向作用,配合临床心理科治疗予以正向引导。

小王是一名刚刚步入花季的少女,一直有模特梦的她却在这个懵懂又美好的年纪被320斤的体重困扰。她在体重管理多学科协作门诊就诊后收入院到胃肠外科病房,胃肠外科李宇主任医师联合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科、营养科、麻醉科等多学科专家,制定了个体化的麻醉和手术方案,为她实施了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术,术中切掉了患者80%的胃,术后经过营养科、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科、临床心理科等协作治疗,目前身高172cm的小王体重可维持在110斤左右。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明确指出,生活方式干预是减重的基础。青大附院着重通过多学科系统协作,避免药物滥用和盲目节食导致的营养不良和内分泌紊乱等问题,最终目标是实现患者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自发改变与长期维持。体重管理多学科诊疗门诊以“安全、有效、可持续”为目标,通过动态监测身体指标、定期随访调整方案,为有减重需求的患者提供全面的生活方式干预,帮助其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推动关口前移,减少慢性疾病发生。

针对减重问题,青大附院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科专家强调,要树立正确的“体重观”。首先要转变观念,减重是长期的管理过程,“一口吃不成胖子”,要避免短期内体重的剧烈变化给代谢带来的不良影响。其次是对于体重控制不佳的肥胖症患者,药物治疗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出现代谢异常。此外,还要营造良好的体重管理环境,特别是青少年体重管理,家长不要过度焦虑,应以科学的态度引导孩子养成健康的饮食和运动习惯,避免过度干预或放任不管。(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黄飞)

责任编辑:孙源熙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