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要,完善标准规范,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
这是“好房子”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表示,将加快建设“好房子”,把住宅层高标准提高到不低于3米。
打造好房子已经成为房地产新时代的一道必答题,一场顺应广大人民群众住房新期待的工程大幕正在展开。
怎么理解“好房子”?对行业有何影响?
3月21日,青岛日报房地产全媒体中心记者采访了青岛尚曜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黄霞,从专业角度和大家分享“好房子”的观点。
1、您怎么理解“好房子”?
黄霞:今年两会,“好房子”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被纳入202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这次报告明确提出,要适应人民群众对高品质居住的需求,完善标准规范,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
新时代的“好房子”不仅仅是标签的堆砌,更需要通过技术的跃迁,形成明显的“代际差”。这种差异化体现在对人居环境的深刻理解和创新,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通过引入先进的科技、环保材料以及智能化新科技系统,实现住宅产品的真正变革。
总之,新时代的“好房子”代表着一个全新的方向,好房子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它不仅是居住空间的优化,更是对人类生活方式的深刻思考与创新,将推动房地产行业向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迈进,实现新模式的迭代跃迁。
2、对青岛楼市有什么影响?
黄霞:青岛市积极响应“好房子”建设工作,开展“好房子”培育项目的调研与遴选,并加快推动高品质住宅试点建设。目前,青岛市共培树高品质住宅试点项目试点17个,其中省级试点项目14个,居全省首位,培树高品质住宅项目试点区(市)2个,以满足市民多样化的居住需求,推动品质升级。此外,2024年5月青岛市在全国率先发布《青岛市“好房子”建设技术导则(试行)》,引领行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对“好房子”各项工作的落地起到了指导作用。
随着“好房子”导则和相关要求的不断落地,开发企业更加注重产品的品质和设计,而不是仅仅追求速度和高周转。这一点通过调研也可以看出,部分青岛开发企业已经开始转变思维和运营模式,从单纯追求快周转转向更高品质的长期价值。
“好房子”对青岛楼市价格的稳定起到积极作用,从青岛主城区的市场反馈来看,并不是所有项目都在一味降价促销,而一些品质较高、服务较优的项目,即便在市场调整期依然保持竞争力。
3、您所在的(公司)项目,对“好房子”建设做了哪些设计/创新/工作?
黄霞:我们前期参与了技术导则的相关工作,并调研了多个项目,发现不少项目在品质和服务等方面获得了市场和购房者中的认可,获得良好的市场口碑。同时,我们深入了解了青岛市居民的住房痛点和需求,发现老百姓最关注的核心问题集中在质量、规划、户型设计和物业服务等方面。其中,隔音、老化、渗漏、裂缝等质量问题关注度最高,直接影响了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未来,需要在这些居民关注的问题上下大功夫,切实改善居住品质,提升居住体验。(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