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祥”龙科考记④ | 我们都是“走南闯北的人”

原创 2025-04-03 21:17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专题
“祥”龙科考记
点击查看更多资讯→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4月3日讯 4月1日13时45分32秒,“深海一号”船携“蛟龙”号正式穿越赤道,穿越点0°00.000′,106°54.711′E。穿越赤道之际,船队员们在前甲板上合影留念,记录下这一特殊的时刻。

早在前一天(3月31日)晚上,船上就通知次日下午将举行过赤道合影留念活动。4月1日,午饭后,大家满怀期待,早早来到前甲板上。在赤道无风带(赤道附近南、北纬5°之间的地带,太阳终年近乎直射,风速微弱),热浪一次次袭来,但碧海、蓝天、白云簇拥,尤其是想到马上将站在赤道这条“地球的腰带”上,大家燃起了摄影的热情。

在前甲板上进行集体合影后,船队员们直面烈日,又互相合影,并拍摄自己脚边的影子,直观感受赤道附近的“太阳直射”。不知不觉间,“深海一号”船跨越赤道,从北半球驶入到了南半球。跨越赤道,进入南半球,大家都是“走南闯北的人”了。

在前甲板呆久了,很容易汗流浃背。回到房间,大家可以随时淋浴,不必担心淡水供应的问题。“深海一号”船上的淡水从哪里来?带着这个问题,我来到“深海一号”船轮机部一探究竟。

“除了启航前储备淡水用于船上的饮用、做饭等需求外,‘深海一号’上还有两台海水淡化装置,可以每天造淡水。”在“深海一号”轮机部集中控制室,轮机长徐金涛介绍说,船上一台海水淡化装置是反渗透式的,每天额定造水量(在特定条件下,能够稳定、持续制取的水量)30吨;另一台为真空蒸馏式的,每天额定造水量10吨,“在船队员满员(60人)的情况下,船上每天淡水消耗量在10吨左右,我们海水淡化水完全能够满足全船的用水需求。”

跨赤道的第二天(4月2日)晚上,制作完成的穿越赤道证书发到了大家手里。证书上面注明本航次内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享航次计划载人深潜重大科考航次(NORC2023-801)”,下面则是本航次的航迹图,并附穿越赤道文字信息,包括船队员姓名、跨赤道时间和地点等,并有本航次临时党支部书记、首席科学家和船长的签名。

此时,虽云层阻挡,但依旧繁星满天,与清晨蓝调下的金黄日出,相映成趣。朝看日出晚看星,一起点缀了海上“走南闯北人”的朝朝暮暮。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首席记者 李勋祥 文/图)

责任编辑:王亚楠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