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茶农正在采摘鲜叶。
一方水土养一方好茶。春分前后,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的崂山大棚茶吐绿抽芽,迎来采摘季。作为我国纬度最高的山海茶,崂山茶以其独特的生长环境和稀缺的产量深受市场追捧。目前,崂山大棚明前茶少量上市,当天清晨采鲜叶,上午晾晒,中午开炒,下午一出锅便售罄。2025年3月25日,观海新闻记者随茶农走进春茶大棚和炒茶车间,寻访一杯崂山明前茶从枝头到舌尖的芳香之旅。
半亩大棚茶田 一次可采15斤鲜叶
崂山春茶的魅力在于它的时令性。每年春分时节,天气开始回暖,多数植物尚未发芽,而茶树熬过寒冬,在大棚里抢先抽出一芽一叶,茶农们在这时开始采摘。春茶带给人们的不仅是一口春天的鲜爽,还有一方水土出一方好茶养一方人的文化内涵。
早晨7时,观海新闻记者随王哥庄街道晓望社区有着30年炒茶经验的老师傅刘治贤来到春茶大棚。在这约半亩的大棚里,栽种着4垄茶树,大棚的“脊梁”上挂着一套喷灌系统。刘治贤介绍,这片茶树2024年收完春茶便“更新”了——把茶树统一修剪到老桩部分,将约三分之二的枝叶全部割除。茶树自然生长了半年后,扣上大棚,今年早春修剪一遍老叶,正好当下茶树吐芽可采。刘治贤说:“茶树有生长周期,每隔六年就要‘更新’一次,这种‘矮化’措施,减少养分在茶树中运输的距离,可以让抽芽更有劲,茶叶产量更高。茶树的生命周期约为60年,但可以采茶的时限只有30年,之后就减产了。”
崂山茶属于灌木茶,植株较矮,茶农们一般是坐着小板凳采摘。采茶要赶早,早晨的绿芽沾着露水,格外喜人,临近中午,大棚气温会升到近40℃,芽头长得很快,有时早晨的小叶到了中午就“老”了。刘治贤说:“大棚茶的叶片偏小,约两个小时能采够一斤鲜叶。而大田茶叶片粗壮,一位茶农1个小时能采两斤。”
手工炒茶口感多变 机器炒茶效率更高
鲜叶采好后,进入制茶环节。茶农把鲜叶摊在直径一米的竹簸箕上,摊晾4—6个小时,让其自然凋萎。刘治贤说:“鲜叶‘蔫’了后,再入锅杀青更加容易贴锅,受热均匀,失水也均匀。制茶一定意义上就是去除鲜茶叶水分的过程。”
如果手工炒茶,锅温达到220℃时,茶叶就可以下锅杀青了,炒3—5分钟,出锅揉捻半个小时,再上锅进行二次杀青。这时锅温略低,杀青至还有七成水分时,小火把茶烘干即可。如何判断杀青时茶叶的水分含量呢?这就是炒茶师傅的功夫了。崂山茶之所以受市场追捧,原因之一便是制作工艺复杂,要经摊晾、杀青、揉捻等多道精细工序,全凭经验丰富的师傅手工操作。
“手工炒一斤茶叶,需要1.5—2个小时。手工炒茶只要两次杀青到位,茶叶品质基本过关。”刘治贤说,“由于师傅炒茶手艺不同,锅温火候掌握不同,所以一锅茶有一锅茶的味道,这是手工的独特性。虽然手工炒茶更能体现茶叶的变化,但是效率低,人工费又贵,所以渐渐机炒茶成了主流。机炒快、量大,叶片在机器滚筒里受热更均匀,不会有手工炒茶的‘闷’味。”
中午12时,炒茶机开始运转,六个竹簸箕的鲜叶逐一倒入机器入口,皮带转动,火炉加热,第一次杀青好的茶叶从滚筒中飞出。此时的茶叶更“蔫”了,已经散发出茶香。茶农把杀青好的茶叶投入揉捻机,经过约30分钟的揉捻后,再次放回滚筒。如何判断二次杀青已好?茶农伸手接住从滚筒里抛出来的茶叶说:“凭感觉。”这是经验活,二次杀青时都有老师傅在场“镇守”。杀青至茶叶含水量到70%左右,便可以进入炒茶的最后一步:烘干提香。此时的茶叶被转移到直径约35公分的电锅上,茶农时不时翻茶,确保茶叶受热均匀。经过3遍烘干后,春茶制成。
每年五一茶农最忙 春茶供不应求
3月20日左右崂山大棚茶上市,4月10日左右山林大田茶开采,4月15日左右海边大田茶上市。每年五一,是春茶鲜叶产量最大的时节,也是茶农最忙的时候。
刘治贤表示,有的炒茶师傅最忙时一天要炒200多斤茶叶,忙活到晚上11时,此时,机器炒茶的优势就体现出现了。在烘干提香环节,如果手工炒,要一个人烧火一个人翻茶。机器炒茶,则可以一个人控制6个锅,效率大幅提高。
崂山区王哥庄街道晓望社区背山面海,自然地理条件丰富,有山林茶田、山坡茶田和洼地茶田。一位茶农表示,隔着一条马路的茶叶就是两个味道。比如马路一侧靠海,是盐碱地土质,马路一侧靠山,是沙石土,这两种土壤孕育出来的崂山茶就是两个味。在刘治贤看来,靠海近的茶,多处于洼地,地下水较浅,茶树容易烂根,所以茶叶产量低。山坡茶或者沙土茶,地下水位高、茶树不容易受涝,根系发达,吸收养分更丰富,产量更大,但两者口感都不错。
随着地势的增高,大田茶的价格也呈现阶梯变化。刘治贤说,山林茶是最早闯出名气的,价格最高,山坡茶次之,洼地茶最便宜。当然,这也与上市时间有关,洼地茶开始头茬采摘时,山林茶已经处于大流期了,但无论哪一种茶,在春季都是供不应求的。
大棚茶上市早 大田茶价格高
当下正是大棚茶尝鲜季,量少,供不应求,价格略高。再过两周,大田茶上市,价格会更高。据茶农介绍,大棚茶主要是靠大棚保温,抽芽快、上市早,但是茶叶本身接受阳光照射不充分,叶片“瘦”,而大田茶自然生长,叶片更壮实。第一波大田茶积累了丰富的营养物质,茶多酚、氨基酸等含量高,使得茶叶香气高长而且耐泡,价格也更高。目前,茶农自售大棚春茶每斤在600元以上,头茬大田茶价格会在每斤1000元以上。
南茶北引,创造出了江北第一名茶崂山茶,这离不开一代代种茶人的传续。时间回到1988年,那时刘治贤刚刚接触崂山茶。他回忆,在此之前,农林业部门到浙江、河南和安徽引进茶树品种,在王哥庄街道四个村里种植实验。晓望村是山地,冬天不做防冻措施,茶树没有冻死,熬过冬天开花结果。1986年前后,村里的生产队队长和几户村民撬开茶果,把种子栽进自家地里,茶树生根发芽,长势喜人,大家纷纷跟着引种。
除了引种,管理也很重要。近日有一波冷空气,种洼地茶的茶农,便想着冷空气过后再修剪茶树老叶。而坡地的大田茶树,早在春分前后已经修剪完过冬老叶,等待新芽抽发了。刘治贤说,茶农们都吃过亏,一旦来一场倒春寒,霜打茶树芽后,会导致茶树长时间不发芽。
刘治贤介绍,崂山茶刚种植没几年就流行起来了。当时大家都觉得清爽好喝,而且解疲劳、促消化。价格也从最初的15一斤,涨到现在最便宜的春茶都是300多元一斤。截至目前,崂山茶种植面积约两万亩,年产量1500多吨,产值6亿余元,已成为茶农致富的“黄金叶”。(观海新闻全媒体记者 陈小川)
责任编辑:方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