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贴士
-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本月起免征印花税!青岛再获国家政策支持
原创
2025-04-07 10:34
财政部与国家税务总局近日联合发布相关通知,自4月1日起,离岸贸易印花税免征政策在青岛自贸片区正式落地,预计该政策每年可为片区内从事离岸贸易的企业减负2000多万元。该政策执行自2025年4月1日起至2027年12月31日止,青岛是北方自贸片区中唯一获批此项优惠政策的城市。离岸贸易被视作是最能体现全球资源配置和门户枢纽功能的贸易业态之一,是衡量一个地区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在国际贸易格局深度调整的当下,发展离岸贸易尤其是新型离岸贸易被列为培育外贸新增长点的重要举措。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培育绿色贸易、数字贸易等新增长点,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发展新型离岸贸易。离岸贸易印花税免征政策在青岛的落地实施,不仅为青岛自贸区内的企业从事离岸业务“真金白银”降低成本,更为重要的是,这项国家级政策红利将为青岛“买全球、卖全球”培育外贸新动能打开更多想象空间。从以往“买中国、卖全球”到现在“买全球、卖全球”,形象地说明了离岸贸易的新变化。记者在青岛自贸片区内的青岛新型国际贸易综合服务平台看到,电子大屏上实时跳动着离岸国际贸易交易数据。山东某大型国企刚完成一笔价值6000万美元的原油交易,原油产地与炼厂所在地两国“隔空牵手”,全程不靠泊中国口岸。在传统的离岸贸易里,中国企业作为参与方,也就是货物的供应方,通过开设在新加坡等地的离岸公司,将中国的产品“卖向全球”。新型离岸贸易主要指的是发展由我国境内的公司主导的离岸贸易,本质上来说,是中国企业从货物的供应方,变身成像新加坡等离岸经济体那样的服务角色,将除中国之外的其他国家货物卖向全球。商务部研究院国际服务贸易研究所所长李俊表示,实现从“买中国、卖全球”到“买全球、卖全球”的价值链跃升,这对我国提升对全球贸易资源的掌握能力,助力建设贸易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在企业出海的大背景下,对海外布局的企业而言,新型离岸贸易就像给海外工厂配上“保险”,既能减少政策变化带来的风险,又能让海外生产基地更顺畅地接订单、造产品。换言之,企业通过新型离岸贸易,可以在不直接出口货物的情况下实现国际贸易,从而避免一些潜在贸易壁垒和摩擦。离岸业务的规模也代表了一个区域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全球市场资源配置能力。对城市而言,新型离岸贸易是货物运输在海外、资金结算在国内的特殊贸易模式,促进贸易的资金流和信息流向总部型企业集聚,对总部所在地的贸易、金融、配套服务等方面发展具有强大的带动作用。虽然我国新型离岸贸易尚处于发展初期和探索阶段,但是发展迅速,许多自贸试验区已积极试点,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上海自贸区目前已有300余家企业开展离岸转手,并于2024年率先试点离岸转手买卖印花税减免,有效降低交易成本,2024年上海自贸区离岸贸易规模约900亿美元,同比增长75%。深圳离岸贸易也发展迅速,2024年,前海自贸区离岸贸易收支规模首次超过13亿美元,同比增长超3倍,占全市离岸贸易跨境收支规模比重超九成。其中,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国际交易中心已成为深圳离岸贸易的龙头企业。据统计,2023年至2024年,青岛自贸片区离岸转手买卖国际收支高达215亿美元,在青岛市占比超过90%,约占全省总额的85%。近几年间,青岛自贸片区先后出台相关举措,并搭建新型离岸国际贸易综合服务平台,吸引多家规模化、全球化资源配置的龙头企业在片区开展离岸贸易业务,有效推动了离岸贸易业务快速集聚。青岛自贸片区出台全省首个《关于支持新型离岸国际贸易发展的若干意见》,涵盖体制机制、政策扶持、平台搭建、市场主体、银行、外管、人才等方面。青岛自贸片区打造新型离岸贸易综合服务平台“离岸达”,接入国际航运、物流、港口及世界主要国家海关数据,利用大数据、区块链技术,引入人工智能风控系统,进行事前事后多节点研判、预警,提升贸易信息精准度,破解离岸贸易“三流”分离真实性审核难题。自“离岸达”2022年4月上线以来,辅助银行完成650多笔离岸贸易业务核验,核验金额为近190亿美元。其中,2024年完成超200笔离岸贸易业务核验,核验金额超80亿美元,核验金额占青岛自贸片区离岸转手买卖金额的90%以上,占全省离岸转手买卖金额的80%以上。青岛市外管局出台《关于支持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建设的意见》,支持新型离岸贸易发展。银行机构动态跟进企业新型离岸贸易业务全流程,协助制定新型离岸贸易结算服务方案,创新简化业务审核流程,解决新型离岸贸易结算手续多、效率低等痛点、堵点问题。来自人民银行青岛市分行的数据显示,2024年,青岛自贸片区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达2153.7亿元,在全市中占比39.1%,新增“首办户”1345家,实现业务增量390 亿元。新型离岸贸易所带动的“本土总部+全球生产”以及“买全球、卖全球”业务模式,将成为外贸发展的重要趋势,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如何借助离岸贸易印花税免征政策红利塑造外贸发展新优势?这道“必答题”期待青岛精彩答。“去年我们经手的海外转口贸易合同金额超过15亿美元,印花税缴纳600万元。政策实施后,每年可以省出相当于三艘万吨货轮的租赁费。我们计划用这笔资金升级智獴风控系统,预计风险管控和业务处理效率能提升30%。”山东港口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市场业务部业务经理路修远告诉记者。政策还将增强中小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信心。艾克斯(青岛)石化贸易有限公司业务负责人王杰告诉记者,作为中小型外贸企业,免税政策实施后每单能为企业省下约0.03%的交易成本。“别看比例不大,去年我们完成4个多亿美元的转口贸易,算下来能多接5—8个中型订单。更重要的是,现在可以更灵活地参与国际竞标,最近已收到中东地区两家新客户的合作意向。”王杰说。青岛自贸片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青岛自贸片区将逐步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为离岸贸易发展打造更加优良的环境,深化建设青岛新型离岸贸易综合服务平台,将重点发展大宗商品、高端装备等领域的转口贸易,目标三年内带动片区离岸贸易总量翻番。青岛市财政局相关人士表示,“我们将与税务等部门、自贸片区加强协同,做好风险监管等工作,确保政策顺利落地实施。同时,开展多种形式宣传服务,推动政策精准直达,努力放大政策实施效果,为离岸贸易税制改革积累更多‘青岛实践’”。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