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4月7日讯 日前,青岛福州路小学“咸宁语文工作室”以“多维赋能,古韵新声”为主题,依托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开展古诗文教学策略专题研讨。研讨活动特邀市北区教育发展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员吴丽萍老师及兄弟学校青年教师参与,共赴一场春日之约。
现场,工作室成员方田琳老师执教了四年级古文《囊萤夜读》一课,充分落实以读为本,品文言之韵味。方老师在课堂上注重方法的渗透,指导学生朗读的方式多种多样,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正确、流利地理解课文。此外,方老师还善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配乐朗读,感受古文的韵味,让学生在读中收获、成长。传统训蒙文化与现代教育技术在此刻水乳交融。
随后,青岛宁安路小学牟丹丹老师精心设计《墨梅》一课的教学。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单元要素目标创设情境,依托单元学习任务群,设计了“共读一首诗”“齐赏一幅画”“同品一个人”等活动任务,层层推进。引导学生使用“图文对照”“联系典故”等方法学习古诗,体会诗人托梅花所要言说的志向,为学生后续的古诗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评课环节中,教研员吴丽萍老师指出,古诗文课堂可以利用好课前三分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每一个同学都拥有敢于言说、自信言说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锦上添花。教学中要采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中的难字难词,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精彩的课堂,依托细致的打磨;成功的教学,凝聚团队的智慧。古诗文策略主题教学研讨,带给老师们许多感悟与思考。未来,学校咸宁语文工作室将不断学习,不懈追寻,且思且行,共享共进,保持热爱,觅教研之道。(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韩星)
责任编辑:王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