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花样年华 崇农尚美,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实践活动举行

原创 2025-04-20 10:30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4月20日讯 4月的农大校园繁花似锦,生机盎然,青岛农业大学鼎盛花园9大色系、150多个品种的2万多株牡丹花竞相绽放,争奇斗艳。4月18日,青岛农业大学联合城阳区教体局举行“花样年华 崇农尚美”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实践活动暨第十三届“虹韵牡丹”游园会。

牡丹花作为中国传统名花,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思政教育元素,活动现场设置牡丹观赏区、传统文化社团体验区、舞台表演区、农科特色微展区、传统文化作品展区共5个区域。活动将民族精神、国学文化、生态文明理念以及牡丹的产业经济价值和助力乡村振兴意义等充分融入其中,引领大中小学生在自然之美、农林之美、文化之美、生命之美交融的情境中学习知识、滋养思想、涵育品格、汲取文化自信和奋进力量。

国色天香绽芳华,弘扬国粹经典

踏春寻芳、民乐演奏、诗词吟诵、丝弦雅奏、华服呈秀……活动现场人潮涌动,热闹非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学校大学生文明礼仪宣讲团成员化身牡丹使者,为师生现场讲解牡丹背后的传统文化故事。广大师生游园赏花、品花糕、学茶艺、研书法,人倚花枝笑,花亲人面娇。学校退休教师等展示了以牡丹为主题的书法、绘画、剪纸艺术主题工艺品。艺术学院以“艺”耕“艺”读为题,展示了学生精美的斗方书画作品。园艺学院设置“插花DIY”专区,引导学生感知花艺美学画卷。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探索牡丹与味蕾的碰撞,邀师生共品独创特色花糕。“国风雅韵”社团开展了国风舞蹈、民族乐、诗词歌赋等传统文化节目表演。传统文化社团邀请师生体验书法创作、手工艺(编花、香囊)互动、“牡丹诗词飞花令”投壶等趣味活动体验区。同学们通过参与活动寻芳赏花,品国粹经典之美,赏中华文化之韵。

学科交融促成长,坚定专业自信

为引领广大学生厚植爱农情怀,丰富农科知识,提升专业素养,在感悟农林美、自然美、学科美中坚定专业自信,本次活动特别设置农科特色微展区。农学院以“农作物的一生”为脉络,引领学生了解作物生产历程,感悟农耕智慧;园林与林学院以“探秘牡丹知多少”为主题,现场展示、讲解牡丹等园林、植物科学知识;机电与工程学院以“农机零件的艺术重构”为笔,展示工业美学的魅力;植物医学学院则以“行走的昆虫博物馆”为镜,映照植物微观世界之奇,唤醒生态保护之心;生命科学学院带领中小学生巧用植物标本制作书签;巴瑟斯未来农业科技学院展示了“小麦的神奇之旅”中的科技农业魅力;资源与环境学院借“沃土奇旅”,探秘“变废为宝”,传递低碳环保与资源循环理念;理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以智能泡泡机现场引导学生探索农业科技奥秘;化学与药学院展示酸碱幻变之妙,激发求知热忱。农科微展活动现场犹如把专业课搬到花田间,让同学们更加生动直观地了解专业知识,启迪智慧、开拓视野。

思政课堂提质效,以美润德育新人

学校团委创新思政教育载体,立足农科特色与学校牡丹园资源,以牡丹文化为纽带,以“虹韵牡丹”游园会为载体,创新打造“农业+美育+思政”三维融合育人模式,牡丹花海变身“沉浸式、可触摸的思政和美育课堂”。现场特别设计了求真、向善、尚美三条研学路线,邀请城阳实验中学、靖城小学等部分中小学师生共同在牡丹花海中学思悟践。活动创新搭建了校内外协同实践育人平台,实现高校教育资源向基础教育的有效辐射,深化大中小学生爱党爱国、知农爱农、崇德尚美的情怀,形成“以农育美、以美润德、校地共育”的区域美育示范模式。

“虹韵牡丹”游园会作为校园精品文化活动和美育周主要组成部分,至今已举办十三届,活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农林院校学生专业思想教育等充分融入,成为宣传文明礼仪、传统文化、农科特色和展示农大学子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的重要窗口。(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世锋 通讯员 闫周慧 尚淑华)

责任编辑:王臻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