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世界羽联青岛国际交流中心、世界羽联博物馆合作签约仪式在厦门举行。签约环节中,世界羽毛球联合会、中国羽毛球协会、青岛市体育局、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会、青岛世羽体育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五方《合作备忘录》,世界羽毛球联合会、青岛世羽体育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
世界羽联青岛国际交流中心和世界羽联博物馆作为羽毛球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该项目的落地彰显了国际体育组织对中国体育的肯定,也是中国体育积极开展对外交流、践行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交流中心和博物馆的落成,也将成为世界羽毛球运动文化交流、推广普及的重要平台。
据介绍,世界羽联国际交流中心和博物馆包括五大片区、七大功能板块,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主体园区已建成,即将进入装修和展品征集、布展阶段。
中国羽协主席张军表示,交流中心和博物馆在中国落成,将会为世界羽毛球爱好者提供相互交流的载体,特别是为青少年更好地普及这一运动的历史,吸引更多国家和地区的青少年关注和参与羽毛球运动,希望以此为基,加深中国与世界的友谊。

此外,同样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中国羽毛球协会青岛训练比赛基地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在青岛西海岸新区2025年全区教育和体育工作会议上,安排部署2025年及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工作任务,其中提到:“全力推进中国羽协青岛训练比赛基地、奥体中心、永保国际文体公园等大型综合体育场馆建设,打造城市体育新地标。”
中国羽毛球协会青岛训练比赛基地位于古镇口核心区海军路以西,碧玉路以北,龙门路以南,东邻大海,西侧紧靠西海岸大学城体育中心,交通便利。该项目由青岛融发集团投资建设,总投资额约4.6亿元,共占地46.6亩,总建筑面积约5.8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3.4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2.4万平方米,项目于2023年10月开工,预计2025年年底交付使用。
项目包含训练馆、宿舍、科研办公等三大功能区,其中训练馆(含辅助用房)包括上下两层共64片标准羽毛球训练场地,配置体能康复训练功能用房,包括器材库、力量训练、水疗中心、医务室等;宿舍可供360名运动员、教练员及相关工作人员入住,提供餐厅、图书室、棋牌室、咖啡室、生活便利店等生活、学习及娱乐配套设施;科研办公区可满足办公、会议、培训、科研等工作条件。中国羽毛球协会青岛训练比赛基地建成后,将成为国家羽毛球队的重要训练场所。在保障国家队专业训练之余,还将面向社会开放。
青岛作为中国最早开展羽毛球运动的城市之一,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根据《2020年度青岛市居民体育消费调查分析报告》,从青岛市民经常参与的运动项目分布来看,羽毛球以33.6%占据第一,是青岛市民最常参与的运动项目。

作为2025年青岛体育的“开年大戏”,2025年2月11日-16日,2025青岛啤酒亚洲羽毛球混合团体锦标赛在青岛国信体育馆进行,再一次让青岛的办赛能力得到多方认可,为青岛进一步打造赛事名城迈出了更为坚实的一步,未来将会吸引更多国内外大型赛事落户青岛,该项赛事未来两届将继续在青岛举行。

世界羽联青岛国际交流中心、世界羽联博物馆、中国羽毛球协会青岛训练比赛基地等项目的筹备建设,将进一步增强青岛作为“体育名城”的国际形象,通过引入世界羽联和国际级羽毛球项目,与已有的帆船、足球等城市优势体育资源形成互补,将有助于青岛打造成为多元化的国际体育文化交流平台。
借此契机,未来青岛将在世界羽毛球版图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同时以体育为媒介增强城市软实力。对于羽毛球运动而言,这是深化国际化、专业化的重要一步,尤其对中国羽毛球的长远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同时让羽毛球这项运动日渐成为青岛这座城市的又一重要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