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轮集团自2002年创建以来,迅速成长为全球轮胎行业的佼佼者,目前在全球建有七大生产基地、四大研发中心,职工2万多人。集团坚持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作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将职工培养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通过全周期关怀、全方位赋能、全过程激励,为产业工人搭建成长成才的广阔舞台,走出了一条具有赛轮特色的产改之路。企业连续6年上榜“亚洲品牌500强”,入选2024年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山东省民营企业200强,先后被评为青岛市五一劳动奖状、青岛市全员创新企业。
01
坚持“聚工心”工程
“融合”赋能党建铸魂
赛轮集团坚持党建引领为主线,扎实做到“三个融合”,即:党建工作与科技攻坚相融合,与职工期盼相融合,与民族企业责任担当相融合。
一是在思想引领中凝聚“工心”。紧密结合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思想赋能、文化赋能、精神赋能为主要方式,广泛组织职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组织“学习二十大•同心跟党走”主题实践活动,开展知识竞答、经典诵读等宣传教育活动,把党的精神、党的理论传递到基层一线。创新开展“公司创始人讲党课”活动,不断筑牢广大职工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根基。
二是在精神引领中凝聚“工心”。设置“专职政委”基层联络机制,通过“微座谈”“微心愿”“微建议”等形式,扎实了解一线职工诉求,为职工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难事办妥。组织广大职工积极参加洪灾援助、助学支持、疫情防控、爱心献血等志愿活动,鼓励职工在公益实践中践行社会责任,在企业内部营造互帮互助、团结奋进的氛围。组织职工广泛参与帮贫助困、捐资助学、抗震救灾等公益活动,多次资助青岛慈善总会及定点院校贫困学生,向青岛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捐赠教育发展基金,全力支持教育事业发展。
02
坚持“育匠心”工程
“创新”引领建功立业
始终秉持“职工的智慧和创造力是驱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的发展理念,深化工匠人才培育工程,持续激发每一位职工的潜力,促进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
一是大力实施“赛轮”工匠人才培育工程。创建培育、选拔、考核全周期技能人才培养机制,组织开展“赛轮工匠”“赛轮好师傅”“巾帼之星”系列评选,鼓励引导广大职工立足岗位建功立业。建成劳模工匠工作室12个,选树“赛轮工匠”100人,“赛轮好师傅”20人。
二是持续实施“种子工程”,广泛组织开展职工“创意大赛”,2024年征集职工改善技术革新、技术改进、技术创新提案2.9万条,人均采纳改善项目达2.51件,创造价值高达5300万元,表彰职工改善创新项目850余项,一线员工专利受理199件。近三年,对改善创新突出职工的奖励金额达1000多万元。建立职工薪酬福利待遇与集团发展同步增长机制,员工工资和各项福利待遇连续三年持续增长,职工人均收入年复合增长率为5.02%。
03
坚持“暖人心”工程
“破圈”推动地位提高
持续践行“员工的私事就是公司最大的事”的人本发展理念,为职工提供全职业周期关怀与支持,积极开展“暖心、贴心、初心”行动,构建企业与员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命运共同体。
一是送“暖心”,让关爱触手可及。制定《员工关怀与帮扶管理规定》,设立员工风险救助基金和医保报销外一次性救助制度,从制度上全面兜底职工及家庭突发疾病等风险救助。近三年,已为近百名职工提供救助金120余万,发放职工家庭关怀慰问金100万。建立驻海外员工家属紧急事件联系帮扶机制,中考、高考家长陪护制度,职工子女就医入学专项协调机制等,董事长亲自为700多名驻外职工随慰问品寄送亲笔签名慰问信。多维度充实职工精神家园,根据职工不同的年龄、兴趣、地域等需求,成立篮球社等文娱特色社团,举办“美食节”“工程师节”“科技节”等特色节日,兼顾海外地方文化特色举办“柬新年”等各类节日庆典,让所有职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
二是汇“贴心”,让心声掷地有声。开设专项资金护航职工工作生活环境提档升级。2024年,拨出近8000万专项资金,升级改造职工餐厅、宿舍等设施,保障每个工厂都配备职工之家、健身中心、篮球场、工间站、爱心妈妈小屋等场所,全方位打造升级职工服务阵地。开发契合职工需求的定制化服务,推出月子餐、病号餐、结婚点心、生子喜蛋及春节大饽饽等节庆食品预定服务。组织幼儿、小学、青少年不同年龄段的职工子女参加“走进幼儿园”“趣味运动会”“研学知识竞赛”等亲子研学活动,帮助解决职工照顾子女的“后顾之忧”。健全涵盖职工家属的职工健康管理服务体系,2024年,集团组织一线骨干职工疗养140人次,组织全体职工体检1万多人次,工作5年以上员工家属组织体检2000余人次。
三是践“初心”,让民主如影随形。健全《职工代表大会代表选举办法》《职代会提案工作制度》等制度机制,全面保障、积极引导职工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有序参与企业决策与管理。2024年,通过职代会解决餐厅、多功能厅改造等多个关乎职工切身利益的议题8项,职工满意度达到百分之百。完善《赛轮集团厂务公开实施细则》,开设公开栏、内部刊物、邮箱等厂务公开平台,保障职工知情权、监督权,2022年获得全省厂务公开优秀单位。搭建法律咨询服务平台,积极维护职工合法权益,通过邮箱、电话双渠道接收职工关于婚姻、房产买卖、借款等各类法律咨询及经济纠纷,每年帮助职工解决各类法律问题和纠纷100余件,挽回经济损失上千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