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5月12日讯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医疗环境复杂性增加,患者对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积极推动高学历护士和专科护士的培养,岛城各大医院中高级护理专家和临床护理硕士乃至博士的比例逐步提升。他们在专科护理和科研赛道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5月12日是第114个国际护士节,记者来到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近距离探访高学历护理人的进阶之路。
本科及以上护士成主流
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作为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现有护理人员1085人,其中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护理人员就达到了894人。他们以“兰心”护理为品牌,推动医院护理工作在服务、质量、科研和教学等多方面均实现了质和量的突破。2024年,该院累计服务患者102709人次,其中,特级护理日数达13172日,开展延续性护理服务55973人次。他们用专业守护生命刻度,构筑起全周期护理屏障。在护理部主任周洁带领下,该院护理学科进入2022年中国医院科技量护理排行榜的全国百强,排名全国第18位。
作为山东省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在2021到2024年期间,开展肿瘤、PICC、糖尿病、急诊、重症医学科、神经内外科、产科、心血管内科、中医、PCCM、老年等专业护士培训11项,新增院内专业护士425人。仅2024年就开展了专业护士培训125场,累计培训3772人次,新增院内专业护士191人。其中,有47名骨干护士外出参加专科护士进修学习,涉及18个专业方向。
在此基础上,医院启动护理“添翼”计划,进一步拓展护理人才培养选拔通道,打造优秀护理人才队伍。“我们通过培训考核、学习交流、经验分享等‘磨砺以须’,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共开展理论培训及考核81次,技能培训及考核72次。”周洁介绍,在青岛市第十二届“健康杯”护理综合技能竞赛中,该院两支队伍均脱颖而出,荣获个人赛第一名、第二名,团体一等奖、二等奖。该院护理部获青岛市工人先锋号,优秀护理人员曹琰茹获青岛市五一劳动奖章。
科研赋能肿瘤专科护理
如何让肿瘤患者既有生命长度也有生活质量?三分靠治疗,七分靠护理,已成为很多患者的共识。周洁介绍,近年来,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新型肿瘤治疗方案涌现,肿瘤医学护理工作绝非打针、吃药、消毒、翻身这么简单,只有掌握这些新技术的相关知识和护理要点,了解治疗的副作用及其管理方法,护理人员才能更好地与医生合作,为患者提供更科学规范的护理服务。近年来,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在肿瘤一线岗位上,培养了市级及以上肿瘤专科护士、安宁疗护专科护士共7人,真正发挥了山东省护理学会肿瘤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安宁疗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的作用。
周洁带领护理人员从临床出发提高护理的科技含量。黄飞 摄
肿瘤专科护士不仅是治疗方案的执行者,更是护理科研创新的实践者。癌痛作为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的主要症状,其规范化管理需要多学科协同参与,此前一直是临床难题。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的肿瘤专科护士从临床实际需要出发,建立了以护士为主导,在中重度癌痛患者护理中应用多学科合作模式,该科研项目不仅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获得护理行业的肯定,在齐鲁护理科技奖评选中荣获二等奖。据介绍,该院护理团队在科研领域精耕细作,近年累计发表SCI论文144篇,中文核心论文281篇,先后编撰论著502部,同时,成功申请78项专利,推动护理技术革新。该院护理科研立项9项,凭借突出的科研成果,获得8项护理科技奖,彰显了其在护理科研领域的强劲竞争力与影响力。
该院在加强专科护士培养的基础上,积极拓展“互联网+护理服务”,74名符合条件的注册护士参与“互联网+护理服务”,已结合临床护理实际,开展包括PICC/CVC维护、造口护理、血糖检测、鼻胃管更换、膀胱冲洗等23项专业化的护理服务项目,越来越多的患者从中受益。
专科护理助力快速康复
成为康复大学直属附属医院后,医院康复学科快速崛起,神经康复、重症康复、肿瘤康复、盆底康复、肌骨康复、心肺功能康复等特色项目涌现。康复护理作为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康复护士与患者的接触最频繁、最密切,因此不仅是康复医嘱的具体执行者,也是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最密切的协助者。”周洁介绍,目前,康复医学科已有2名优秀护理人员取得了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护理专科护士师资培训资格,每年开展培训超200课时,每年将前沿护理技术和精细化、规范化的服务送到约1800名康复患者床边。
康复专科护士除开展一般基础护理外,还应用专门的康复护理技术,对患者进行残余机能的训练,努力挖掘残疾者心理上、躯体上的自理能力,为回归社会准备。比如,在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中,康复护士需要帮助患者确保良好肢位的摆放,从而发挥抑制痉挛,预防关节挛缩、畸形,以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作用,为进一步康复治疗创造条件。
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还在护理人员中积极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其依托省级中医药临床重点专科平台,在2023年12月成立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工作室,现已培训中医专科护士144人次,开展15项中医护理适宜技术,78名护理人员获得资质准入,服务119571人次。在肿瘤放射治疗二科、关节与运动医学科病区,护士长于淼林带领团队将穴位按摩、耳穴压豆等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应用到了促进肿瘤患者康复中,有效缓解了患者因放化疗引起的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黄飞 文/图)
责任编辑:吕靖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