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记者从山东省“好房子”建设工作会上了解到,当前,山东正加快推进“好房子”建设步伐,全省16市全部出台“好房子”相关技术标准和导则,以让人民群众住上更好的房子为目标,全方位提升住房品质。
建设“好房子”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自5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住房项目规范》国家标准,社会各界对“好房子”的日益攀升。今年以来,山东先后编制出台了“好房子”建设标准指引和支持“好房子”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印发了住宅设计、小区水电气热设施建设等5项标准,以及《加强住宅工程质量安全管理 建设好房子的若干措施》,构建了覆盖全周期的“好房子”专项“标准树状图”。全省16市全部出台相关技术标准和导则,济南市建立7类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115项控制要素,明确硬性要求;青岛市在全国率先出台“好房子”建设技术导则,明确5大类19项指标,从供地、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配套出台16个文件;淄博市创新“立体社区”开发模式;潍坊市建立“好房子”四个维度174条标准体系,全省初步形成了上下协同联动、持续纵深推进的良好格局。数据统计显示,今年1-4月,全省144㎡及以上的新建商品住宅网签3.6万套,同比增长19.5%,通过省市联动、政企共促,有效提振市场信心。
土地是“好房子”建设的源头活水。根据会议部署,山东将持续加大优质地块供给,围绕城中村改造、城市更新、低效用地再开发等重点项目实施,优化土地供应结构,优先释放区位优越、配套成熟的优质地块,新出让优质地块上要全部建设高品质住宅。鼓励通过企业合作开发、优化开发、市场流通转让和政府收回收购等措施,盘活存量闲置土地。同时,还应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土地配套水平,拟出让土地要完成必要的通水、通电、通路等前期工作,达到“净地”要求在出让。鼓励“先配套、再出让”,统筹完善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提升区域品质。
责任编辑:孙源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