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主持发布会。(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劲松/摄)
续梅: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教育2020“收官”系列的第三场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要向各位介绍“十三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有关情况。
“十三五”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职业教育,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功能和作用,确定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构建起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职业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为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的技术技能人才。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我们就向各位来介绍相关的情况。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嘉宾有五位,也代表了教育管理部门、学校、企业方方面面,他们是: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山东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邓云锋;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马晓明;海口旅游职业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赵金玲;恒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邬柏儿。下面,首先请陈子季司长介绍“十三五”期间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情况。
陈子季: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各位来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也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我们职业教育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简要给大家介绍一下“十三五”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些情况。大家都知道,“十三五”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把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摆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教育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的决策部署,坚持把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在健全办学体制、完善育人机制、提升内涵质量、增强服务能力,建设“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目前,全国职业院校一共有1.15万所,在校学生有2857万人;中职招生600万,占高中阶段教育的41.7%;高职招生是483万,占普通本专科的52.9%。累计培养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本专科毕业生5452万人,开展社区教育培训大概有3.2亿人次。回顾“十三五”这五年,我们感觉到职业教育发展主要有五大亮点:
一是最大的贡献,就是确立了职业教育的类型地位。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开宗明义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正式确定了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是一个单独种类的教育。这个重要定位,一方面,是对职业教育的重大理论贡献,明确了职业教育是一个教育类型,而不是教育层次,对于摆正职业教育的地位,发挥职业教育服务社会和个体发展的能力,以及推进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要的发展战略意义,也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理论;另一方面,这一定位具有重要的政策指导和实践意义,明晰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联系和区别,指明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有利于职业教育系统更加明晰自己的功能和作用,也进一步探索和完善职业教育独特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服务、支撑国家现代化建设。
“十三五”时期,以类型教育为基点,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围绕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强化类型特色,坚定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
二是最大的突破,就是构建起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总的来看,职业教育学校体系结构更加合理、定位更加清晰,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在大幅提升。具体讲,在纵向贯通上,巩固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地位,强化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地位,稳步推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特别是2019年以来,教育部批准了22所学校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打破了职业教育止步于专科层次的“天花板”。在横向融通上,主要是建立普职融通、产教融通、校企融通、学历教育和培训融通、师资融通、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养成融通等方面。
三是最大的进步,就是职业教育迈入了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在制度标准上,建立了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各部门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协同发展职业教育的合力;1996年颁布的《职业教育法》修订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制定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大纲、中等职业学校公约,规范德育工作。进一步完善了“五位一体”的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这里面包括了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顶岗实习标准、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还发布了中职专业368个,高职专业779个,本科层次职教试点专业80个,修订并发布了347个高职和230个中职的专业教学标准、51个职业院校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136个专业类顶岗实习标准。启动实施了“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水平专业建设计划”、高水平实训基地等重大项目的建设。
在协同育人上,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布局了558个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覆盖1000多个专业点,惠及10万名学生和学徒;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健全企业参与制度,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我们还依托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近60个行业人才需求预测与专业设置指导报告。
在“三教”改革上,也就是教师、教法、教材改革上,我们连续举办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强化教师教学能力建设;推广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遴选公布232门在线精品开放课程,建设203个职业教育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发布中职公共基础课程方案和七门课程标准,遴选4000多种“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四是最大的成就,就是培养了一大批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在服务国家战略上,全国职业学校开设了1200余个专业和10余万个专业点,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各个领域,每年培养1000万左右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于职业院校毕业生,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显著提升。制定实施了《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加快培养制造业紧缺人才。
在服务区域发展上,实施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推进“东西职业院校协作全覆盖、东西中职招生协作兜底、职业院校全面参与东西劳务协作”三大行动,累计投入帮扶资金设备超过18亿元,共建专业点683个、实训基地338个、分校(教学点)63个,共同组建职教集团(联盟)99个,就业技能培训14万余人,岗位技能提升培训16万余人,创业培训2.3万余人。
在服务脱贫攻坚上,职业院校70%以上的学生都来自于农村,千万家庭通过职业教育实现了拥有第一代大学生的梦想。“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成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见效最快的方式。如,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开展的“一人学厨、全家脱贫”的帮扶培训项目。“十三五”期间,我们共创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261个。在促进教育公平上,中职免学费、助学金分别覆盖率已经超过90%和40%,高职奖学金、助学金分别覆盖近30%和25%以上的学生。用三年时间扩招300万人,主要服务“六稳”“六保”,这个扩招也是踢出了中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临门一脚”。
五是最大的亮点,就是实现了更高水平的开放。在向产业开放上,配合国家发改委培育800多家产教融合型企业、试点建设21个产教融合型城市,构建了以城市为节点、行业为支点、企业为重点的产教融合新模式。我们还成立了1500个职业教育集团,3万多家企业参与职业教育;鼓励多元主体组建职业教育集团,确定150家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培育单位。
在向企业开放上,组建了56个行业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遴选了73家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绝大多数是行业的龙头企业、“小巨人”企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参与企业有2200多家。在向世界开放上,我们与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了稳定的联系,有400余家高职院校与国外办学机构开展合作办学,成立海外独立举办的第一所高职院校“中国-赞比亚职业技术学院”。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建设“鲁班工坊”,打造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品牌。
“十四五”期间,我国职业教育将全面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职业教育战线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标对表《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以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为总目标,切实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奋力把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的殷切期待转化成为职业教育战线“大有作为”的生动实践,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谢谢!
续梅:
感谢陈子季司长,下面请邓云锋厅长介绍山东职教创新发展高地建设有关情况。
邓云锋:
各位媒体朋友们,非常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山东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建设情况。
“十三五”以来,山东省以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增值赋能,入选全国首批职教改革成效明显省份。今年初,教育部和山东省政府共同建设职业教育创新高地。一年来,在教育部的指导下,山东落实职业教育的类型属性,完善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我们建立了12项制度机制,出台了20个改革文件,启动实施了495个项目,逐市逐县制定了实施方案,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支持、参与职业教育改革的浓厚氛围。
一年来,山东职教高地的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探索了很多路子,为相关全国性政策制定提供了经验和实践探索。教育部全文转发山东关于教师绩效工资、职教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文件。
一是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吸引更多青少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建立“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职教高考制度,职教高考本科录取比例由6:1提升到4:1,中职学生升学深造比例超过70%。今年,全省中职招生录取44.4万人,比上年增长10.8%,有2.5万学生的成绩超过普通高中录取线;高职录取44.8万人,超额完成高职扩招任务,有2.4万学生的成绩超过普通本科录取线。“职业教育只能招收低分生”难题,开始逐步得到破解。
二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学校、企业“双向赋能”。山东14个部门联合制定了全国首个混合所有制办学政策,共有40余项混合所有制项目,拉动了社会投资近百亿元,加快构建多元办学格局。我们建立了产教对话制度,认定142家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明确了9项税收优惠政策,突出“金融+财政+土地+信用”这样一个组合式的激励,全省中、高职学校平均合作企业数量分别达到14家、268家,校企合作成为常态。山东被确定为国家产教融合试点省份,济南、青岛成为首批试点城市。
三是改革绩效工资和教师招聘制度,建设充满活力的“双师型”队伍。改革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公办职业院校绩效工资水平可以达到所在行政区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基准线5倍;学校对外开展技术服务取得的收入结余,可提取50%以上用于教师的劳动报酬,这在过去都是很难的。而且,不纳入单位绩效工资总量管理。专业教师也可在校企合作企业兼职取酬。我们建立了高水平教师引进“绿色通道”,对业界优秀人才可采取直接考察方式组织招聘,全省“双师型”教师比例超过60%。同时,我们实施“五权”下放改革,来激发职业院校的办学活力,把研发机构的设置权、人才招聘权、职称评审权、内部薪酬分配权、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处置权全部下放给学校,由学校自主聘用内设机构的干部、自主选聘人才、自主开展薪酬分配等。
四是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做有质量有标准的职业教育。今年在教育部的支持下,山东省作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改革试点赛的唯一赛区,承办了全国的37个试点赛项。这次改革试点赛探索体现“世赛”理念、开放式、普及性技能大赛新赛制。我们坚持育训结合、工学结合,组建200个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一体化设计469个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体系,校企“双元”开发省级规划教材,1+X证书试点规模达到13万多人。按照类型教育特点评价办学水平,推动学校特色发展。上半年疫情还比较严重的时候,我们有17万职教学生返岗支持近千家企业复工复产,体现了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担当。在山东加工制造、现代物流等8大快速发展行业中,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于职业院校。
五是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提升职业教育的开放度。山东10个部门联手出台政策,支持职业教育对外开放,把优质资源“引进来”,服务企业“走出去”。现在全省职业院校在国(境)外办学点43个,每年培训中资海外企业员工30余万人次。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在教育部的指导下,大胆探索、锐意创新,不断增强职业技术教育的适应性,深化普职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努力为确立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制度和模式趟出路子。我就简要汇报这些。谢谢!
(来源:教育部)
责任编辑:杨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