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观海快评 | 如何让中国故事传得更远、更广?

2025-07-06 10:10 青岛日报社 / 观海新闻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评论员 王学义

7月4日,《2025中国—东盟图书影响力报告》发布,报告显示,少儿图书凭借东盟的经济发展和人口红利,成为输出品种规模最大的类别,是版权贸易新的增长点。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人类文明如同明灯,不断照亮着前行的路。从古至今,图书一直是传播知识、交流文明的重要载体。在过去数十年内,我们在文化领域更多的是“引进来”,而近年来,文化出海越来越热,很多优质的中文产品以及中国文化的核心内容正在输出国外。

图书是文化出海的重要内容。最近,2025中国—东盟图书文化周举行,在南宁设主会场。文化周期间,由中国—东盟图书文化周组委会、广西出版传媒集团与百道网共同主办了2025中国—东盟图书影响力报告发布会。从报告中可以看出当前的趋势,图书交流以输出为主导,输出品种数和影响力持续增长。2020年至2024年,147家参与数据征集的中国出版机构,向东盟各国共输出图书3395种,引进东盟图书186种。2024年输出品种数较2020年增长4.2%,影响力指数增长183%。

究竟是哪些图书品类更具国际影响力?从报告中可以看到,文学艺术类和社科类图书的影响力位居前列。对于文学艺术和社科领域来说,如何打开国际视野,是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正如刘震云所说:“只有了解开罗、纽约、巴黎、圣彼得堡,你才能更知道你们村”“我们村就是世界,世界就是我们村”。麦家也说,“我在写作中一直在提醒自己:我写作的时候只有一个读者,那就是自己。我要把自己对这个世界最真切的爱、最深刻的认识表达出来。我代表的不仅是麦家,也不仅是中国人,而是人类”。这样的写作姿态,值得更多作家参照。

少儿图书成为输出品种规模最大的类别,也值得关注。童书是孩子成长不可或缺的养料。越来越多读者意识到,对孩子要做到精神上的“富养”。大批中国儿童文学作品走向海外,令当地读者耳目一新。比如,国际安徒生奖得主曹文轩的作品被译成英文、法文、德文、日文等40多种语言,受到海外读者广泛赞誉。新生代儿童文学作家也以更加成熟的创作姿态,提升着人们对童年生命的审美认识与理解水平。

让中国故事传得更远、更广,出版社要扛起责任。出版集团是中国—东盟图书交流的主力军,26家出版集团的影响力占总影响力指数的70%。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位居影响力出版社之首。文化出海有“借船”和“造船”两条路,借船相对省力,造船则更加自主、灵活。出版社、出版集团作为主力军,应该努力“造大船”,扬帆出海。当下,很多出版集团也意识到,要通过版权输出、国际合作、海外布局、平台搭建、文化交流等多元路径,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而且,融合传播非常重要。除去纸质书之外,也要有各种新载体,加快文化数字化,让内容与形式匹配得更好。从文化出海到文化破圈,关键在于创新。只有做好文化“两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在海外乘风破浪。

一本本精品图书漂洋过海,与海外读者不期而遇,让人心潮澎湃。让更多的优质文化产品,向全球展示中国文化的魅力,让世界看到一个更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需要整个行业共同的努力。惟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让我们不断开拓创新,以诚言说,将心比心,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

责任编辑/王学义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