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025年胶州市政府实事之一
青岛市办实事之一
市住房保障服务中心
扎实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筹集工作
通过盘活存量商品房资源
为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
构建起“住有所居”的坚实屏障
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枫林小镇、空港新城、东西营村旧村改造工程3个存量商品房项目的保障性租赁住房认定,涉及房源880套,并出具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认定书,已超额完成青岛下达我市147套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建筹任务,在破解住房困难群体租房难题、优化住房供给结构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精准供给破解租房痛点,保障性住房凸显民生温度。市住保中心住房保障科工作人员邢淑敏表示,通过将地理位置优越、配套成熟的存量商品房转化为保障性住房,可有效缓解来胶就业居住的新市民以及青年人因职住分离导致的通勤压力与生活成本问题。以枫林小镇项目为例,其周边商业、教育、医疗资源完备,未来地铁开通后,步行十几分钟即可抵达地铁站点,极大提升了居住便利性。
相较于市场化租赁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呈现三大核心优势:一是品质保障,所有房源须严格按照《青岛市集中式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和室内装修配套导则》实施装修,配备独立卫浴、厨具、热水器等基础设施,确保达到“拎包入住”条件;二是价格普惠,租金定价不高于同地段市场价的90%;三是申请门槛优化,仅需满足在胶州无自有住房条件即可申请,突破户籍、收入等限制,覆盖更多住房困难群体。
为确保保障性租赁住房“建得快、管得好”,市住保中心构建起“筹集-装修-配租-运营”全链条管理体系。在筹集环节,创新采用“国有平台收购+存量转化”模式,协调市属企业收购符合标准的商品房,既盘活市场存量,又缩短建设周期;在装修阶段,联合住建、消防等部门建立联合验收机制,对装修材料环保性、消防设施完备性等进行严格把关;在配租环节,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实现“公告发布-资格审核-选房入住”一体化服务,确保分配公平、高效。
目前,市住保中心将重点推进147套已认定房源的装修进度,力争今年年底前投入使用,确保保障性租赁住房充分发挥效益;继续拓宽保障性租赁住房筹集渠道,持续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力度,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住房需求。(胶州融媒记者 冯纯 报道)
责任编辑:吕靖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