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态度的思想者
青岛头部民企正在加大出手买买买!
从7月10日至14日短短5天时间里,就有核芯互联、德固特、赛轮轮胎三家青岛企业开启并购大动作。
并购重组的参与主体更多元,模式和手段更丰富——
其中既有明星初创企业创始人以自筹资金和转让股权方式入主上市公司;
也有本土环保装备上市公司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并购阿里系独角兽企业。
更不乏青岛本土轮胎龙头收购外资巨头在中国的全资子公司。
今年以来,青岛企业并购重组动作频频,如果说上半年是国企国资平台唱主角,进入2025年下半年的第一个月,青岛民营企业则站到了舞台中央。
01
民企并购热情提升
此前,观象君曾盘点过上半年青岛企业并购情况,并购重组十余起,规模超200亿元。
总体来看,上半年地方国资和央企是并购重组的主力,具有明显的产业协同和跨界整合特征,比如青岛啤酒拟以6.65亿元收购即墨黄酒、青岛双星并表锦湖轮胎、青岛开投集团控股瑞联新材、招商工业整合青岛造船厂等。
但从近期的并购举动来看,青岛民企这次成为了主角。
7月10日,江苏长龄液压股份有限公司发布控制权变更公告,青岛核芯互联创始人胡康桥及其关联方将斥资21.13亿元取得公司控制权。
7月13日,青岛德固特披露重大资产重组预案,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浩鲸云计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
紧接着7月14日,赛轮轮胎又公告重大收购计划,全资子公司赛轮(沈阳)轮胎有限公司拟2.65亿元,购买普利司通(沈阳)轮胎有限公司100%股权。

赛轮轮胎
青岛民企的并购热情高涨,与政策不断优化有关。
5月16日,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决定》,主要内容包括建立重组股份对价分期支付机制,提高对财务状况变化、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监管的包容度,新设重组简易审核程序等等。
尤其是“分期付款”机制,极大地利好现金流紧张的科技型民营企业,提升了并购积极性。
从行业分布来看,青岛民企并购重组主要集中在半导体、高端装备、新材料等领域。这些企业大多处于行业发展的前沿,创新性和成长性较为突出,对于转型升级、开拓第二增长曲线、做大规模等有着强烈的需求。
中证协指出,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迫切需求,促使企业通过并购寻求新的增长点,多元化战略类并购活动显著增加,其中信息技术、绿色能源、医疗健康等行业成为全球并购重点。
02
“以小吞大”加速扩张
除了赛轮轮胎外,另外两笔并购都颇有“小鱼吃大鱼”的意味,并购方与被并购方之间不仅体量悬殊,而且分属不同领域。
拟入主长龄液压的胡康桥是核芯互联创始人,此次要约收购的部分自有资金来源于转让核芯互联部分股权。
长龄液压成立于2006年,于2021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是国内液压零部件细分领域头部企业,2024年营收8.83亿元。
而核芯互联是一家成立仅7年的芯片设计创业公司,产品应用于电力监控、电机控制、高精度仪器仪表等场景,去年刚刚完成由中金资本领投的超3亿元C轮融资,曾多次获评“中国IC独角兽企业”。

核芯互联芯片产品
核芯互联创始人胡康桥通过资本运作直接控制一家上市公司,这在青岛资本市场并不多见。
同样“小吞大”的还有聚焦化工、能源领域的青岛上市公司德固特。
其计划收购的浩鲸科技大有来头。作为数字技术运营领域的独角兽企业,浩鲸科技前身为中兴通讯运营支撑产品线,之后又归属阿里系,一度谋求直接上市。无论是注册资本、员工人数还是营收规模,浩鲸科技都远高于已经上市的德固特。
有专家认为,德固特借助此次并购,将数字化业务“装进”上市公司,有望实现传统设备供应商向能源管理解决方案服务商的转型。
03
在青岛民企此轮并购潮中,产业链协同成为最鲜明的特征。
不同于简单的规模扩张,这些企业更注重通过并购实现技术互补、市场协同和产业升级,展现出更加成熟的资本运作思维。
以核芯互联收购长龄液压为例,这场“芯片+液压”的跨界联姻蕴含着深度的产业协同逻辑。一方面,核芯互联的高性能工业模拟芯片可以为长龄液压的传统液压设备注入智能化基因,通过在液压系统中集成传感器和智能控制模块,实现产品性能的跃升。
另一方面,长龄液压成熟的制造体系和客户资源,将为核芯互联的芯片产品提供稳定的应用场景和市场渠道。
这种“技术+制造”的协同模式,有望打造出更具竞争力的智能液压解决方案。
德固特收购浩鲸科技的案例,则展现了“硬科技+数字化”的协同路径。
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德固特通过并购获得了浩鲸科技在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积累。
不仅可以帮助德固特实现从单一设备供应商向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的转型,更能通过数字化技术提升产品的智能化水平。

德固特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浩鲸科技在海外市场的服务网络,将为德固特装备的国际化布局提供重要支撑,形成“中国制造+中国方案”的出海新模式。
赛轮轮胎收购普利司通沈阳工厂,不仅获得了年产170万条载重子午线轮胎的优质产能,更实现了对东北市场的重要布局。
赛轮轮胎表示,本次收购完成后,公司将调整普利司通沈阳的管理层,并将充分利用该公司现有的土地、厂房及设备等资产,结合企业发展战略确定具体的建设项目。
通过这几起并购可以看出,在政策红利下,更有效地利用资本市场,快速补强短板,拓展产业链,正成为青岛民企一个重要的发展模式。
可以预计,未来将会有更多青岛民企通过并购重组快速整合资源、优化业务布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