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年轻人职场“断亲”的话题引发广泛讨论。所谓职场“断亲”,是指年轻人主动划清工作与生活的界限,减少工作上的情感投入,阻断非必要的亲密关系。老一辈“以厂为家”,如今很多年轻人“下班即消失”。
年轻人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与个人生活的平衡,拒绝“画饼”,反感“爹味说教”,警惕“职场PUA”。这种态度常被误解为“懒”或“不负责任”,实则是年轻人的一种自我保护。因为不少企业仍沿用旧式管理思维:强调“家文化”却忽略员工权益;要求员工上进,却连对应的薪酬、晋升都难以保障。这种矛盾让年轻人在情感上与工作保持一定距离,这种现象也折射出当代青年对劳动价值的重新定义。年轻人并非排斥职场情感,他们反感的是单方面的情感剥削。
真正的青年友好型职场,应当以契约精神为基础,以相互尊重为前提。例如,有的企业不打卡、不强制社交,反而赢得员工更高认同;有的城市鼓励灵活办公,保障带薪休假,让青年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权益保障。实践证明,相比用人情往来和交际应酬维系关系,年轻人更在意对专业价值的认可和对个人时间的尊重。
用工单位要探寻与年轻职场人的相处之道,通过科学管理提高工作效率,避免过度加班和无效劳动,减轻年轻人的工作压力;从人的全面发展需求出发,关注青年员工的福祉,填补职工与职场间的情感鸿沟。
青年友好型职场,是青年友好型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座对青年友好的城市,应全方位关注青年的所思所想、所忧所盼,助力青年解决好理想追求、生活居住、就业创业等方面的难题。在优化教育环境、搭建招聘服务平台、加快人才公寓建设等方面,让年轻人在城市中得到归属感与获得感。
职场“断亲”现象映射出年轻人价值观的改变。建设青年友好型职场和城市,绝非一味迎合,而是通过制度保障、文化革新和真诚对话,重建一种更健康、更平等的关系。
当年轻人在职场中能够舒心工作、实现价值,在城市里能够安心生活、追逐梦想,他们自然会与职场、与城市建立起紧密且积极的情感联系,为职场和城市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