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8日是第17个"全民健身日"。当晨曦洒向青岛蜿蜒的海岸线,这座以"帆船之都、体育名城"著称的城市,早已在社区街巷间澎湃着运动的脉搏------一场场深入千家万户的社区运动会,正以最接地气的方式,诠释着全民健身的蓬勃生机。
自2021年启动以来,青岛市社区运动会已走过四年历程,累计举办超2000场,吸引20万人次参与,辐射关注人群超百万。今年第五届运动会更是全面升级,从4月持续至12月,计划举办不少于600场赛事,其中市级覆盖320个社区。通过市、区(市)、街道、社区四级联动的创新模式,社区运动会将竞技场搬到了居民楼下,健身路径、小区广场、学校操场甚至商业街区皆可"变身"活力赛场。
如何让体育真正融入城市基因与市民生活?青岛社区运动会以其充满巧思的实践给出了答案。为了避开酷暑与工作冲突,活动精心安排在"工作日晚间、周末或节假日",让运动成为夏夜纳凉的新选择。
市北区海伦路街道在青岛超银中学与四方实验小学举办的夜间运动会便是典范,300余位居民在习习晚风中挥洒汗水,体验"家门口的活力夏夜",让健康与邻里温情同步升温。空间利用上更是妙招迭出,盘活城市"金角银边",将寻常场地焕发新生。

李沧区社区运动会便是明证,福集社区的滑板场、金液泉路等社区的健身路径、雨湖路社区的篮球场,被巧妙转化为全龄共享的"运动乐园"。
莱西市社区运动会则创新性地将赛场设在王府井购物中心北广场,成功打造"体育+商业"的活力场景,吸引了300余名居民参与,并吸引多家企业现场提供多元化服务,实现了体育赛事与商业综合体的深度融合。同时,高效开放学校资源,如超银中学、四方实验小学的优质场地,为赛事提供了坚实保障,拓宽了居民健身渠道。项目设置上不断创新,既有"同舟共济"、"乘风破浪"等强调协作的趣味项目,也有花式滑板、乒乓球对抗等展现个人风采的"潮酷"竞技;亲子项目如"协力云梯"、"托球跑"则让全家齐上阵,共享天伦之乐。莱西市更是巧妙融入地方特色,设置了"蔬菜大丰收"创意项目。选手们怀抱白菜、土豆等当地特色农产品进行接力,将赛场化作现实版"开心农场",在收获健康快乐的同时,也真切体验到收获的喜悦,赛后这些蔬菜更是直接成为参赛居民的特色奖品。


市北区则创新融入"趣味体育知识竞答"与"网络文明飞行棋"环节,在欢快的运动氛围中传递科学健身常识与网络安全要点,实现了"运动强身、知识赋能"的双重目标。
社区运动会不仅是全民健身的舞台,更是草根体育明星闪耀、凝聚社区力量的平台。李沧区福集华府太极拳辅导站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从社区出发,在区级赛事中屡获佳绩,并成功带动数百名居民投入日常锻炼。百通花园社区的花式毽子队则化身赛场上一道"灵动风景线",五彩毽球在队员脚尖、膝头、肩颈间翻飞如燕,划出优美弧线,将日常锻炼的默契化作赛场的华彩。活跃在健身路径旁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悉心指导居民科学使用器械,通过"边玩边学"的模式,有效提升了公共健身资源的使用价值与安全性,让科学健身真正走进生活。在莱西市的运动会上,飞盘协会、武术协会、手球协会、散打搏击协会等社会体育组织也积极进行项目展示与推广,引导市民发现并参与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

当"帆船之都"的宏大叙事融入街头巷尾的欢声笑语,青岛"体育名城"的底蕴便获得了最鲜活、最坚实的支撑。社区运动会如同一座座微型引擎,持续为城市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它显著激活了邻里情感,雨湖路社区篮球场上父子搭档、母女上阵的温馨画面,让"一人报名,全家运动"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在竞技协作中,陌生的邻里也能迅速化作并肩作战的队友。它切实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与归属感,便捷的"家门口"参与、高品质的活动体验,让每一次击掌庆祝、每一声加油喝彩都滋养着社区生活的美好。
更重要的是,它塑造着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倡导夜间运动、普及科学指导、融合文明宣传,将文明、健康、活力、互助的生活方式,通过一场场运动会深植于社区的土壤之中。从城区到郊市,从校园操场到商业广场,再到充满乡土气息的创意项目,社区运动会,正以其独特的青岛智慧与蓬勃的草根力量,为这座体育名城描绘着充满烟火气与生命力的动人肌理。
青运动智评:全民健身日,更是一个新起点。在第17个"全民健身日"到来之际,青岛社区运动会以星火燎原之势证明:体育的温度,在于抵达每一个寻常日子;名城的荣耀,根植于万千市民跃动的身影。当社区广场的滑板声、篮球场的喝彩声、亲子游戏的欢笑声交织成城市活力的交响,"帆船之都"的征途,便在全民健身的坚实步伐中,拥有了不竭的动力与无限的可能。未来,青岛将持续深化"健身路径+社区"模式,让运动赛事成为社区最温暖的纽带,让全民健身真正成为这座滨海的体育名城代言。